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荫的故事-《小时候即想听又怕听的鬼故事集》

  好的,那咱们就接着讲第二十四个故事。

  这个故事,不吓人,甚至有点暖,说的是祖宗对后代那冥冥之中的庇护。

  咱们屯子东头有户姓陈的人家,当家的叫陈老实,人如其名,一辈子本本分分,种地为生,没多大出息,但也没缺过吃穿。他家有件传家宝,不是金银珠宝,而是一把看起来普普通通的旧锄头。

  那锄头的木柄被磨得油光发亮,锄刃也短了一截,一看就知道有些年头了。陈老实他爹临死前,把这把锄头郑郑重重地交到他手里,说:“儿啊,这把锄头,是咱陈家太爷爷闯关东时带来的,用它开出了咱家第一块地。你留着,别嫌弃,勤擦拭,别让它锈了。这是咱陈家的‘根’,能保平安。”

  陈老实孝顺,虽然不明白一把旧锄头怎么能保平安,但还是照他爹的话做了。那把锄头就挂在堂屋的正墙上,他每天下地前看一眼,回来擦一把,雷打不动。

  这年夏天,雨水特别大,牤牛河发了百年不遇的大水,浑浊的河水漫出河床,像脱缰的野马,直扑地势低洼的屯子。家家户户都慌了神,忙着往高处搬东西,哭喊声一片。

  陈老实家就在河边不远,眼看洪水就要冲进院子。他媳妇急得直哭,抱着小儿子,催他赶紧搬粮食。

  陈老实看着墙上那把旧锄头,想起他爹的话,心里突然冒出个念头。他冲进堂屋,取下那把锄头,也不管媳妇在后面喊,扛着锄头就冲出了院子。

  他跑到自家院子地势最低的东南角,那里眼看就要被洪水冲破。他举起那把祖传的旧锄头,像是用尽了平生力气,朝着地面狠狠刨了下去!

  说来也怪,那一锄头下去,仿佛不是刨在泥水里,而是刨在了什么坚硬的东西上,发出“咚”的一声闷响。紧接着,更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以他刨的那个点为中心,洪水像是遇到了一堵看不见的墙,竟然开始向两边分流!汹涌的水势在他家院子外围硬生生绕了个弯,虽然也淹了脚脖子,但那股能冲垮房屋的猛劲,却被卸掉了大半。

  陈老实家的土房,在洪水中摇摇晃晃,墙皮剥落,却奇迹般地立住了,没有像旁边几户人家那样被冲垮。

  洪水退去,屯子里一片狼藉。陈老实家损失也不小,但人没事,房子也没倒。左邻右舍都来看稀奇,看着那把被陈老实紧紧攥在手里、沾满泥浆的旧锄头,啧啧称奇。

  有上了年纪的老人,围着陈家院子转了一圈,指着东南角那个被锄头刨过的地方说:“老陈家祖上有德啊!这是‘祖荫’显灵了!那把锄头,沾了太爷爷开荒的汗水,带着陈家几代人的勤恳和气运,成了‘镇物’。陈老实这一锄头,不是瞎刨,是刨在了地脉的‘眼’上,借祖宗的力,引开了水煞!”

  这事儿传开以后,再没人笑话陈老实整天擦拭那把破锄头了。那把锄头,被陈家更是当成了真正的宝贝,依旧挂在堂屋正墙,享受着子孙后代的敬意。

  后来陈家的日子一直平平顺顺,没大富大贵,但也无灾无难。陈老实常说:“人啊,不能忘本。祖宗留下的,不一定是钱财,可能就是个念想,是个精神头。你敬着它,念着它,它就在冥冥之中护着你。”

  这“祖荫”的故事,也让屯子里的人更加看重祭祖和传承。那些老物件,或许不值钱,但它们承载的记忆和先人的精神,有时候,真的能成为一种看不见的力量,在关键时刻,庇佑着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