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人赠银带来的喜悦,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只在陆小串心头激起片刻涟漪,便迅速被沉重的现实压下。
五两银子加上此前辛苦攒下的近三两,八两。这个数字若在几天前,足以让他欣喜若狂,但如今面对五十两的巨债和仅剩的五天期限,却显得如此微不足道。
“哥,我们有这么多钱了!”丫丫捧着那锭沉甸甸的银子,小脸兴奋得通红,眼睛里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陆小串摸了摸她的头,扯出一个笑容:“嗯,丫丫放心,哥一定能凑够。”他不能把内心的焦虑传染给妹妹。
然而,危机接踵而至。第二天出摊时,他发现摊子前等待的熟客似乎少了一些。起初他并未在意,直到经常光顾的赵铁柱凑过来,压低声音说:
“陆小子,你得留点神。我听说胡大那边,还有镇上天香楼的掌柜,都在打听你的调料呢!你那烤串的味儿太独特,被人盯上了。”
陆小串心里“咯噔”一下。果然,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他的烧烤生意红火,终究引来了觊觎。胡大或许只是眼红,但天香楼作为柳树镇最大的酒楼,若真想对付他,手段绝不会像胡大那样简单粗暴。
他不动声色地谢过赵铁柱,继续忙碌,但心思已经活络开来。必须未雨绸缪。
当天收摊后,他没有立刻回家,而是揣着部分铜钱,去了镇上的杂货铺和药铺。他仔细辨认着这个时代能找到的香料:茱萸、花椒、姜、蒜、以及一些本地常用的香草。他每样都买了一点,又咬牙买了一些价格不菲的饴糖和普通的酱清(酱油)。
回到家,他顾不上腿伤疲惫,立刻在院子里支起小锅,点燃柴火,开始他的秘密实验。他尝试用茱萸替代辣椒面,用本地香草混合花椒模拟孜然的复合香气,用饴糖和酱清调整烧烤酱的甜咸比例……
过程并不顺利。茱萸只有酸辣,缺乏辣椒的焦香;香草和花椒的组合不是过于苦涩就是味道怪异;饴糖容易焦糊,酱清则咸味过重。一次次失败,浪费了不少珍贵的材料,看得丫丫心疼不已。
“哥,要不……算了吧?”丫丫小声劝道。
“不能算。”陆小串抹了把额头的汗,眼神在灶火的映照下格外明亮,“这是咱们安身立命的根本,不能只靠那点存货。”他背包里的“三件套”终究有用完的一天,必须找到替代品,哪怕效果稍逊,也要保住这烧烤风味的魂。
夜深人静,丫丫熬不住去睡了。陆小串依旧对着小锅,小心翼翼地调整着配比,不时尝一下味道,眉头紧锁。就在他几乎要放弃时,一次无意中将炒制过的茱萸粉与少量花椒粉、姜末以及一点点酱清和饴糖混合熬煮后,得到的酱料竟然散发出一种接近烧烤酱的复合香气,虽然比不上他的秘制酱料,但远比这个时代普通的调味要丰富诱人!
“成了!”陆小串低呼一声,疲惫一扫而空,眼中满是兴奋。虽然只是雏形,但证明了用本地材料复刻近似风味是可行的!
接下来的两天,他一边出摊,一边利用早晚时间继续改进他的“山寨”调料。同时,他也在思考如何突破收入瓶颈。
光靠现在这样零卖,累死也难在五天内凑齐剩下的四十二两。他需要更大的舞台,更快的资金周转。
这天傍晚,陆小串的摊子前来了一个穿着体面、管家模样的人。
“你就是陆小串?听说你的烤鱼烤肉是一绝。”管家打量着他简陋的摊子,语气带着一丝审视。
“正是在下,您有何指教?”陆小串客气地问道。
“我家老爷后日要在家中宴客,需采买些新奇吃食。你若能接下这单,准备五十串烤肉,三十串烤鱼,后日午时前送到镇西的李府。”管家说着,报出了一个价格,“按你市价结算,但需保证味道与你平日所卖无异。”
陆小串心脏猛地一跳!这可是笔大单!按照市价,这就是近四百文的生意!而且,若能借此打入镇上富户的宴席,无疑是极好的宣传!
