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被骂到怀疑人生-《搬空库房:侯门弃女娇养了摄政王》

  “好,那为师今日便与你说清楚。咱们先抛开医术不谈,单论担当二字,你便不及格!”

  “师父您这是欲加之罪!”

  仲榆梗着脖子反驳。

  无名老人叹了口气:“那你回答我,你师兄当年出事那晚,你在哪里?”

  “你师兄并非嗜酒误事之人,他那时为何会烂醉如泥?他负责看守的那片药草田,又为何偏偏在那晚被山畜毁于一旦?仲榆,这一切,当真与你无关吗?”

  轰!

  仲榆闻言脸上血色尽褪。

  刚想开口否认,便听到无名老人道:“你不必否认,我早已查清真相。”

  “那师父为何一直没有拆穿我,还将孙鹤师兄给赶出去了?”

  “赶他出谷之后,我便后悔了,本想召他回谷,可那时他在外行医,也闯出了名堂。后来他更在京城立足,过得很好,我便想,或许不打扰才是对他最好的补偿。这份愧疚,是为师欠他的,也是……纵容了你。”

  仲榆闻言,踉跄后退半步,脸上尽是苦笑。

  “原来……如此!哈哈哈……怪不得这些年您虽不管事,却始终将谷主之位悬空!原来您一直在等,等您那位得意门生回心转意!”

  无名老人沉默片刻,坦然承认:“是,我曾有此念。但如今遇见宋大夫,听她畅谈济世之志,我方知,她才是能带领药王谷走向更广阔天地的人。”

  “我不服!”

  仲榆猛地抬头,积压多年的委屈与不公爆发,“从小到大,您眼里只有孙鹤!他的天赋,他的仁心!现在又来个宋时愿!我呢?我守在谷中几十年,兢兢业业,您为何……为何从来不肯信我一次?!”

  无名老人没有直接反驳,而是望向他,问道:“仲榆,你且扪心自问,你当初,究竟是为何学医?”

  仲榆浑身一僵。

  药庐内陷入死寂。

  无名老人:“当年,我在破庙里捡到你时,你娘的身子已经凉了……她得的,本不过是寻常痨症,若及时医治,几副药便可好转。可就因囊中羞涩,一拖再拖,小病熬成绝症……最后,活活咳血而死。”

  “那时我问你,可愿随我学医?你跪在你娘尸身前,磕头磕得额头见血,说的那句话,你可还记得?”

  仲榆双膝一软,瘫跪在地,泪水混着鼻涕落下。

  “我,我说……”

  “徒儿愿学!徒儿要学成医术,让天下再没有一个穷人,会像我娘一样……因为没钱……活、活、活生生病死!”

  “你看,你还记得。”

  无名老人的声音也哽咽了,“可如今的你,开方只求名贵药材彰显身份,治病先论诊金高低。仲榆,你的初心,丢在哪儿了?”

  不等仲榆回答,他语气一转,带着笃定:

  “宋大夫是翎王妃,翎王当年能以血肉之躯为我大宁守住国门,他的王妃,又会差到哪里去?”

  “宋大夫说了,她要建慈安堂,让贫者有所医,以医术为刃,为天下贫苦百姓劈开一条生路!老夫相信她能做到。”

  “将药王谷交予她,老夫放心。谷中弟子跟随她,前程必将更为广阔。现在,你还觉得为师的决定,错了吗?”

  宋时愿朝着药庐走去,正好撞见仲榆从里面出来。

  只见他面色灰败,像是被抽走了魂儿,显然是被无名老人训斥过了。

  看他的表情,明显是被老爷子骂到怀疑人生了。

  虽然八卦之魂在燃烧,但这家伙从一开始便跟她过不去,宋时愿打定主意装作没看见,目不斜视地径直往药庐去。

  不料,仲榆竟直直地朝她走来,在她面前站定,挡住了去路。

  青樱见状,立刻上前一步,挡在宋时愿身侧,冷眼盯着仲榆。

  “有事?”

  宋时愿开口,语气平淡中带着一丝戒备。

  没想到,仲榆竟对着她,郑重其事地拱手,深深行了一礼。

  “宋大夫。”

  “先前因宋景睿之事,是在下先入为主,多有得罪。今日特向宋大夫赔罪,还请海涵。”

  宋时愿惊得眉梢一挑,脱口而出:“太阳这是打西边出来了?还是说……无名前辈骂得太狠,把你给骂开窍了?”

  仲榆脸上闪过一丝窘迫,却并未反驳,只是继续道:“师父已将在下女医馆与慈安堂的宏愿告知于我。宋大夫胸怀天下,心系贫苦,仲榆……深感敬佩。”

  原来是因为这个。

  宋时愿了然地点点头,态度缓和了些,“还有别的事吗?”

  仲榆摇了摇头,侧身让开道路,姿态恭敬:“不敢耽搁宋大夫正事,请。”

  瞧这前后反差,宋时愿心里直犯嘀咕。

  这无名老人,到底给他灌了什么迷魂汤?

  ……

  进入药庐,宋时愿见到无名老人,直接开门见山。

  “前辈,关于接任谷主一事,我仔细思量过了,觉得……恐怕不妥。”

  “我毕竟是翎王妃,久居京城,若兼任药王谷谷主,难免引人猜忌,恐为药王谷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何况,京城女医馆初具规模,慈安堂计划也刚刚起步,我实在分身乏术,恐难以全身心投入到药王谷的管理中,辜负您的期望。”

  “最重要的是,我终究是外人,入谷时日太短,对谷中事务、弟子情况了解不深,骤然掌权,难以服众,不利于稳定。”

  无名老人耐心听完,抚须微笑,“宋大夫所虑,皆有道理。但请听老夫一言。”

  “老夫认为,翎王妃的身份,非但不是阻碍,反而是最大的助力!”

  “药王谷欲广济天下,离不开朝廷的支持与声望。有您这层身份,许多事情反倒事半功倍。至于猜忌?呵呵,翎王殿下镇守国门,功在社稷,王妃行医济世,德被苍生,此乃佳话,何来猜忌?”

  “至于管理谷中之事,老夫并非要您事必躬亲。谷中日常事务,自有可靠之人打理。”

  “您只需把握大方向,比如,这慈安堂如何与药王谷资源结合,如何培养更多如您一般的良医。您是高屋建瓴的掌舵人,而非划桨的水手。”

  “关于服众一事,您治愈之柔,三轮比试技惊四座,仁心仁术有目共睹。今日仲榆的态度,便是明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