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旧情-《爆肝道法,道爷我终将成仙》

  大乾皇宫内的一处书房。

  老皇帝刘禹脸色阴沉地看着手上的小册子。

  “那发疯书生的尸体,可还在乾天衙门内??”

  刘禹问道。

  这乾天府就是圣乾城的官府衙门,主管着圣乾内外城的治安,以及一

  些日常事务。

  “先前我就派人领走了,找了镇神司的人来看过,没发现对方身上有任何异常痕迹。”

  “似乎只是单纯地发疯。”

  潜龙司司首张自明小心回答。

  “单纯发疯?”

  刘禹嗤笑一声,再问道:“此人身份来历有什么蹊跷之处吗?”

  “此人名叫孙泉,江州人氏,出身寒门,略有一些文采。”

  “孙泉于一个月前来圣乾城,与三人合租在一处宅邸,据其余三人证词,这孙泉性格有些孤僻自傲,也不知道他怎么会知道科考答案。”

  张自明赶紧回答。

  毕竟潜龙司掌管着整个大乾王朝的情报。

  一个下午,张自明就将所有线索收集起来了。

  “性格孤僻...尸体没有任何异样...”

  “你先先去吧,帮我叫太子进来。”

  刘禹沉声道。

  “微臣遵命。”

  张自明松了一口气。

  等他告退离开书房时,看见刘谌已经在书房门口等候着。

  “太子殿下,陛下让你进去。”

  张自明小声道。

  “好。”

  “麻烦张司首了。”

  刘谌应了一句,走进书房内。

  “你看看。”

  “这是不是你出的科举考题?”

  刘禹将手中的册子扔给了刘谌。

  其实在来时,刘谌就叫人收了一本在民间流传的册子。

  所以对这册子的真伪,他早有预料。

  “父皇,确实是儿臣叫人出的科举考题。”

  “我已经叫人去查,看看到底是谁泄露出去的。”

  刘谌沉声道。

  “不用查...所有接触过科举考题的人都抓起来,让潜龙司一个个问。”

  “这件事对你的声望影响很大。”

  “我本来是想借着科举一事给你铺路,没想到祁通直接将这条路给毁了。”

  刘禹沉声道。

  这件事,看似大乾皇室没有任何伤亡,可对其声望打击很大。

  特别是刘谌,作为一国储君,搞出这种徇私舞弊之事。

  “父皇,这件事我确实没有做过。”

  刘谌尝试解释。

  “没用的...你出去跟那些百姓解释,有谁会相信你?”

  刘禹摇头道。

  “那就说这些科举考题是胡编乱造,我们再重出科举考题,应该能挽回一些影响。”

  刘谌已经想好如何面对。

  他知道刘禹应该不会想自己像一头无头苍蝇那样,没了分寸。

  “不够...”

  “这样还是不够让人信服。”

  “你的心,还是不够狠。”

  刘禹摇头道。

  “父皇的意思是....”刘谌皱起眉头。

  “必须找个人替你顶罪。”

  “将矛头转移,这样你才能脱身而出。”

  刘禹说道。

  “找谁....”

  刘谌顺着刘禹的思路,脑海浮现一个人。

  “父皇...真要如此?”

  刘谌紧皱眉头。

  “只能如此。”

  “我确实没想到祁通这一手,竟然用这种方式来污蔑你。”

  “这次倒是我输了一筹。”

  刘禹略有感慨。

  “万一那位不配合呢?”

  刘谌迟疑问道。

  “我已经宣旨让他进宫了。”

  “进了大乾皇宫,就由不得他。”

  “这次科举,我会让黄晁去监督,你就不要再参与了。”

  刘禹说道。

  如果真让刘谌再参与进去确实不妥。

  “父皇,再给儿臣一次机会。”

  刘谌脸色一变。

  “你去找张自明,将泄密的人揪出来再说。”

  刘禹淡淡道。

  刘谌无奈抱拳道:“儿臣告退。”

  等刘谌告辞离开后,刘禹坐在椅子上,闭目调息。

  “祁通...当真觉得我不会杀你吗...”

  ......

  半个时辰后。

  一道身影走进了大乾皇宫内。

  “公公,陛下这么晚召见我,可是因为今天那件事?”

  齐纬小心问道。

  “齐尚书,小的真不知道。”

  “陛下只是叫我唤你进宫一趟,应该只是问一些事。”

  带路太监无奈道。

  一路走来,这句话齐纬已经问了无数遍。

  可碍于齐纬身份,带路太监只能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

  “好的好的。”

  齐纬点点头。

  他是吏部尚书,按照大乾惯例,这每年科考的试题都应该由吏部组织人手来出。

  可今年是太子监考。

  刘谌为了选拔到自己满意的人才,连出题的工作都揽了过去。

  齐纬当时是立马同意的。

  反正刘谌想要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

  没想到还真折腾出事了。

  “希望陛下念一些旧情,并非我想得那样。”

  齐纬心中哀叹。

  没过多久,太监就将他带到了书房前。

  “陛下,齐尚书来了。”

  太监在门外叫唤道。

  “让他进来吧。”刘禹的声音传出。

  齐纬闻言,当即推开书房大门。

  书房深处,刘禹正在闭目养神,哪怕齐纬走进来,也没睁开眼。

  “微臣见过陛下。”

  齐纬恭敬行礼。

  “齐纬....我记得你是万明七年的进士吧。”

  刘禹没有问齐纬任何关于科举考题的事情,说起了齐纬的出身。

  “陛下记性真好。”

  “如今算来,也将近七十年过去了。”

  齐纬恭声道。

  “七十年了吗...时间过得好快。”

  “就连朕都老了。”

  刘禹微微感慨。

  “陛下还很年轻。”齐纬笑道。

  “不年轻了...”

  刘禹摇了摇头:“齐纬,你能从一介布衣爬到这个位置,不简单呐。”

  齐纬急忙说道:“多亏了陛下的栽培。”

  “呵呵,你能做到吏部尚书这个位置,是因为你的能力。”

  “和我没有什么关系。”

  刘禹笑了笑。

  “可归根到底,还是陛下皇恩浩荡,微臣才有今日。”

  齐纬小心翼翼地回复。

  “既然如此...我想借你一样东西,可以吗?”

  刘禹宛若一头沉睡老龙苏醒般,睁开了双眸。

  他当了将近两百年的大乾皇帝,威势如渊,压得齐纬难以呼吸。

  “陛下,想借微臣什么东西?”

  齐纬咬牙问道。

  “借你人头一用。”

  刘禹平静地望着齐纬。

  当刘禹说出这一句话,神经紧张齐纬突然释怀一笑。

  “我就知道....”

  “可惜还是慢了一些。”

  “要是提早将妻儿转走,说不定还能活下来。”

  齐纬摇头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