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国家的力量-《重生五八:从长白山打猎开始崛起》

  当天回到家,陆峰找出了一个牛皮纸信封。

  信封内只有一个地址和一串数字。

  这是那个代表上面,来自未知部门的秦卫国离开前,留给他的。

  但是说遇到体制内的麻烦,可以联系他。

  陆峰先下有必要动用这层关系。

  陆峰借着月光,展开一张草纸。他用笔,字斟句酌地写着:

  【报告。】

  【吉省靠山屯,发现一名失落在外的志愿军战斗英雄。姓名:朴在奎。原四野朝鲜族师战士。据其自述,曾参与金城战役,战争胜利,后被安排在北朝鲜地方工厂工作。】

  【现携北朝鲜籍妻子,私自归国。无身份证明,身体极度虚弱,急需组织确认身份,给予救助。】

  【该同志战斗意志坚定,对国家怀有赤诚之心。据其自述,朴在奎同志在战场上曾有重大立功表现。】

  【事关英雄归宿,恳请上级核实。】

  写完将信装进了一个新信封,写上了秦卫国留下的地址和数字。

  他不知道这封信最终会送到哪里,也不知道要多久才会有回音。

  但他相信国家。

  相信这个他曾用生命去扞卫的信仰。

  ……

  陆峰以为,这件事,最快也要一两个月才能有结果。

  毕竟,从靠山屯到县里,再到省里,最后到部队系统,层层上报核实,需要时间。

  他甚至已经做好了自己先想办法,弄些钱和粮票,帮朴在奎一家渡过难关的准备。

  可他还是低估了国家对待英雄的态度,也低估了秦卫国那个秘密渠道的能量。

  仅仅七天后。

  一辆绿色的吉普车,顶着满身的尘土,在全村人注视下,一路颠簸着开进了靠山屯。

  车门打开,下来一个穿着四个口袋干部服的中年男人,手里拎着一个黑色的公文包,神情严肃。

  村长陆解放连跑带颠地迎了上去,紧张地搓着手。

  “同志,您是……?”

  “我叫李建业,县民政局的。”李建业环顾了一下围拢过来的村民,开门见山,“我找一位叫朴在奎的同志。”

  消息像是风一样,瞬间刮遍了整个村子。

  半小时后,朴在奎家那本就狭小的院子里,挤满了人。

  不只是靠山屯的村民,连陆解放都把全村的党员和干部都叫了过来,场面弄得比过年还郑重。

  朴在奎和他的妻子金秀英,被请到了院子中央。

  夫妻俩手足无措地站着,脸上写满了惶恐和不安。他们以为,这是县里来人,要追究他们“私自归国”的责任。

  金秀英的手,死死地攥着丈夫的衣角。

  李建业清了清嗓子,从公文包里,小心翼翼地取出几份盖着鲜红印章的文件。

  “经省军区与地方多方联合核实,现正式宣布组织决定。”

  “一,恢复朴在奎同志的户籍,发放《复员证》。”

  这句话,让朴在奎的身体猛地一震,眼睛里瞬间涌上了水汽。

  “二,根据档案记录,追认朴在奎同志在金城反击战中的英勇表现,记个人一等功!”

  “轰!”

  人群炸开了锅。

  一等功!

  对这些一辈子刨土为生的农民来说,这是只能在报纸上,在英雄故事里才能听到的词。

  “三,特批朴在奎同志的妻子,朝鲜族同胞金秀英同志,办理跨国婚姻家属特殊居住许可证,享受正式居民待遇!”

  金秀英听不懂,但从大家都看向自己的眼神中,她知道这一定是好事。

  李建业顿了顿,拿起最后一份文件。

  他看着朴在奎,目光里带着一种由衷的敬意。

  “四,根据国家对一等功臣及荣誉军人的优抚政策,经上级特批,一次性为朴在奎同志,补发五年来的荣誉军人补助金,伤残特殊津贴,以及一等功奖励金,共计……”

  李建业的声音,在这里停顿了一下。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伸长了脖子。

  “共计,四千元!”

  四千元!

  这个数字,让整个院子沸腾了。

  村民们脸上的表情,从好奇,到震惊。

  四千块钱是什么概念?

  他们掰着手指头算!

  这笔钱,能在这靠山屯,起好几座大青砖瓦房!

  人群中的王铁柱,觉得自己的脑子不够用了。

  他只知道,陆峰哥太神了。

  前脚说要解决,后脚县里就派专车送来了这么一笔天文数字。

  这是什么通天的本事?

  而站在人群外围的陆峰,看着眼前这一幕,心里同样有波澜。

  他知道国家不会亏待英雄,却没想到,回报会来得如此迅猛,如此雷霆万钧。

  这不仅仅是钱,这是国家在用最直接,最有力的方式,向一个浴血奋战过的战士,宣告他的荣耀。

  李建业最后补充道:“另外,组织上已经决定。待您身体恢复健康,将安排您到镇上的农机站,担任副站长职务。”

  铁饭碗!

  还是个干部!

  这一下,不光是村民,连村长陆解放的眼睛都红了。

  朴在奎站直了身体,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李建业将四捆大黑拾,郑重地交到了朴在奎的手里。

  朴在奎的手,抖得厉害。

  他接过钱,看着这足以让他衣食无忧的巨款。

  当着所有人的面,做出了一个让在场所有人,都毕生难忘的决定。

  他抽出了五十张崭新的十元纸币,一共五百块。

  将钱塞进了上衣兜里。

  然后,他将剩下的钱,一起递回到了李建业的面前。

  “李同志。”朴在奎有些激动,“感谢国家,感谢组织还记得我这个兵。”

  “这份荣誉,我和我的战友们,用命换来的,我收下。”

  “但这笔钱……”他摇了摇头,“我不能全要。我留下五百块安家。”

  “剩下的,请李同志带回去。”

  “我这几天听说今年咱们省遇到六十年不遇的干旱,我就捐给县里,抗灾吧。”

  院子里,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被朴在奎的举动,给镇住了。

  那可是三千五百块啊!

  就这么,不要了?

  李建业也愣住了,他看着眼前这个脸色苍白,身体虚弱的老兵,眼眶一下子就红了。

  他没有再推辞,而是立正站好,对着朴在奎,郑重地鞠了一躬。

  “我代表组织,谢谢你,朴在奎同志!”

  ……

  几天后。

  陆峰亲自将办好的户口本,工作介绍信,还有粮食关系证明等一大堆文件,送到了朴在奎的老房子。

  金秀英捧着那本崭新的,印着她和丈夫名字的户口本,泪如雨下。

  她拉着陆峰的手,翻来覆去只会说一句:“够马喔哟,够马喔哟……”

  朴在奎,看着眼前的少年,这个救命恩人的儿子,这个只用了短短几天,就帮他解决了所有困境的年轻人。

  缓缓后退了一步,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领。

  对着陆峰,敬了一个无比标准的军礼。

  他的声音,低沉,却掷地有声。

  “大恩不言谢。”

  陆峰没有躲闪,也没有谦虚。

  他平静地站在那里,坦然接受了这一礼。

  他知道,这个军礼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