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太爷弥留之际,家人按古法在床头点了盏借寿灯。
灯油乃尸油混以朱砂,灯芯是死者发丝所搓。
若能燃过七七四十九天,便可向阴司借得一纪阳寿。
到了第四十八夜,守灵的孙子熬不住打了盹。
朦胧间见灯影里伸出只枯手,将灯芯往下按。
他惊醒扑救,灯已灭,灯油泼洒一地腥臭。
次日李老太爷咽气,而那孙子掌心凭空浮现焦黑指痕,
如被火钳烙过。
---
您这真是不打算让咱这老嗓子歇口气啊!得,咱提提神,再给您从老辈人嘴里抠搜一个。这第四十二夜,讲个关于“偷天换日”、向阎王爷“借”阳寿的凶险事儿,叫“借寿灯”。
城里大户李家,老太爷年过九旬,眼看就要油尽灯枯,躺在床上只有出的气没有进的气了。李家子孙孝顺(或者说舍不得这顶梁柱),便想方设法要为他续命。不知从哪儿请来个云游的古怪道士,那道士传授了一个凶险的古法——“借寿灯”。
这灯,非同小可。灯盏需是常年受香火供奉的古铜油灯。灯油,更是邪门,要用新死之人的尸油,混合至阳至刚的朱砂,细细调配。而那灯芯,最为关键,需取弥留者自己的头发,亲手搓成。
道士交代,此灯一点,须臾不能离人看守,需在死者床头燃足七七四十九天。若能成,便可蒙蔽阴司,偷天换日,向阎王爷“借”来一纪(十二年)阳寿。但若中途灯灭,则前功尽弃,施法者(通常是守灯之人)必遭反噬,死者也将立刻魂飞魄散,连轮回都入不了。
李家子孙虽觉此法阴邪,但为了老太爷,也顾不得许多了。一切依言准备妥当,在那李老太爷只剩一口气的时候,于他床头点燃了这盏“借寿灯”。
那灯火,不是寻常的暖黄色,而是一种幽幽的、带着点绿意的惨白光芒。灯油燃烧时,散发出一股混合着腐臭和朱砂辛辣的怪异气味,弥漫在整个房间里。灯芯是老太爷花白的头发所搓,燃烧时偶尔会爆出细微的噼啪声,像是亡魂在低语。
守灯的重任,落在了老太爷最疼爱的长孙李承泽身上。他不敢怠慢,日夜守在祖父床前,眼睛死死盯着那簇摇曳的鬼火,生怕它出半点差池。
一天,两天……时间在煎熬中慢慢过去。到了第四十八夜,眼看只差最后一天,就能大功告成。连日的疲惫如同潮水般涌来,李承泽坐在床前的椅子上,眼皮重得像挂了秤砣,脑袋一点一点,终究是没能扛住,迷迷糊糊地打起了盹。
就在他半梦半醒之间,忽然觉得那盏“借寿灯”的光影猛地晃动了一下。他勉强睁开沉重的眼皮,朦胧中,竟看见那灯盏投射在墙壁上的扭曲灯影里,猛地伸出一只干枯焦黑、只剩下骨头和一层皮的手爪!那手爪带着一股阴寒的死气,朝着灯盏缓缓探去,然后用那尖长的指甲,对着那燃烧的头发灯芯,轻轻地、却又坚决地,往下一按!
