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那咱们就接着讲第二十七个故事——。
这个故事,关乎修行,也关乎天威,是山里精怪们最大的一道坎儿。
这事儿是我姥爷年轻时亲眼所见,他讲起来的时候,眼神里还带着当年的震撼。那是个雷雨交加的夏夜,闪电像银蛇一样在墨黑的云层里乱窜,炸雷一个接一个,震得人心里发慌。
我姥爷那天正好在老林子边的窝棚里看药材,被雷声惊得睡不着。他趴在窗户边,看着外面被闪电照得忽明忽暗的山野。
突然,一道极其刺眼的闪电,像一柄利剑,直直地劈向窝棚对面那座最高的山崖——“望乡台”!紧接着,“咔嚓”一声巨雷,仿佛就在头顶炸开,震得窝棚顶上的尘土簌簌往下落。
就在那雷光亮起的瞬间,我姥爷清晰地看到,望乡台的悬崖顶上,赫然立着一个白色的影子!那影子人立而起,对着翻滚的乌云,像是在嘶吼,又像是在抗争。
“是那只白狐!”我姥爷心里一惊。他认得那只白狐,毛色纯白如雪,在屯子附近的林子里偶尔能见到,老猎人们都说它有道行,从不招惹。
第二道、第三道闪电接踵而至,一道比一道猛,一道比一道亮,都精准地劈向那个白色的身影。雷声滚滚,像是老天爷在发怒。
我姥爷看得心惊肉跳,他知道,这是传说中的“渡天劫”!山里的精怪修行到一定年头,就要经历天雷洗礼,扛过去了,道行大涨,或许就能脱去兽形;扛不过去,就是形神俱灭的下场。
那白狐在雷光中显得那么渺小,却又带着一种不屈的倔强。它身上似乎散发着一层淡淡的、朦胧的白光,抵挡着天雷的轰击。但雷电之力何等狂暴,每一次劈落,那白光就黯淡一分,白狐的身影也剧烈地摇晃一下,仿佛随时会被撕碎。
我姥爷看得手心全是汗,心里竟为那白狐捏了把冷汗。
当第九道,也是最粗最亮的一道紫色闪电撕裂天空,带着毁灭一切的气势砸向望乡台时,我姥爷几乎不忍再看。
“轰——!!!”
一声前所未有的巨响,震得山谷都在回荡。强烈的电光让天地间一片惨白,刺得人睁不开眼。
等雷声渐歇,电光隐去,暴雨依旧倾盆。我姥爷努力望向望乡台,悬崖顶上空空如也,那白色的身影不见了。
“完了……”我姥爷心里一沉,觉得那白狐肯定是没扛过去,被天雷打得灰飞烟灭了。
第二天,雨过天晴,山林被洗刷得格外青翠。我姥爷忍不住好奇,爬上了望乡台。悬崖顶上,一片焦黑,到处都是被雷劈过的痕迹,空气里还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焦糊味和……一种奇异的清香。
他在焦土中间,发现了一小撮雪白的狐狸毛,完好无损,在阳光下闪着银光。旁边,还有几滴已经干涸的、暗红色的血迹。
但没有尸首。
我姥爷把那撮白毛捡了回来,用红布包了。后来跟老跑山的一说,那老跑山的捻着胡子琢磨了半天,说:“看样子……是渡过去了,但伤了元气。那几滴血,是它褪去的凡胎杂质,那撮毛,是它留下的旧躯壳。它啊,怕是已经遁走,找地方养伤去了。”
这的故事,后来就在屯子里传开了。人们对那片老林子,更多了一份说不清的敬畏。他们知道,在那密林深处,除了豺狼虎豹,还有一些生命,在用它们的方式,与天地抗争,追寻着那虚无缥缈的大道。
而那撮白毛,被我姥爷一直留着,说是能辟邪。它提醒着人们,这山,这水,这天地,远比你看到的,要深邃、神秘得多。
