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灯笼:幽冥路上的引魂灯-《小时候即想听又怕听的鬼故事集》

  (老人取出一把用百年雷击木制成的二胡,琴弓轻拉,发出苍凉悠远的音色)

  掌柜的,承蒙您不弃,老汉今日献上这段《鬼灯笼》的秘闻,这故事得从光绪十二年的盂兰盆节说起。

  ---

  第一章 夜雨借灯

  光绪十二年七月十五,书生李慕白赴京赶考,行至沧州地界时遇暴雨。荒郊野岭中忽见一点灯火,走近看是座破败的山神庙,庙檐下挂着盏白纸灯笼。

  庙中已有先客——个穿蓑衣的老翁正在烤火。见李慕白浑身湿透,老翁递过酒囊:后生,喝口酒驱驱寒。

  三更时分,李慕白被哭声惊醒。但见那老翁对着灯笼垂泪,灯笼上竟浮现出张女子面容!更骇人的是,老翁的蓑衣下摆空空荡荡,根本没有脚!

  老丈...您这是?

  老翁苦笑:后生莫怕,老朽是这山的土地。这灯笼里锁着小女魂魄,她在等一个机缘。

  第二章 前世孽债

  原来光绪八年,土地爷的女儿秀姑救了个受伤的书生。那书生养伤时与秀姑私定终身,承诺高中后便来迎娶。谁知书生一去不返,秀姑相思成疾,临终前求父亲将她的魂魄封入灯笼:我要亲眼看他金榜题名。

  土地爷叹道:明日便是秀姑头七,若那书生还不来还愿,她就要魂飞魄散了。

  李慕白细看灯笼,果然发现纸面上有斑驳泪痕。他想起自己屡试不第,不由共鸣:小生愿助姑娘完成心愿!

  第三章 寻访负心人

  土地爷取出生死簿,查到那书生如今已是吏部侍郎。李慕白星夜兼程赶到京城,却得知侍郎三日前暴毙——死状极其诡异:双手紧握,像是抓着什么东西;嘴角却带着笑意。

  更奇的是,侍郎府上挂着盏与秀姑灯笼一模一样的白纸灯。管家哭诉:老爷临终前反复念叨秀姑等我...

  李慕白夜探灵堂,忽见灯笼自燃,灰烬中浮现秀姑身影:李公子,他...他一直在找我!

  原来侍郎高中后遭权臣软禁,被迫娶了宰相之女。这些年来他暗中寻访秀姑,直到临终前才从土地爷托梦中得知真相。

  第四章 幽冥婚礼

  秀姑带着李慕白来到阴阳交界处,但见侍郎的魂魄正在奈何桥头徘徊——他拒绝喝孟婆汤,已被阴差鞭打三日。

  秀姑!侍郎挣脱锁链扑来,我找你找得好苦!

  二人相拥而泣,三生石上显现出前世景象:他们本是天庭金童玉女,因私动凡心被贬下界。这一世的死别,竟是注定的劫数。

  孟婆叹息:若要再续前缘,需有人愿代受千年冥火灼烧之苦。

  李慕白毅然上前:小生愿代受此刑!

  第五章 灯笼重明

  就在冥火燃起的刹那,秀姑突然抢入火中:恩公岂能代我等受罚?侍郎也纵身跃入:要烧便烧一双!

  三魂在冥火中交融,竟化作盏七彩琉璃灯。灯光所照之处,彼岸花开,忘川水暖。阎君感动特赦:念你等情深,许你们每甲子可同游人间七日。

  自此,沧州地界多了个传说:每逢七夕,能看见对神仙眷侣提着琉璃灯漫步。有穷书生夜读时,常会无端多出盏明灯——灯下压着篇锦绣文章。

  第六章 灯缘不绝

  李慕白后来高中探花,却辞官归隐。他在山神庙旁结庐而居,终身未娶。有人说常在雨夜看见他对着灯笼说话,也有人说那灯笼里住着对彩蝶。

  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进犯。有队洋兵要烧庙,当夜所有马匹突然跪地不起。哨兵看见个提琉璃灯的女子飘过,第二日洋兵全都疯了——嘴里只会喊灯笼!灯笼!

  如今那座山庙香火鼎盛,求姻缘的善男信女都要请盏 replica 的白纸灯。最奇的是,若真是有缘人,灯笼会无风自转,灯面上渐渐浮现出并蒂莲...

  (二胡最后一个尾音在黎明中消散)

  掌柜的,这段幽冥灯缘,可还值得掌柜的,去给我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