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不甘-《奉天承孕:帝王抛朱砂痣后沦陷了》

  宣读圣旨完毕,程明姝伸出双手恭敬接过圣旨。

  她暗中舒了口气。狗男人虽冷情冷性,但也公正严明。

  不但给自己脱去奴籍,还赐封九嫔里地位最高的昭仪。

  她见好就收,不会一上来就贪心地觉得位分低。

  反观晏依玉,只见她刚刚还洋洋得意,此刻满脸的震惊不已。

  赐封为皇贵妃而非皇后的结果如同一记重锤,狠狠砸在晏依玉脑袋。

  她起身站在那里,身体微微颤抖,不肯接旨。

  太监见状上前规劝道:“皇贵妃娘娘,这是陛下的旨意,不可违抗啊。”

  违抗圣旨那是死罪,要掉脑袋的!

  最终,晏依玉不得不接过圣旨,单手接过的动作显得极为不情愿。

  太监不禁暗忖,这新上任的皇贵妃真是不知礼数,皇贵妃之位已是极大的恩宠,却还如此不识抬举。

  可晏依玉哪里受得了这样的打击。

  “本宫要去寻陛下要个说法。”言罢,她便风风火火朝着乾清宫而去。

  孟秋慌慌张张地跟在她身后。

  太监朝程明姝拱手道:“那奴才就只好恭贺程昭仪了。”

  程明姝回以浅笑,“辛苦公公来传旨了,碧萝还不快给公公一些辛苦钱。”

  碧萝伶俐地递上沉甸甸的荷包。

  太监笑纳,比起皇贵妃还是程昭仪更上道啊。

  送走来传旨的太监,殿内只有程明姝、碧萝和莲杏三人。

  碧萝回想刚刚晏依玉远去的背影,实在是没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笑声似银铃在空气中回荡,带着几分揶揄与快意。

  莲杏也不由被她感染,低声笑了几下。

  程明姝也几乎要压不住唇角的弧度。晏依玉方才起的调子有多高,现在就摔得有多狼狈。

  晏依玉以为后宫是过家家呢?什么都不做就想坐上凤位?

  真是难以想象,若是原书中没有明姝的助力,她会被后宫的争斗活活撕碎吧?

  皇宫的朱墙黄瓦在秋阳照耀下流光溢彩,一砖一瓦都透出皇家的尊贵与奢华。

  晏依玉怀着满腔的忿忿不平,步伐急促地迈向乾清宫,裙摆随风飘飞,发丝略显凌乱。

  守在宫门的侍卫上前阻拦,却被她一一推开。

  “本宫要见陛下!”

  侍卫们面面相觑,最终还是怕冒犯到新君的结发妻子、新晋的皇贵妃,只得放行。

  晏依玉径直闯入乾清宫,只见谢临渊正端坐在金丝楠木翘头案之后,手中翻阅着奏疏,神色冷峻。

  “陛下,为何要封臣妾为皇贵妃而非皇后?”

  乍见到谢临渊,晏依玉的嗓音不禁带上深深的委屈。

  先是宫宴太子之死的惊魂夜,后是京中大乱。她已经半个多月没有好好与他相处了。

  难道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就能改变一个人吗?

  谢临渊的目光从奏疏中抬起,眼眸深邃如寒潭之水不可测。

  轻蹙的眉宇显露出帝王的深沉与威严。

  此时此刻,他对她的情绪复杂难辨。

  他并非不爱依玉,只是如今她身为一国之君,肩负着天下重任,不能再仅凭个人感情行事。

  母后一直以来不喜依玉,但她有句话没说错。

  依玉的性格确实不够沉稳,如若成为皇后,在后宫之中可能会引起诸多纷扰。

  但她毕竟是他明媒正娶的结发之妻,他也不忍心过于苛责。

  “你的性子不够沉稳,就像现在这样,朕已是帝王,不再是以前的王爷,你擅自闯入乾清宫,按规矩理应受惩。”

  谢临渊嗓音低沉,不带一丝情绪波动。

  晏依玉顿时愣在原地,眼中充满了不敢置信。

  朱唇颤抖,喉咙似堵着棉花般哽咽,“陛下,你……你怎么会变得如此冷漠?你曾经说过,最喜欢臣妾的直率外向,爱憎分明的。”

  谢临渊心底掠过一丝无奈,他如今的身份与地位,已不能再像过去那样纵容依玉。

  他以王妃之位迎娶依玉,是为了报答她的救命之恩,并不代表他能无止境地纵容她。

  “依玉,朕现在是皇帝,必须以国家为重。赐封你为皇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入住承乾宫,已是朕为你争取到的最高荣耀。”

  “你若能改变性情,变得更加沉稳,朕自然会考虑册封你为皇后。”

  晏依玉紧咬唇瓣,朱红的唇色褪成苍白,泪水在眼眶打转。

  “可臣妾是你的正妻啊。”

  正妻不为后,他将她置于何地?

  晏依玉哀怨委屈,她不明白,为何曾经宠爱她的夫君,如今会变得这般陌生。

  谢临渊没有丝毫动摇,“你是晋王的正妻,而朕现在是帝王。”

  看着晏依玉受伤的模样,谢临渊眸光晃了晃,心中微痛。

  但他为了江山社稷、天下百姓,必须坚定。

  一阵无力感席卷而来,晏依玉的委屈和不甘化作泪水,沿着脸颊滑落。

  “陛下……”声音哽咽喑哑,“臣妾明白了,臣妾会努力证明自己,还望陛下不要忘记今日的诺言。”

  她的夫君已不再是对外沉冷威严,对自己温柔体贴的晋王,而是高高在上的一国之君了。

  那么她也该做出改变,试着把性子沉稳下来。

  晏依玉别无他法,唯有接受。

  离开乾清宫,走在长长的宫道上,晏依玉心绪不平,满心的愤懑难以宣泄。

  突然有宫人来传太后口谕,召皇贵妃前往寿康宫。

  晏依玉虽有百般不愿,却也不得不转身前往。

  踏入寿康宫,庄严华贵之气扑面而来。

  太后端坐在上,神色肃穆。

  “臣妾见过太后娘娘。”晏依玉恭敬行礼,心中却忐忑不安,太后寻她一定没好事,有好事也不会寻她。

  谢太后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或者说在她心里,晏依玉不值得她耗费精力对待。

  “哀家听闻你去乾清宫寻皇上了。”

  想到不久前的情状,晏依玉垂眸,淡淡地“嗯”了声。

  谢太后不想去深究她情绪颓唐的原因,“你可知皇上为何未赐封你为皇后?哀家不瞒你,这是哀家的意思。”

  “皇后之位不仅关乎国之根本,更需具备母仪天下的风范,睿智沉稳的谋略,以及宽仁大度的胸怀。”

  “而你,如今尚不足以担此重任。”

  所以,谢太后召她来寿康宫是为了数落她的?晏依玉眸中闪过怨忿的光芒,却也不敢有丝毫反驳。

  她以几乎微不可闻的声量说:“太后的教诲,臣妾铭记于心。”

  谢太后微微颔首,话锋一转,语气稍显温和。

  “然而念在你与皇帝的夫妻情谊,日后若你有所长进,能修身养性,沉稳大气,荣盛皇后也并非没有可能。”

  虽然心底有诸多不满,但晏依玉只能应允,“臣妾谢太后恩典。”

  太后又道:“新朝初立,帝王当广纳后宫,以绵延皇家血脉,稳固江山社稷。此次选修之事,便交予你操办,也是你的考验。”

  晏依玉蓦地抬首,选秀?这么快就要来新人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