他强压住激动,正要答应,忽然心念电转。这是一个机会,一个抬高身价、展示独特性的机会。
他露出为难的神色:“承蒙贵府看得起,小子感激不尽。只是……这秘制调料制作繁琐,用料珍稀,每日产出有限,既要供应摊子,又要准备贵府宴席,恐怕……”
管家眉头一皱:“怎么?有钱还不赚?”
“非是不赚,而是力有未逮。”陆小串话锋一转,“不过,既然是贵府宴客,小子就算熬夜不睡,也定当优先满足。只是这价格……宴席用料需更精细,耗费心神也更多,您看是否能酌情……”
他没有直接提价,但意思已经很明显。他要利用“限量”和“定制”的概念,提高这批货的附加值。
管家愣了一下,重新审视眼前这个虽然衣衫破旧、但眼神清亮、谈吐不卑不亢的少年。他沉吟片刻,想到老爷对这次宴客的重视,以及对方这烤食确实名声在外,便点了点头:“也罢,每串加一文钱。但若味道有差,分文不给!”
“成交!定不让贵府失望!”陆小串心中大喜,连忙应下。每串加一文,这一单就多赚了八十文!更重要的是,他验证了一条新的生财之道——定向供应和溢价销售。
送走李府管家,陆小串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他看向正在认真串菜的丫丫,又看了看不远处暗中窥视的胡大摊位,以及更远处天香楼的方向。
调料仿制的初步成功,加上李府订单带来的启发,让他看到了破局的更多可能。
夜色渐浓,陆小串烧烤摊的香气却比往日更加浓郁,仿佛要冲破这小小的镇口,飘向更远、更广阔的地方。
他知道,最后的冲刺,开始了。
---
(第九章完)
五两银子加上此前辛苦攒下的近三两,八两。这个数字若在几天前,足以让他欣喜若狂,但如今面对五十两的巨债和仅剩的五天期限,却显得如此微不足道。
“哥,我们有这么多钱了!”丫丫捧着那锭沉甸甸的银子,小脸兴奋得通红,眼睛里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陆小串摸了摸她的头,扯出一个笑容:“嗯,丫丫放心,哥一定能凑够。”他不能把内心的焦虑传染给妹妹。
然而,危机接踵而至。第二天出摊时,他发现摊子前等待的熟客似乎少了一些。起初他并未在意,直到经常光顾的赵铁柱凑过来,压低声音说:
“陆小子,你得留点神。我听说胡大那边,还有镇上天香楼的掌柜,都在打听你的调料呢!你那烤串的味儿太独特,被人盯上了。”
陆小串心里“咯噔”一下。果然,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他的烧烤生意红火,终究引来了觊觎。胡大或许只是眼红,但天香楼作为柳树镇最大的酒楼,若真想对付他,手段绝不会像胡大那样简单粗暴。
他不动声色地谢过赵铁柱,继续忙碌,但心思已经活络开来。必须未雨绸缪。
当天收摊后,他没有立刻回家,而是揣着部分铜钱,去了镇上的杂货铺和药铺。他仔细辨认着这个时代能找到的香料:茱萸、花椒、姜、蒜、以及一些本地常用的香草。他每样都买了一点,又咬牙买了一些价格不菲的饴糖和普通的酱清(酱油)。
回到家,他顾不上腿伤疲惫,立刻在院子里支起小锅,点燃柴火,开始他的秘密实验。他尝试用茱萸替代辣椒面,用本地香草混合花椒模拟孜然的复合香气,用饴糖和酱清调整烧烤酱的甜咸比例……
过程并不顺利。茱萸只有酸辣,缺乏辣椒的焦香;香草和花椒的组合不是过于苦涩就是味道怪异;饴糖容易焦糊,酱清则咸味过重。一次次失败,浪费了不少珍贵的材料,看得丫丫心疼不已。
“哥,要不……算了吧?”丫丫小声劝道。
“不能算。”陆小串抹了把额头的汗,眼神在灶火的映照下格外明亮,“这是咱们安身立命的根本,不能只靠那点存货。”他背包里的“三件套”终究有用完的一天,必须找到替代品,哪怕效果稍逊,也要保住这烧烤风味的魂。
夜深人静,丫丫熬不住去睡了。陆小串依旧对着小锅,小心翼翼地调整着配比,不时尝一下味道,眉头紧锁。就在他几乎要放弃时,一次无意中将炒制过的茱萸粉与少量花椒粉、姜末以及一点点酱清和饴糖混合熬煮后,得到的酱料竟然散发出一种接近烧烤酱的复合香气,虽然比不上他的秘制酱料,但远比这个时代普通的调味要丰富诱人!
