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春之谣-《正北青歌》

  “嘿嘿嘿….名字一时想不起来了,但我看过他比赛,当时他在我心中就是最棒的初中篮球队员!”

  紧接着他开始讲起:“那次市初中的比赛我们团结中学在淘汰赛的第一场就失利了,但决赛我就在现场,当时77号的表现简直让我热血沸腾,我还一度把他当成偶像呢!”

  我顺势接话:“据听说这个人在咱们正北高中。”

  贺晨和李健听闻,皆面露震惊之色。

  李健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说道:“啊!?他居然在咱们学校?怎么没进篮球队呢?你消息可靠吗?要是他真在,咱们学校篮球队的实力肯定能大幅提升!”

  我无奈地摊摊手:“我也不太确定消息准不准确,只是希望他在吧,毕竟这个 77 号实在太神秘了。”

  正当我们沉浸在对 77 号身份以及他是否在正北高中的思索中时,球场上白教练吹响了哨音,示意球队开始体能训练。

  贺晨和李健闻声迅速转身,大步跑回球场。

  边奔跑边大声激励着队员们:“兄弟们,加把劲!只有刻苦训练,我们才有机会与强队抗衡,现在的汗水就是未来胜利的基石,都给我拼了!”

  那激昂的话语回荡在训练馆上空。

  就在篮球队员们还在这个春天为篮球队的训练暗暗蓄力时,学校也热闹地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学、体育和艺术活动。

  文学诗词的竞赛由老师出题,各班选派同学现场抢答。

  体育竞赛设置了拔河、跳绳等小集体项目。

  艺术活动别出心裁,不设比赛,而是举办了音乐节,鼓励大家踊跃参与表演,形式涵盖唱歌、跳舞等。

  消息一传开,同学们个个兴奋不已,很快就掀起了一股报名热潮。

  自从上学期推行的 “分数竞争制度” 这学期有所缓和,不再像以前那么严苛后,大家终于有机会放开手脚,去追逐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了。

  报名期间,在文学竞赛的报名点前,彭老师率先将目光投向了我:“杨宇航,你可是咱们班成绩最为优异的同学,有没有意向报名文学竞赛呀?”

  我顿时脸颊一红,有些羞涩地挠了挠头:“彭老师,我笔试答题还行,可一到台上抢答,就有点怯场,不太擅长……”

  彭老师见我这副忸怩的样子,笑着说:“无妨无妨,咱们班又不是七班,不会搞那种机械化制度,不想去就不勉强。”

  说完,他又转向全班同学:“其他同学有没有想试试的?输赢都不重要,关键是积极参与。”

  言罢,班里一位男同学果断举手报名,随后,同学们也纷纷根据自身特长与喜好,选定了各自心仪的项目,报名工作在一片热热闹闹的氛围中顺利完成。

  待一切报名事宜落下帷幕后,当天放学后我负责值日,当我在水房清理完拖布正返回班级的途中时,从高一四班的教室隐隐约约有乐器和歌声传来…….

  “大风都感动了街市的大树,轻飘飘的我怎能不动摇,悠悠的松弛我紧绷的身躯,给我你的柔情和甜蜜……”

  我好奇地凑近门缝张望,只见一位男孩独自坐在桌前,面朝窗台,怀抱吉他,正在弹唱着歌曲。

  咿 !

  这个男孩子唱的曲风还蛮好听的。

  我不禁被吸引,缓缓地放下了手中的拖布,将手轻轻的搭在门把手上,微微推了一下门仔细的听着里面的歌声。

  “无聊滴夜里有收音机,还有高跟鞋走来走去,在正北高中的大床上,谁又压地谁喘不过气。”

  听到他唱出的歌词,我忍不住“噗呲”一声笑了出来。

  “在正北高中的大床上,是谁压的谁喘不过气。”

  这般诙谐的歌词直接把我逗笑了。

  就在这时听到笑声的男同学停下手中拨弄的吉他弦,转过头来望向我,刹那间,我们的目光交汇,四目相对。

  我像个被抓包的调皮孩子,却还是忍不住调侃道:“同学,你唱歌也太好听了吧!尤其是这‘小黄词’,整得也太六了!哈哈哈哈哈……”

  说完,我抓起拖布,转身就往班级跑去。

  “咔呲!”

