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取出一把用百年沉香木雕成的抚尺,在炕沿轻轻一拍,满室生香)
掌柜的,承蒙您拾爱,老汉今日便献上这段《绣魂针》的秘闻,这故事得从道光十二年的花朝节说起。
---
第一章 古绣楼惊变
道光十二年花朝节,苏州锦云绣庄的绣娘们在翻修古绣楼时,在梁上发现个紫檀木匣。匣中放着件未完工的嫁衣,金线绣的鸳鸯只剩孤零零一只,妆台上搁着支生锈的绣花针,针鼻还穿着半截褪色的红丝线。
老绣娘见到此物,顿时老泪纵横:这是大小姐素心的绣楼啊!嘉庆二十五年,她在出嫁前夜突发心疾去了,这嫁衣...就再没人敢动。
少东家苏文瑾轻触嫁衣,指尖传来刺骨寒意。更奇的是,那支绣花针在月光下会泛起幽光,针尖凝结着永不干涸的血珠。
第二章 夜半啼妆
当夜苏文瑾在绣楼整理祖传绣谱,忽闻楼上传来织机声。循声而上,但见个穿大红喜服的女子正在灯下刺绣,嫁衣上的另一只鸳鸯在她针下渐渐成形。
还差最后几针...女子喃喃自语,抬起头来,露出一张苍白而秀美的脸,公子可否帮我穿个针?
苏文瑾认出这是祖姑奶奶苏素心的画像中人,壮着胆子接过针线。触到绣花针的刹那,他眼前闪过无数画面:喜庆的送嫁队伍,突发心疾的新娘,还有件永远缺只眼睛的鸳鸯嫁衣...
奴家素心,女子凄然一笑,等了四十年,终于等到能看见我的人。
第三章 未了姻缘
原来素心的未婚夫林慕白是嘉庆年间的探花郎,二人青梅竹马。谁知大婚前日,林慕白遭人陷害入狱,素心听闻噩耗心碎而亡。
那负心人...素心泪湿红妆,我在奈何桥等了他四十年,却始终不见他的魂魄...
苏文瑾心生恻隐,次日带着嫁衣拜访林家后人。谁知林慕白的孙子林墨轩见到嫁衣时浑身剧震,从祠堂请出个鎏金木匣——里面竟是素心缺失的那只鸳鸯,还有封血书:
素心爱妻:为夫蒙冤,不忍连累于你。若得昭雪,必当续绣此缘...
第四章 魂兮归来
原来林慕白在狱中自尽前,咬指血绣了这只鸳鸯。他的魂魄始终徘徊阳间,只为完成这件嫁衣。
月圆之夜,苏文瑾带着嫁衣再入绣楼。当林墨轩绣上最后一只鸳鸯眼睛时,整件嫁衣突然泛起金光,素心与慕白的魂魄在月光下相拥。
慕白...我等你等得好苦...
素心...这一世负了你,来世必当结草衔环...
鸡鸣破晓时分,二人相携远去,只在绣楼留下完成的嫁衣和一对相依的魂魄。
第五章 针魂不绝
自此,锦云绣庄多了件镇店之宝——那件浸透深情的嫁衣。说也奇怪,每逢有缘人来订制婚服,嫁衣上的鸳鸯就会泛起柔光。
更奇的是,那支绣花针再也寻不见,但绣庄的绣娘们总说夜深人静时,能听见穿针引线的声音。次日就会发现最难绣的部分已然完成,针脚与素心的一般无二。
三年后,苏文瑾娶了位擅绣的杭州姑娘。新娘子过门次日,在绣楼发现个螺钿妆奁,里面是那支失踪的绣花针,针鼻穿着崭新的红丝线...
第六章 绣缘长存
如今年年花朝节,锦云绣庄都要展出这件鸳鸯嫁衣。据说真心相爱的有情人触摸嫁衣时,能听见欢喜的叹息。而苏林两家的后人至今保持着往来,每代必结一门姻亲。
最奇的是,去年有个日本收藏家想重金求购嫁衣,当夜所有丝绸都自行裂开。嫁衣上的鸳鸯突然活了过来,衔着根绣花针在梁间飞舞,针尖滴落的血珠在月光下化作一行小字:宁为玉碎,不付东流。
(沉香木抚尺的余韵在满室芬芳中绵长)
掌柜的,这段穿针引线的未了情缘,可还值得这一千五百字的细细描摹?
