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阿凡达代表下飞机就懵了:怎么全是李扬?!-《整顿华娱:我先开刀路川太郎!》

  2009年的华语娱乐圈,若以热度为经纬绘制版图,那么李扬与其掌舵的青锋影业,无疑是这片疆域最耀眼的城池。

  从年初到现在,但凡能掀起舆论波澜的事件,似乎总与青锋二字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时间回溯至五月底。

  《战狼》这本已该徐徐落幕的银幕史诗,却在全行业一种近乎执拗的拥趸下,焕发出惊人的长尾生命力。

  它的票房在17亿关口之上步履蹒跚,却并未止步。

  发行方应市场要求,两次宣布密钥延期。

  而影院经理们则像最精明的掌柜,依旧为这部“现象级”作品保留着黄金场次,誓要榨取其最后一滴能量。

  这时的《战狼》,其票房数字的攀升,已超越了李扬个人努力的范畴,更像是一场全民参与的托举仪式。

  电影圈同仁、无数影迷,带着期盼与骄傲,共同将这部承载了太多意义的作品,最终推上了18亿人民币的惊人高度。

  那一刻,全网沸腾。

  这不仅是一个数字,更是一种宣言。

  青锋影业,用一部《战狼》,重新定义了华语电影的票房天花板。

  喧嚣过后,青锋难得地度过了一个多月的“平静”时光。

  然而这平静,不过是下一场风暴的酝酿。

  七月流火,《北京爱情故事》的宣传攻势全面启动。

  青锋导演团首位亮相的陈思诚,带着他对都市爱情的多元解读。

  将七夕档这个此前在电影市场几乎不存在的概念,炒得火热。

  全网都在讨论这个崭新的档期,好奇青锋此番又能玩出什么新花样。

  八月,七夕如期而至。

  《北京爱情故事》首周即斩获5800万票房,最终稳稳收于1.2亿。

  这个数字在李扬《战狼》18亿的映衬下,似乎微不足道。

  然而,放眼2009年的内地影市,票房能破亿的作品也是凤毛麟角,足以在年度榜单上占据一席之地。

  更不必说,影片之外,关于陈思诚饰演的“疯子”程峰是否过于“油腻”的讨论,席卷了各大社交平台。

  这份争议,在为网民提供无数谈资和段子的同时,也为青锋带来了泼天的流量。

  毁誉参半,亦是热度。

  及至当下,一部本用于记录创作的《流浪地球:你不知道的事!》纪录片。

  竟能引发一场波及社会多个圈层的“破圈”传播,甚至惊动了教育、科研领域。

  这种持续霸占娱乐圈流量顶端、并能将热度转化为社会话题的能力,让业内无不侧目赞叹。

  而这种无处不在的“青锋现象”,恰好被一位刚刚踏足中国土地的外国人,真切切地感受到了。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廊桥里,《阿凡达》制片方代表詹姆斯·威尔逊揉了揉因长途飞行而酸胀的太阳穴。

  他此行,肩负着与中影就《阿凡达》这部划时代巨作,在中国上映的具体细节进行最后磋商的重任。

  甫一开机,连上网络,詹姆斯就被各种信息推送的流浪地球相关信息小小地冲击了一下。

  走出接机口,前往停车楼的通道两旁,广告屏上循环播放的,正是《流浪地球》纪录片中行星发动机拔地而起的震撼片段。

  那冰封的北京国贸、粗犷而充满力量的钢铁巨构、直冲云霄的蓝色等离子光柱……

  这一切组合而成的视觉奇观,让这位见惯了好莱坞顶级特效的制片人,也感到一丝意外。

  “这特效水准……似乎与好莱坞并无代差。”

  詹姆斯在心中默语,眉头微蹙。

  在他的认知里,中国大陆一直是“特效荒漠”。

  以往接触的那些前来好莱坞寻求合作的中国电影人,往往挥舞着支票簿,带着一种近乎恳求的姿态,希望他们的团队能施以援手。

  他很不理解,既然眼前这片屏幕上展现的技术如此成熟,为何他遇到的那些中国同行,总显得……

  他一时找不到准确的词,思绪卡壳了片刻,才终于捕捉到那个印象……

  卑微。

  是的,是卑微。

  他的思绪被一个热情甚至过于殷勤的声音打断:“威尔逊先生,一路辛苦了!车已经备好,这边请。”

  说话的是中影方面负责接待他的一名中层干部,赵德明。

  他微微弓着腰,脸上堆着恰到好处的、混合着谦卑与热络的笑容,伸手就要去接詹姆斯手中的小型行李箱。

  詹姆斯下意识地避让了一下,保持着礼貌的微笑。

  “谢谢,我自己来就好。”

  他忍不住又瞥了一眼旁边的广告屏,用不太流利的中文夹杂着英语问道:

  “赵先生,这部电影,《流浪地球》,看起来……”

  “非常强大!它会对我们的《阿凡达》造成什么影响吗?”

  赵德明脸上的笑容瞬间更加灿烂,甚至带上了几分不易察觉的谄媚。

  他太清楚《流浪地球》的底细了,青锋主导,中影亦有参投。

  但这功劳算不到他头上,电影再好,票房再爆,也不会给他的绩效增加一分钱。

  相反,伺候好眼前这位二十世纪福克斯的代表,把《阿凡达》的引进事宜办得漂亮,才是他实实在在的业绩,关乎他的年终奖金和晋升阶梯。

  于是,他几乎是脱口而出,带着一种深入骨髓的、近乎“买办”般的笃定。

  “威尔逊先生,您完全多虑了。我太了解国内这些所谓的‘大制作’了。”

  他撇了撇嘴,语气带着一丝不屑。

  “上映前,炒作得震天响,放出来的预告片、海报,也确实能唬人,看着像那么回事。”

  “可等真正上映了,您再去看那成片……”

  他拖长了语调,仿佛在斟酌一个既足够贬低又不失文雅的词,最终用手在鼻子前扇了扇风,做了一个全球通用的、表示“糟糕透顶”的表情。

  “其实也好理解……”

  赵德明继续他的“高论”,仿佛在传授某种独到见解。

  “特效多贵啊!”

  “白花花的银子,放进自己的钱包里多舒服,何必真金白银地投进去,做那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詹姆斯听着这番与他亲眼所见几乎完全相悖的论调,内心充满了违和感。

  但赵德明那副确凿无疑的神态,又让他将信将疑。

  他不再多言,默认了这种对方主动营造的、不平等的“超规格”对待。

  毕竟,没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