  可没跑两步,谁料我脚底一滑,左脚顺势绊在了手中的拖布杆上,瞬间整个人竟腾空而起。我像个断了线的风筝,拿着拖布在空中短暂地“飞”了起来。

  随着一声:“我擦!”,“哐叽”一下,我狼狈地趴在了地上。

  摔倒后,我赶忙起身,暗自庆幸周围没人瞧见这糗态,慌不择路地继续要往班级奔去。

  可刚站起来,左脚突然感到一阵凉意,我下意识低头一看。

  “我靠,我的鞋呢?”

  我像个无头苍蝇般四处张望,寻找那只失踪的鞋子。

  只见我的鞋竟不偏不倚地甩到了四班的门口前,我光着脚丫单脚蹦跶了几下准备弯腰去捡鞋时,先前弹吉他的男同学从四班教室走了出来,看着我这副模样,忍不住哈哈哈乐了起来。

  这一刻,我尴尬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甚至有了从楼上一跃而下的冲动。

  我一只手提着拖布,另一只手捂住滚烫的脸,左脚赶紧塞进了鞋子里,像只受惊的兔子,头也不回的往班级。

  在跑的过程中,我只觉得周围的空气都凝固了,仿佛天都要塌下来。

  而身后那个弹吉他的男同学还对着我喊道:“同学,你是黑悟空么!这小跟头翻得太像样了,太六了!”

  那语气,那用词,和我刚才评价他唱歌时如出一辙。

  我靠,这简直是大型社死现场,尴尬到我想原地消失。

  回到班级,同学们看到我面红耳赤的模样,气喘吁吁的样子,纷纷围上来关切地问我怎么了。

  我强装镇定,平复了一下呼吸,故作轻松地说:“没什么,啥事没有。”

  几天后,文学诗词竞赛率先拉开帷幕,多数同学抱着凑趣玩乐的心态参与,并未视作激烈角逐。

  然而,苏丽老师执教的七班却态度严谨,格外认真,她派出了班级学习成绩第一名的齐莹参赛。

  请问:“妇姑相唤浴蚕去,,____________。请同学们接下一句。”

  “闲看中庭栀子花”,齐莹很快的回答了问题。

  紧接着出题者继续:“敕勒川,阴山下,____________。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回答正确。

  齐莹连续不误的正确回答,直至最后一道题:现在是新时代,社会需要各种人才。

  请你用龚自珍的两句诗来表达怎样选人才最好?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齐莹几乎没有犹豫,直接回答了上来。

  齐莹在赛场上表现卓越,对答如流,抢答迅速,最终毫无悬念地斩获第一名,可谓实至名归。

  全场观众都为她的表现响起掌声。

  七班的学生都为齐莹感到荣耀,班主任苏丽在观众席里也很骄傲的对着她竖起了大拇指。

  可在随后的拔河与跳绳比赛里,七班却黯然失色了。

  由于七班采用分数竞争制度,仅挑选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参赛。

  尤其是拔河比赛,规则是选20名同学参赛,别的班级都是精心挑选一些体力好的,身体强壮和力气大的同学去拔河,而七班则直接让班级学习成绩前20名的同学参赛。

  虽说这些同学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但在拔河比赛中却是手无缚鸡之力啊。

  面对膀大腰圆、力气过人的对手,结果可想而知,比赛一开始便败下阵来。

  很快,当文、体赛事过后,大家的目光都聚焦到了,接下来的艺术音乐节。

  而这场音乐节在开始之前,校领导们却用了一种独特的方式进行选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