掌柜的,承蒙您拾爱,老汉今日便献上这段《绣魂针》的秘闻,这故事得从道光十二年的花朝节说起。
---
第一章 古绣楼惊变
道光十二年花朝节,苏州锦云绣庄的绣娘们在翻修古绣楼时,在梁上发现个紫檀木匣。匣中放着件未完工的嫁衣,金线绣的鸳鸯只剩孤零零一只,妆台上搁着支生锈的绣花针,针鼻还穿着半截褪色的红丝线。
老绣娘见到此物,顿时老泪纵横:这是大小姐素心的绣楼啊!嘉庆二十五年,她在出嫁前夜突发心疾去了,这嫁衣...就再没人敢动。
少东家苏文瑾轻触嫁衣,指尖传来刺骨寒意。更奇的是,那支绣花针在月光下会泛起幽光,针尖凝结着永不干涸的血珠。
第二章 夜半啼妆
当夜苏文瑾在绣楼整理祖传绣谱,忽闻楼上传来织机声。循声而上,但见个穿大红喜服的女子正在灯下刺绣,嫁衣上的另一只鸳鸯在她针下渐渐成形。
还差最后几针...女子喃喃自语,抬起头来,露出一张苍白而秀美的脸,公子可否帮我穿个针?
苏文瑾认出这是祖姑奶奶苏素心的画像中人,壮着胆子接过针线。触到绣花针的刹那,他眼前闪过无数画面:喜庆的送嫁队伍,突发心疾的新娘,还有件永远缺只眼睛的鸳鸯嫁衣...
奴家素心,女子凄然一笑,等了四十年,终于等到能看见我的人。
第三章 未了姻缘
原来素心的未婚夫林慕白是嘉庆年间的探花郎,二人青梅竹马。谁知大婚前日,林慕白遭人陷害入狱,素心听闻噩耗心碎而亡。
那负心人...素心泪湿红妆,我在奈何桥等了他四十年,却始终不见他的魂魄...
苏文瑾心生恻隐,次日带着嫁衣拜访林家后人。谁知林慕白的孙子林墨轩见到嫁衣时浑身剧震,从祠堂请出个鎏金木匣——里面竟是素心缺失的那只鸳鸯,还有封血书:
素心爱妻:为夫蒙冤,不忍连累于你。若得昭雪,必当续绣此缘...
第四章 魂兮归来
原来林慕白在狱中自尽前,咬指血绣了这只鸳鸯。他的魂魄始终徘徊阳间,只为完成这件嫁衣。
月圆之夜,苏文瑾带着嫁衣再入绣楼。当林墨轩绣上最后一只鸳鸯眼睛时,整件嫁衣突然泛起金光,素心与慕白的魂魄在月光下相拥。
慕白...我等你等得好苦...
素心...这一世负了你,来世必当结草衔环...
鸡鸣破晓时分,二人相携远去,只在绣楼留下完成的嫁衣和一对相依的魂魄。
第五章 针魂不绝
自此,锦云绣庄多了件镇店之宝——那件浸透深情的嫁衣。说也奇怪,每逢有缘人来订制婚服,嫁衣上的鸳鸯就会泛起柔光。
更奇的是,那支绣花针再也寻不见,但绣庄的绣娘们总说夜深人静时,能听见穿针引线的声音。次日就会发现最难绣的部分已然完成,针脚与素心的一般无二。
三年后,苏文瑾娶了位擅绣的杭州姑娘。新娘子过门次日,在绣楼发现个螺钿妆奁,里面是那支失踪的绣花针,针鼻穿着崭新的红丝线...
第六章 绣缘长存
如今年年花朝节,锦云绣庄都要展出这件鸳鸯嫁衣。据说真心相爱的有情人触摸嫁衣时,能听见欢喜的叹息。而苏林两家的后人至今保持着往来,每代必结一门姻亲。
最奇的是,去年有个日本收藏家想重金求购嫁衣,当夜所有丝绸都自行裂开。嫁衣上的鸳鸯突然活了过来,衔着根绣花针在梁间飞舞,针尖滴落的血珠在月光下化作一行小字:宁为玉碎,不付东流。
(沉香木抚尺的余韵在满室芬芳中绵长)
掌柜的,这段穿针引线的未了情缘,可还值得这一千五百字的细细描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