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暗香浮京华-《穿成炮灰后我靠烤串称霸古代》

  暮春的晨光透过槐树枝叶,在青石板路上洒下细碎光斑。陆小串站在青鸾炙味门前,望着装裱一新的匾额怔怔出神。三个月的苦心经营,这间小店已在青州城站稳脚跟,而今却要暂别。

  哥,行李都收拾好了。丫丫抱着个小包袱从店里走出,发间别着朵新摘的栀子花,赵大叔的马车什么时候到?

  话音未落,街角传来清脆铃响。赵铁柱赶着辆青篷马车而来,车辕上挂着串风铃,随着颠簸叮咚作响。

  这车...陆小串微微蹙眉。寻常货车的风铃多是铜铁所制,这串却是青玉雕成,铃身隐约可见飞鸟纹样。

  赵铁柱跳下车,朗声笑道:特意找的行脚商队,说是往京城送绸缎的。他借着拍打车厢的动作,快速在陆小串掌心划了个字。

  陆小串会意,转身锁店门时,指尖在门锁暗格处稍作停留——那里藏着十七给的青鸾令。此去京城,明面上是随商队运送香料,实则是护送青鸾司的密件。

  丫头坐车里。赵铁柱把丫丫抱上车,压低声音对陆小串道,车队在城外十里亭会合,领队的姓莫,是自己人。

  马车驶出青州城时,陆小串回头望去。晨雾中的城郭渐行渐远,而前方官道上,十余辆货车正列队等候。为首的中年人穿着绸缎庄掌柜的服饰,腰间却佩着军中制式的短刀。

  可是陆师傅?莫掌柜迎上前,目光在陆小串手上停留片刻,这批货要紧,路上还望多费心。

  车队启程后,陆小串才明白的含义。每辆货车的香料箱里,都混着三五个特殊标记的木匣。据莫掌柜透露,这些匣中装着青鸾司搜集的证物,要送往京城御史台。

  昼行夜宿第五日,车队在黄河渡口遭遇暴雨。河水暴涨,渡船停摆,众人只得在岸边驿馆暂住。

  是夜惊雷不断,陆小串起身检查货物时,发现库房窗棂有被撬动的痕迹。他不动声色地撒了把特制的香粉在地面,果然次日清晨,在窗台下发现几个沾着香粉的脚印。

  昨夜有人来过。他指着脚印对莫掌柜道,鞋底沾着驿馆马厩特有的草料。

  莫掌柜脸色骤变,立即下令车队提前出发。雨幕中,三辆空车绕道而行,真正的货船则趁黎明前的黑暗悄悄渡河。

  丫丫在颠簸中惊醒,揉着眼睛问:哥,我们是在躲坏人吗?

  陆小串替她掖好毯子,目光扫过河面上若隐若现的渔火:是在玩捉迷藏。

  渡过黄河后,地势渐趋平缓。这日晌午,车队在官道旁的茶棚歇脚。几个脚夫打扮的汉子坐在邻桌,虽作休息状,眼神却不时瞟向货箱。

  陆小串假意擦拭辣椒罐,趁机将一撮粉末弹进茶汤。不过片刻,那几个汉子便接连起身如厕——正是他特制的巴豆粉。

  前头要过黑风岭。莫掌柜望着远处山峦,那里最近不太平。

  果然,行至山道最险处,滚石轰然落下!拉车的骡马受惊嘶鸣,车队顿时乱作一团。数十个蒙面人从山坡冲下,刀光直指货箱。

  护住青字号箱子!莫掌柜拔刀高呼。

  混战中,陆小串将丫丫塞进车底,自己抓起烤叉迎敌。这些日子研习札记,他已掌握用香料制造烟雾的技巧。只见他撒出把辣椒粉,又投出特制的烟丸,霎时间红光迸现,浓烟滚滚,匪徒被呛得涕泪横流。

  正当他准备引爆最后一个烟丸时,林间突然传来破空之声!数支羽箭精准射中匪首,余匪见状四散奔逃。

  十七带着一队青衣人纵马而来,衣摆处的青鸾纹在风中翻飞。

  来得正好。莫掌柜抹去脸上血污,这批人不是普通山匪。

  十七下马查看尸体,从匪首怀中搜出块腰牌:钱师爷的余党。他转向陆小串,你的辣椒粉,倒是比刀剑还管用。

  经此一劫,车队加快行程。七日后,京城巍峨的城墙终于出现在地平线上。

  入城时已是黄昏。京华的繁华让丫丫看直了眼——商铺鳞次栉比,车马川流不息,空气里混杂着各种食物的香气。但陆小串却注意到,巡城卫兵检查货箱时,对那几个特殊木匣视若无睹,显然早有打点。

