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偶遇-《燕京风云二十年》

  陈远平开着公司的帕萨特把宁靖送到了机场。两个大皮箱重的吓人,办理完托运陈远平累的满头大汗。陈远平买的猪蹄和酱牛肉宁靖象征性的留了一点,说飞机上吃。

  “到了美国我把电话发给你,这段时间不要关机啊!”

  “嗯!姐,你结婚的时候一定要通知我!”

  “美国你能来啊!”

  “去不了,可太平洋也阻挡不了我的祝福!我会银行转账!”

  “小平!你变的油滑了,不过更贴心!最后再让姐抱抱!”

  “姐,这么多人呢!”

  宁靖才不管那么多,紧紧的抱住了陈远平,在他耳边说道:“爱就是爱没有对错,你的拒绝同样是对别人的一种伤害!为什么不给别人的痛苦中留下一段甜蜜!”

  陈远平看着宁靖走进安检通道,消失在芸芸众生中。

  从机场出来,上机场高速前,他的车和一辆富康出租车刮了一下,出租司机一下车就让他赔500块钱。陈远平一路上都在回忆宁靖的那句话,稍不留神就出事了。

  陈远平看了一眼自己的车又看了看对方的车,掏出200块钱。

  “就200!”

  突然出租车的后门打开了,一个戴着大墨镜的,穿着白色羽绒服的女人走了下来。“陈远平?”

  陈远平通过声音一下子就听出了是谁。“杨总,您怎么到燕京了,怎么不提前打个电话!”

  这个女人正是杨玮伦。这也太巧了吧!

  陈远平也不再和出租车司机计较,又给了两百块钱。请杨玮伦上自己的车。

  “等等!”

  杨玮伦又从后座上搀扶下一位老人,陈远平赶紧上前帮忙。“这是我爸,来探亲的。”

  出租车司机也帮着把行李放到了陈远平车上。

  陈远平上车先给老人问好,启动车辆向着市里驶去。

  “杨总您老家是哪里的?”

  “保定容城!我父亲是辅仁大学毕业的。”

  “辅仁大学?没听说过,是在燕京吗?”

  “涛贝勒府,在西城柳荫街!现在没了。”杨父说道,声音是含混的、颤抖的。

  “是恭王府东边吗?”陈远平提高了声音,老人耳背的很。

  “对!”老人的声音很大,但还是含糊不清。

  陈远平透过后视镜看到了老人满脸的皱纹,那是岁月冲刷出的痕迹。不经意放慢了车速,他想让老人好好的窗外的故土。

  “杨总,订酒店了吗?”

  “没有!”

  “现在回荣成肯定来不及,先在燕京住一晚,明天我开车送您过去。”

  “那就麻烦陈总了。”

  “ 您太客气了!”

  陈远平边开车边给张晓龙打电话,他和杨玮伦最熟。没一会,严清颐也打来了电话,问要住哪家酒店。陈远平想了想,最后定在了燕京大酒店。

  到地方以后已经是下午四点半。陈远平要了两人的台胞证,开了两个房间。

  杨玮伦执意要自己付钱。陈远平说道:“杨总,给个机会,让我尽点孝心。”

  半个小时后,严清颐、刘强冬、张晓龙陆续赶到酒店。老爷子睡了一个小时后,精神一下子好了很多,甚至有些亢奋。大家陪着聊了一会。

  陈远平的意思是明天上午带老人家去辅仁大学旧址看一下,然后再出发去荣成。严清颐问过了,辅仁大学就是现在的十三中。

  张晓龙对杨玮伦说道:“杨姐,定了全聚德,您看是不是现在就过去。”

  “不知道台北的烤鸭和燕京的有什么不一样?”杨玮伦笑问道。“客随主便!”

  老爷子听说要吃烤鸭非常的高兴,说明天早上还要去喝豆汁。一路上严清颐都在联系学校,希望明天上午能让老人进里边看看,找找当年的影子。

  自从杨玮伦出任星光电子大陆区总经理后,两家企业间的联系也更紧密,双方或者说三方,包括中山大学,在芯片内部各模块间通信研究方面展开了更深入的合作。

  老爷子喝完一两二锅头,非得要闺女再倒上半盅。

  第二天杨老爷子总是找各种理由延误回乡。陈远平和杨玮伦商量不然明天再动身。

  “那又耽误您的时间了,真是不好意思!”

  “杨总,您太客气了。要不要去我家坐坐,看看老燕京人的生活。”

  “好呀!”

  杨玮伦在老父亲耳边说了几句,老人一下子高兴起来了。

  陈远平开车带着两人在牛街买了一些熟食和点心,给张桂芝打了个电话,让帮着买些菜。

  到了四合院,杨玮伦给父亲戴上了助听器。俩个老人守着炉子,一边喝茶一边聊天。陈文清和杨老爷子差了有十多岁,但差不多的童年记忆让两人越聊越投机。

  陈远平把杨玮伦带到自己的屋子。顺手换了两块蜂窝煤。

  “好久没见我父亲说这么多的话了。”杨玮伦打量着陈远平不大的房间。“这都是老家具吗?”

  “嗯!”陈远平请杨总在自己的书桌前坐下。又把茶水端了过来。

  “以陈总的财力为什么不换个更好的居住环境?”

  “习惯了,主要是我爷爷舍不得离开这儿。冬天稍微麻烦点,得点炉子。”

  “老人们念旧。这房子?”

  “共产,交房租的,每个月不到30块钱!”

  杨玮伦问道:“可以买下来吗?”

  “这片现在还不在房改范畴内,只能租不能买。”

  “您父母都去上班了?”

  “都不在了!”

  “不好意思!”杨玮伦自觉说错话了,赶紧道歉。

  “没关系!”陈远平把自己家里的事简单的和杨玮伦念叨了几句。

  “所以我能理解杨爷爷的感受,又渴望又失望,就是不愿意面对那个原本已经知道的事实。”

  “是啊!我也担心父亲看到爷爷奶奶墓碑的时候会坚持不住。”

  “那就得有医生在身旁!”

  张桂芝敲门,说菜买好了,现在就去剁肉。陈远平和杨玮伦开始摘韭菜。

  “我爷爷做的饺子那可是燕京一绝。一会您尝过了就知道。”

  半个小时后,陈文清开始调馅儿。白建国也过来帮忙擀饺子皮。张桂芝在后院炒菜,炖鱼。今天凑巧买了条官厅水库的大鲤鱼。

  开饭的时候,蔚红也回来了。陈文清用酒壶烫了泸州老窖。

  第一个饺子就把杨老爷子吃出了眼泪。

  近乡情更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