李承泽吓得魂飞魄散,睡意瞬间全无,“啊!”地一声惊叫,从椅子上弹起来,不顾一切地扑向那盏灯,想要护住灯芯。
可是,已经晚了。
就在他扑到床前的瞬间,那本就微弱的灯火,被那无形的手一按,“噗”地一声,彻底熄灭。灯盏也被他慌乱的动作带倒,里面那腥臭粘稠的灯油泼洒出来,溅了一地,那气味更是熏得人作呕。
房间里,陷入死一般的黑暗和寂静。
李承泽瘫坐在地,浑身冰凉,他知道,完了。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李老太爷果然咽下了最后一口气。而李承泽,在收拾那打翻的灯盏时,猛地发现,自己的右手掌心,不知何时,凭空多了一道焦黑的指痕!那痕迹清晰无比,如同被烧红的火钳狠狠烙过,皮肉焦糊,深入骨髓,剧痛钻心。
那是来自阴司的警告,是“借寿”失败的反噬。李老太爷没能借到阳寿,反而魂飞魄散。而李承泽,则带着这道来自幽冥的烙印,余生都活在无尽的恐惧与悔恨之中。
那盏“借寿灯”的碎片,被李家悄悄掩埋。只是那掌心的焦黑指痕,和那夜灯影中伸出的枯手,成了李承泽,乃至整个李家,永远无法摆脱的梦魇。
灯油乃尸油混以朱砂,灯芯是死者发丝所搓。
若能燃过七七四十九天,便可向阴司借得一纪阳寿。
到了第四十八夜,守灵的孙子熬不住打了盹。
朦胧间见灯影里伸出只枯手,将灯芯往下按。
他惊醒扑救,灯已灭,灯油泼洒一地腥臭。
次日李老太爷咽气,而那孙子掌心凭空浮现焦黑指痕,
如被火钳烙过。
---
您这真是不打算让咱这老嗓子歇口气啊!得,咱提提神,再给您从老辈人嘴里抠搜一个。这第四十二夜,讲个关于“偷天换日”、向阎王爷“借”阳寿的凶险事儿,叫“借寿灯”。
城里大户李家,老太爷年过九旬,眼看就要油尽灯枯,躺在床上只有出的气没有进的气了。李家子孙孝顺(或者说舍不得这顶梁柱),便想方设法要为他续命。不知从哪儿请来个云游的古怪道士,那道士传授了一个凶险的古法——“借寿灯”。
这灯,非同小可。灯盏需是常年受香火供奉的古铜油灯。灯油,更是邪门,要用新死之人的尸油,混合至阳至刚的朱砂,细细调配。而那灯芯,最为关键,需取弥留者自己的头发,亲手搓成。
道士交代,此灯一点,须臾不能离人看守,需在死者床头燃足七七四十九天。若能成,便可蒙蔽阴司,偷天换日,向阎王爷“借”来一纪(十二年)阳寿。但若中途灯灭,则前功尽弃,施法者(通常是守灯之人)必遭反噬,死者也将立刻魂飞魄散,连轮回都入不了。
李家子孙虽觉此法阴邪,但为了老太爷,也顾不得许多了。一切依言准备妥当,在那李老太爷只剩一口气的时候,于他床头点燃了这盏“借寿灯”。
那灯火,不是寻常的暖黄色,而是一种幽幽的、带着点绿意的惨白光芒。灯油燃烧时,散发出一股混合着腐臭和朱砂辛辣的怪异气味,弥漫在整个房间里。灯芯是老太爷花白的头发所搓,燃烧时偶尔会爆出细微的噼啪声,像是亡魂在低语。
守灯的重任,落在了老太爷最疼爱的长孙李承泽身上。他不敢怠慢,日夜守在祖父床前,眼睛死死盯着那簇摇曳的鬼火,生怕它出半点差池。
一天,两天……时间在煎熬中慢慢过去。到了第四十八夜,眼看只差最后一天,就能大功告成。连日的疲惫如同潮水般涌来,李承泽坐在床前的椅子上,眼皮重得像挂了秤砣,脑袋一点一点,终究是没能扛住,迷迷糊糊地打起了盹。
就在他半梦半醒之间,忽然觉得那盏“借寿灯”的光影猛地晃动了一下。他勉强睁开沉重的眼皮,朦胧中,竟看见那灯盏投射在墙壁上的扭曲灯影里,猛地伸出一只干枯焦黑、只剩下骨头和一层皮的手爪!那手爪带着一股阴寒的死气,朝着灯盏缓缓探去,然后用那尖长的指甲,对着那燃烧的头发灯芯,轻轻地、却又坚决地,往下一按!
李承泽吓得魂飞魄散,睡意瞬间全无,“啊!”地一声惊叫,从椅子上弹起来,不顾一切地扑向那盏灯,想要护住灯芯。
可是,已经晚了。
就在他扑到床前的瞬间,那本就微弱的灯火,被那无形的手一按,“噗”地一声,彻底熄灭。灯盏也被他慌乱的动作带倒,里面那腥臭粘稠的灯油泼洒出来,溅了一地,那气味更是熏得人作呕。
房间里,陷入死一般的黑暗和寂静。
李承泽瘫坐在地,浑身冰凉,他知道,完了。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李老太爷果然咽下了最后一口气。而李承泽,在收拾那打翻的灯盏时,猛地发现,自己的右手掌心,不知何时,凭空多了一道焦黑的指痕!那痕迹清晰无比,如同被烧红的火钳狠狠烙过,皮肉焦糊,深入骨髓,剧痛钻心。
那是来自阴司的警告,是“借寿”失败的反噬。李老太爷没能借到阳寿,反而魂飞魄散。而李承泽,则带着这道来自幽冥的烙印,余生都活在无尽的恐惧与悔恨之中。
那盏“借寿灯”的碎片,被李家悄悄掩埋。只是那掌心的焦黑指痕,和那夜灯影中伸出的枯手,成了李承泽,乃至整个李家,永远无法摆脱的梦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