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魂”与“答魂”-《小时候即想听又怕听的鬼故事集》

  好的,那咱们就接着讲第二十三个故事——。

  这个故事,比之前讲的“喊魂”更添了几分凶险,因为它关乎的不是自己丢魂,而是有人故意“叫”你的魂。

  这事儿发生在屯子里马家。马家媳妇刚生了个大胖小子,取名铁蛋,全家宝贝得跟眼珠子似的。可孩子过了百天,突然就蔫了,不爱吃奶,整天昏睡,小脸蜡黄,怎么逗都没精神。请了郎中看,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开了几副安神的药,吃下去不见好,孩子反而更虚弱了,眼瞅着出气多进气少。

  马家婆婆急得团团转,抱着孩子直掉眼泪。这时,隔壁院一个见多识广的老太太拄着拐棍过来串门,看了看孩子的脸色,又摸了摸孩子冰凉的小手,脸色就沉了下来。

  “他马婶,我看铁蛋这病……不像是实病。”老太太压低了声音,“倒像是……魂儿让人‘叫’走了!”

  “叫魂?”马家媳妇吓得脸都白了。

  “嗯,”老太太点点头,“有些心术不正的,或者跟你们家有仇的,会懂这些邪门歪道。半夜三更,拿着你家孩子的生辰八字,或者贴身的东西,到十字路口、坟圈子这些阴气重的地方,点香烧纸,一遍遍喊孩子的名字。要是孩子魂魄不稳,或者那人道行深,就能把魂儿给‘叫’出去。魂儿一离体,人可不就成这样了?”

  马家人一听,又惊又怒,可想不出会是谁干这缺德事。

  老太太接着说:“光叫走还不行,还得‘应’。那边叫,这边要是有人不小心答应了,或者孩子自个儿在梦里应了声,那魂儿就彻底被勾走了,再想叫回来,就难了。”

  她看了看气息微弱的铁蛋,对马家儿子说:“去,准备一件铁蛋贴身穿的红肚兜,一碗清水,三根新针。再找一只没杂毛的大公鸡来。”

  东西备齐,老太太让所有人都退出屋,只留下她和孩子。她把红肚兜盖在孩子心口,那碗清水放在孩子头顶前方,三根新针,针尖朝外,呈三角形插在碗里的水面上。

  然后,她抱着那只大公鸡,坐在孩子炕边,闭上眼睛,像是睡着了。

  那天夜里,屯子格外的静。约莫子时刚过,躺在炕上的铁蛋,忽然毫无征兆地抽搐了一下,喉咙里发出极其细微的、像是要答应什么的“呃”声。

  几乎就在同时,那只被老太太抱在怀里、一直很安静的大公鸡,猛地炸开了全身的羽毛,脖子伸直,发出一声极其嘹亮、甚至有些凄厉的啼鸣!

  “喔——喔——喔——”

  这半夜鸡叫,在寂静的屯子里显得格外突兀吓人。

  而几乎在鸡叫的同时,插在清水碗里的那三根针,其中一根,“啪”地一声,从中间齐刷刷地断成了两截!断掉的那半截针尖,沉入了水底。

  老太太猛地睁开眼睛,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额头上全是细密的汗珠。

  她走出屋,对守在外面的马家人说:“没事了,魂儿抢回来了。那边叫得凶,差点就应了,幸好这‘替身’公鸡和‘挡煞’针顶住了。”

  说来也怪,第二天,铁蛋虽然还虚弱,但竟然睁开了眼睛,小声地哭了起来,也知道找奶吃了。调养了几天,慢慢就恢复了精神,又是那个虎头虎脑的胖小子。

  马家经过这事,后怕不已。他们悄悄打听,后来隐约听说,是屯子里一个早年跟马家有过节、后来搬走的独眼老婆子干的。那老婆子据说就懂这些邪门歪道。

  自此,“叫魂”的可怕,在屯子里深入人心。大人们都叮嘱孩子,晚上听见不认识的人喊自己名字,千万别答应。也告诫自家人,与人相处,尽量别结死仇,因为你不知道,那些藏在暗处的报复,会以怎样诡异凶险的方式到来。

  而那“答魂”的规矩和破解之法,也成了老一辈人压箱底的学问,一代代小心翼翼地传了下来,以防不测。这无声的争斗,发生在更深沉的夜里,关乎魂魄,更关乎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