  货栈安排在城南清水巷。卸货时,有个小厮不小心碰翻了香料箱,陆小串眼疾脚快地扶住,指尖在箱底摸到处凹凸——那里刻着青鸾暗记。

  陆师傅辛苦。货栈老板亲自引路,却在经过回廊时突然低语,御史大人明日要在府上尝炙味。

  当夜,陆小串在客房翻阅那本御厨札记。京城篇章记载着许多宫廷香料的用法,其中一页特意标注:醒神椒需以龙脑香佐之,可解百毒。

  他心中一动,取出随身携带的辣椒罐。借着灯光细看,才发现罐底竟刻着行小字:景和二年,御赐。

  景和——正是前朝最后一个年号。

  次日清晨,御史府派来马车相接。穿过重重朱门,但见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比通判府还要气派数倍。

  小厨房里,各类食材一应俱全。陆小串正腌制肉串时,有个老嬷嬷过来传话:夫人闻不得辛辣,公子可否做些清淡的?

  他依言调整配方,却在不经意间瞥见老嬷嬷袖中露出的玉镯——与前朝札记中描绘的宫制玉镯一模一样。

  宴席设在花园水榭。主位上的御史大人约莫五十年纪,眉目威严,尝过烤串后微微颔首:确有御厨遗风。

  随侍的夫人突然咳嗽不止,陆小串趁机呈上特制的安神香饮。御史夫人饮后神色稍霁,多看了他两眼:这味道...似在何处尝过。

  宴席散去时,管家送来赏银,却暗中塞给陆小串一张字条:三更,后门。

  是夜月明星稀,陆小串依约而至。等在后门的竟是日间那位老嬷嬷,她提着灯笼低声道:随老身来。

  穿过几重月门,来到处僻静小院。烛光摇曳的堂上,坐着个白发老妪,手中摩挲着块青鸾玉佩。

  孩子,近前些。老妪嗓音沙哑,你那辣椒...从何而来?

  陆小串心中剧震,面上强作镇定:家中祖传。

  祖传?老妪轻笑,景和年间,这辣椒种子还是老身亲手封罐的。

  她颤巍巍起身,从博古架取下半卷画轴。画中宫女手捧辣椒盆栽,容貌与老妪有七分相似,落款处盖着前朝皇后的凤印。

  老身曾是尚食局女官。她凝视画轴,那年宫变前夜,皇后命我将种子分送宫外...没想到三十年过去,还能见到醒神椒重生。

  陆小串握紧怀中陶罐,无数疑问涌上心头。难道他的穿越,与前朝宫变有关?

  嬷嬷可知...这辣椒除了调味,还有何用?

  老妪目光陡然锐利:你既得青鸾令,何必明知故问?醒神椒能解迷魂香之毒,当年便是为此遭人觊觎。

  离开小院时,老嬷嬷塞给他一包种子:这是最后的花椒原种,与醒神椒同根同源。切记,莫要让它们落入奸人之手。

  回到货栈,十七已在房中等候。

  见过了?他指着桌上的京城地图,三日后,青鸾司有场大行动,需要你的香料相助。

  地图上,数个府邸被朱笔圈出,旁边标注着各种香料名称。陆小串认出其中几味正是解迷魂香解药所需。

  我要知道全部真相。

  十七沉默良久,终于开口:三十年前宫变,叛党用迷魂香控制禁军。前朝御厨冒死送出解药配方,其中主料就是醒神椒。他指向地图中心的皇宫,现在的司礼监太监刘瑾,正是当年叛党首脑的义子。

  窗外传来梆子声,京华的夜静谧而深沉。陆小串摩挲着辣椒罐,忽然明白从他穿越那刻起,就已被卷入这场延续三十年的纷争。

  晨光初现时,他取出那包花椒种子在窗台播种。不论前路如何艰险,他都要在这异世,让这些珍贵的香料重新生根发芽。

  丫丫抱着枕头站在门边:哥,我梦见青鸟了,它说京城有很多好吃的。

  陆小串笑着揉揉她的头发:等办完事,哥哥带你去吃遍京城。

  朝霞染红天际,新的征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