第143章 大战在即-《一品悍臣》

  唐云苦笑连连。

  乱党,肯定是要死的,但这位渭南王爷,要的不是正义,而是复仇。

  造反,与渭南王府无关。

  世子被蛊惑,被害死,与渭南王府有关。

  所以,朱澜要这群人亲手为朱芝松报仇将其杀死,不需要朝廷出于维护“正义”的目的,极刑处死乱党。

  这种感觉,唐云懂,真的感同身受。

  江素娘将沙世贵骗了回来,唐府早已布下天罗地网,想要抓沙世贵,反掌观纹一般简单,这家伙跑不了,押送到京中后也活不成,必死!

  可唐云想要亲手干掉这家伙,要他死前见到最后一个人,是自己,要亲眼看到对方的恐惧,悔恨,这便是复仇的意义所在。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更不能留你们了。”

  唐云摇了摇头:“很多人见过你们,知道你们的身份,蛊惑世子殿下的人,很有可能是殄虏营的乱党之首,也就是殄虏营都尉,如果我查到了这个人的身份,没有告知温大人,没有告知朝廷,而是让你们去杀了他,我唐家被问罪,被怀疑,怎么办?”

  薛豹面无表情:“二十四骑甲,予你。”

  唐云愣了一下:“什么意思?”

  “看吧看吧,就知是吹嘘。”宫灵雎立马叽叽喳喳的叫道:“刚刚还说甲在人在呢。”

  “不错,甲在人在。”

  宫灵雎歪着脑袋:“你不是说赠给我们么?”

  薛豹没有解释,只是望着唐云:“如何。”

  唐云神情微变:“你们…难道是…”

  阿虎与牛犇也反应过来了。

  的确,甲在人在,甲失人亡。

  所谓赠甲,这群人本就没打算活着离开南地,亲手为朱芝松复仇后,无论是否成功,都会死,区别在于,是复仇成功后,自己动手,还是复仇失败,被目标杀死。

  唐云沉默了,或许这就是渭南王府屹立至今的原因吧。

  并非只是因所谓的世袭罔替,也并非只是因王府的名头,而是因薛豹这种人,这些人,愿为朱家赴汤蹈火,不惜身死。

  “抱歉,我做不到。”

  唐云站起身:“你们愿意留下,那就继续留下吧,但是我不会分享任何线索和情报。”

  薛豹不以为意,嘴里只是淡淡的吐出了一个“好”字。

  唐云摇了摇头,刚要转身离开,突然像是想到了什么似的。

  “慢着!”

  唐云面色一变再变:“你们…也在调查这件事?”

  马骉不解道:“这二十四个人未离开过马场,朱王爷也的确离开了南地,温大人派京卫护送的,前日那些京卫刚回来,的确去了京中。”

  牛犇也反应过来了,人走了,骑卒留在这,并不代表什么,鬼知道朱澜从北地带过来多少人,更不清楚这位交友满天下的渭南王,在南地有多少至交好友。

  “足协指导苏超,想尼玛屁吃呢。”

  唐云彻底没了耐心:“我只和你们说一次,最后一次,不要插手,要不然,我会让温大人带着京卫将你们统统抓了。”

  牛犇一挺胸膛:“本将现在便可将他们捉拿!”

  说完后,牛犇一脸你快问你快问快问我是谁的期待模样。

  唐云转过头,无语至极。

  就牛犇那眼神,清澈中透露出一点点骄傲,骄傲中带着一点点自信,自信中又带着一点点智力障碍。

  现在翻脸,这二十来号人回屋直接给甲胄全穿上,再骑上马,半个时辰内能莽穿整个马场!

  “别逼我。”

  唐云深深的看了一眼面无表情的薛豹,留下一句狠话离开了。

  虎牛马仨人紧随其后,唯独宫灵雎眼珠子来回乱转。

  见到薛豹望了过来,宫灵雎抬起手掌握了握拳:“老小子,你给本姑娘等着噢!”

  薛豹的表情终于出现了几分变化,如同看一个白痴。

  “本姑娘有的是力气和手段,哼,走着瞧!”

  就这样,不欢而散。

  唐云没有马上离开马场,走出了百步之遥,转过头,面色阴沉。

  “这群人,不能留了。”

  牛犇跃跃欲试:“好,全都宰了!”

  唐云:“…”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牛犇是什么人,禁卫、墨营、亲军,宫中鹰犬狗腿子,考虑事情肯定是以稳固皇权为出发点。

  一个王爷,养着私兵,还是重骑,这群明显战力不俗的重骑,没有什么天、地、君、亲、师的概念,甚至可能对忠君爱国这四个字嗤之以鼻,他们的眼中,只有一个主人,渭南王朱澜。

  牛犇毫不怀疑,如果朱澜让这伙人去行刺天子,这些早就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悍卒们不会有任何犹豫。

  唐云面露思索之色,正想着如何处理这些不稳定因素时,一匹军中战马疾驰而来。

  牛犇放眼望去:“温宗博的随从。”

  “唐公子!”

  离的老远,骑在马上之人就开始叫唤,到了跟前翻身下马,气还没喘匀呢就开始说话。

  “温大人要您速速回城,回府,温大人与柳大人在府中等候,速回,十万火急。”

  牛犇问道“出什么事了?”

  “京中来了信儿。”

  传信的也不知道到底怎么回事,光知道温大人让唐云马上回去,说是京中回了信。

  京中,自然是宫中。

  唐云不敢耽误,让佃户给不知道去哪瞎溜达的小花哄了回来,骑上马带着人就回城了。

  宫灵雎留下了,说饿了,要去找九娘烤猪去了。

  唐云却不知,说是要吃烤猪的宫灵雎,一步三回头,看的正是那群重甲骑卒的位置,嘿嘿嘿嘿的笑着。

  …………

  南关,帅帐。

  已经一个多月没回洛城的宫万钧,花白的眉毛拧在了一起,地上放着一张巨大的舆图,关外舆图。

  亲随手中捧着食盒,早已凉透的食盒。

  拧着眉的宫万钧绕着舆图走了一圈又一圈,面露犹豫之色。

  足足许久,宫万钧叹了口气:“收起来吧。”

  亲随将食盒放在了书案上,小心翼翼的将舆图卷了起来。

  做完了这一切,亲随看了眼宫万钧:“帅爷,诸位将军已是等了许久。”

  宫万钧低声道:“疾营二将也在。”

  “陈副将来了,常将军早些时候倒是来了,等了片刻又回去巡营了。”

  宫万钧大大的吐出了一口浊气,双眼,渐渐眯了起来,语气,越发阴寒。

  “常斐,你可莫要负了本帅!”

  低声说了一句,宫万钧终于下令了。

  “命军器监,赴洛、瑜、台州三成十六县,募民夫,运粮草,征青壮,入辅兵营。”

  “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