这个故事,关乎修行,也关乎天威,是山里精怪们最大的一道坎儿。
这事儿是我姥爷年轻时亲眼所见,他讲起来的时候,眼神里还带着当年的震撼。那是个雷雨交加的夏夜,闪电像银蛇一样在墨黑的云层里乱窜,炸雷一个接一个,震得人心里发慌。
我姥爷那天正好在老林子边的窝棚里看药材,被雷声惊得睡不着。他趴在窗户边,看着外面被闪电照得忽明忽暗的山野。
突然,一道极其刺眼的闪电,像一柄利剑,直直地劈向窝棚对面那座最高的山崖——“望乡台”!紧接着,“咔嚓”一声巨雷,仿佛就在头顶炸开,震得窝棚顶上的尘土簌簌往下落。
就在那雷光亮起的瞬间,我姥爷清晰地看到,望乡台的悬崖顶上,赫然立着一个白色的影子!那影子人立而起,对着翻滚的乌云,像是在嘶吼,又像是在抗争。
“是那只白狐!”我姥爷心里一惊。他认得那只白狐,毛色纯白如雪,在屯子附近的林子里偶尔能见到,老猎人们都说它有道行,从不招惹。
第二道、第三道闪电接踵而至,一道比一道猛,一道比一道亮,都精准地劈向那个白色的身影。雷声滚滚,像是老天爷在发怒。
我姥爷看得心惊肉跳,他知道,这是传说中的“渡天劫”!山里的精怪修行到一定年头,就要经历天雷洗礼,扛过去了,道行大涨,或许就能脱去兽形;扛不过去,就是形神俱灭的下场。
那白狐在雷光中显得那么渺小,却又带着一种不屈的倔强。它身上似乎散发着一层淡淡的、朦胧的白光,抵挡着天雷的轰击。但雷电之力何等狂暴,每一次劈落,那白光就黯淡一分,白狐的身影也剧烈地摇晃一下,仿佛随时会被撕碎。
我姥爷看得手心全是汗,心里竟为那白狐捏了把冷汗。
当第九道,也是最粗最亮的一道紫色闪电撕裂天空,带着毁灭一切的气势砸向望乡台时,我姥爷几乎不忍再看。
“轰——!!!”
一声前所未有的巨响,震得山谷都在回荡。强烈的电光让天地间一片惨白,刺得人睁不开眼。
等雷声渐歇,电光隐去,暴雨依旧倾盆。我姥爷努力望向望乡台,悬崖顶上空空如也,那白色的身影不见了。
“完了……”我姥爷心里一沉,觉得那白狐肯定是没扛过去,被天雷打得灰飞烟灭了。
第二天,雨过天晴,山林被洗刷得格外青翠。我姥爷忍不住好奇,爬上了望乡台。悬崖顶上,一片焦黑,到处都是被雷劈过的痕迹,空气里还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焦糊味和……一种奇异的清香。
他在焦土中间,发现了一小撮雪白的狐狸毛,完好无损,在阳光下闪着银光。旁边,还有几滴已经干涸的、暗红色的血迹。
但没有尸首。
我姥爷把那撮白毛捡了回来,用红布包了。后来跟老跑山的一说,那老跑山的捻着胡子琢磨了半天,说:“看样子……是渡过去了,但伤了元气。那几滴血,是它褪去的凡胎杂质,那撮毛,是它留下的旧躯壳。它啊,怕是已经遁走,找地方养伤去了。”
这的故事,后来就在屯子里传开了。人们对那片老林子,更多了一份说不清的敬畏。他们知道,在那密林深处,除了豺狼虎豹,还有一些生命,在用它们的方式,与天地抗争,追寻着那虚无缥缈的大道。
而那撮白毛,被我姥爷一直留着,说是能辟邪。它提醒着人们,这山,这水,这天地,远比你看到的,要深邃、神秘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