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里住着鲛人-《小时候即想听又怕听的鬼故事集》

  在黑龙江的某个隐秘江段,有个流传了上百年的传说——。不是美人鱼那种娇媚的生物,而是半人半鱼、能在月光下织出水绡的奇异存在。老辈的渔民说,它们平时深居江底,唯有在月圆之夜才会浮出水面,对着月亮梳理长发,那长发如墨,在水中散开时像极了铺展的绸缎。

  这年盛夏,年轻的渔夫水生在江上下了整夜的网。天将破晓时,他感到渔网出奇地沉,拉上来一看,网里竟缠着个昏迷不醒的姑娘。她肌肤胜雪,黑发如瀑,最奇的是双腿自膝盖以下覆盖着细密的银色鳞片,在晨曦中闪着微光。

  我的天,是鲛人!水生又惊又怕,想起爷爷说过,鲛人上岸必有大灾。可看着那张苍白的面容,他还是心软了,将姑娘抱回江边的木屋。

  姑娘醒来后,自称明珠,确实是江中的鲛人。那夜她正在月下织绡,不慎被渔网缠住,挣扎中撞到暗礁昏了过去。

  求你放我回去,明珠眼中含泪,月圆之夜若不能归水,我会化作泡沫。

  水生犯了难。这些天连降暴雨,江水暴涨,此时放她入江无异于送死。可若不放,眼看月圆将至...

  你先养伤,他最终下定决心,等水势稍缓,我定送你回去。

  接下来的日子,水生悉心照料明珠。他发现鲛人虽然不能长久离水,却精通各种渔事。明珠教他看水纹识鱼群,教他唱古老的引鱼歌谣,甚至用鲛绡为他补网——那鲛绡入水不湿,坚韧异常。

  渐渐地,两个年轻人之间产生了微妙的情愫。月圆前夜,明珠坐在江边石上,月光为她披上一层银纱。

  明日...我该回去了。她的声音轻得像风。

  水生心如刀绞:不能...留下来吗?

  明珠摇头,眼中泪珠滚落,竟化作晶莹的珍珠:鲛人离水,如鱼离江。这是天命。

  就在这难舍难分之际,江上突然传来急促的锣鼓声——上游堤坝决口了!

  滔天巨浪如万马奔腾般席卷而来,转眼间就淹没了江边的渔村。水生拉着明珠往高处跑,却见几个孩子被困在洪水中。

  我去救他们!水生就要往水里跳。

  等等!明珠拉住他,眼中闪过决然的光,让我来。

  她纵身跃入汹涌的江水,双腿瞬间化作银光闪闪的鱼尾。只见她在激流中穿梭自如,将一个又一个落水者托上高地。当她救起最后一个孩子时,一个巨浪打来,将她重重拍在礁石上。

  明珠!水生不顾一切地跳入江中,将她救上岸时,她已经气息奄奄。

  快...回江里去!水生哭着说。

  明珠虚弱地摇头:来不及了...月圆之时将至...

  就在这时,奇迹发生了。所有被救的村民都跪了下来,虔诚地祈祷。或许是这份诚意感动了上天,原本汹涌的江水竟然渐渐平息,一轮明月破云而出,皎洁的月光洒在明珠身上。

  她的身体开始变得透明,化作无数闪烁的光点,如同星河般缓缓升空。在完全消散前,她对水生嫣然一笑:我会化作江上的晨雾,永远守护这片水域...

  自那以后,这段江域变得异常太平。渔民们都说,每当月圆之夜,能看见江面上有银光闪烁,那是明珠在月光下织绡;每当大雾天气,总能听见若有若无的歌声,指引船只避开暗礁。

  水生终身未娶,在江边结庐而居。他成了这一带最受尊敬的渔夫,不是因为他的技艺,而是因为他总能预知天气变化,在风暴来临前提醒渔民避灾。

  是明珠在帮我。每当有人问起,他总是望着江面这样回答。

  更神奇的是,每年明珠遇救的那天,江边都会出现一串珍珠,颗颗圆润晶莹。水生将这些珍珠分给贫困的渔民,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江涛滚滚,诉不尽人鲛殊途的遗憾;月光皎皎,照亮了跨越种族的真情。 老渔民们常常告诫后生:这江中的精灵,知恩图报远胜凡人。你若以诚相待,它必以命相报。

  如今在那段江岸上,还能找到一块形似人鱼的石礁。据说在特定的月光角度下,能看见石礁上依偎着两个身影,一个朴实健壮,一个婉约灵动,永远定格在那段超越生死的守望中。而这段人鲛奇缘,也成了黑龙江上最美、最忧伤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