“成了!”陆小串低呼一声,疲惫一扫而空,眼中满是兴奋。虽然只是雏形,但证明了用本地材料复刻近似风味是可行的!
接下来的两天,他一边出摊,一边利用早晚时间继续改进他的“山寨”调料。同时,他也在思考如何突破收入瓶颈。
光靠现在这样零卖,累死也难在五天内凑齐剩下的四十二两。他需要更大的舞台,更快的资金周转。
这天傍晚,陆小串的摊子前来了一个穿着体面、管家模样的人。
“你就是陆小串?听说你的烤鱼烤肉是一绝。”管家打量着他简陋的摊子,语气带着一丝审视。
“正是在下,您有何指教?”陆小串客气地问道。
“我家老爷后日要在家中宴客,需采买些新奇吃食。你若能接下这单,准备五十串烤肉,三十串烤鱼,后日午时前送到镇西的李府。”管家说着,报出了一个价格,“按你市价结算,但需保证味道与你平日所卖无异。”
陆小串心脏猛地一跳!这可是笔大单!按照市价,这就是近四百文的生意!而且,若能借此打入镇上富户的宴席,无疑是极好的宣传!
他强压住激动,正要答应,忽然心念电转。这是一个机会,一个抬高身价、展示独特性的机会。
他露出为难的神色:“承蒙贵府看得起,小子感激不尽。只是……这秘制调料制作繁琐,用料珍稀,每日产出有限,既要供应摊子,又要准备贵府宴席,恐怕……”
管家眉头一皱:“怎么?有钱还不赚?”
“非是不赚,而是力有未逮。”陆小串话锋一转,“不过,既然是贵府宴客,小子就算熬夜不睡,也定当优先满足。只是这价格……宴席用料需更精细,耗费心神也更多,您看是否能酌情……”
他没有直接提价,但意思已经很明显。他要利用“限量”和“定制”的概念,提高这批货的附加值。
管家愣了一下,重新审视眼前这个虽然衣衫破旧、但眼神清亮、谈吐不卑不亢的少年。他沉吟片刻,想到老爷对这次宴客的重视,以及对方这烤食确实名声在外,便点了点头:“也罢,每串加一文钱。但若味道有差,分文不给!”
“成交!定不让贵府失望!”陆小串心中大喜,连忙应下。每串加一文,这一单就多赚了八十文!更重要的是,他验证了一条新的生财之道——定向供应和溢价销售。
送走李府管家,陆小串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他看向正在认真串菜的丫丫,又看了看不远处暗中窥视的胡大摊位,以及更远处天香楼的方向。
调料仿制的初步成功,加上李府订单带来的启发,让他看到了破局的更多可能。
夜色渐浓,陆小串烧烤摊的香气却比往日更加浓郁,仿佛要冲破这小小的镇口,飘向更远、更广阔的地方。
他知道,最后的冲刺,开始了。
---
(第九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