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尚未散尽,西山笼罩在一片朦胧的青灰色中。十七站在瀑布后的洞口,凝神倾听了许久,确认外面只有风声鸟鸣,这才对陆小串点了点头。
“记住路线,遇到盘查,就说是从北边逃难来的,要去投奔清水铺的远亲。”十七低声叮嘱,将一块粗布头巾递给陆小串,“遮一下脸,虽然未必有人认得你,但小心为上。”
陆小串接过头巾裹上,又检查了一下背上的竹篓。里面装着熏好的鱼干、一些采摘的野果,以及用干净树叶包好的、他特意准备的几串“样品”烤串——用的是洞内存放的少量面粉混合野菜捏成的素串,刷上仅存的一点秘制酱料,勉强能模拟出些许风味。腰间,别着那把淬毒短刃。
“哥,你要小心。”丫丫扯着他的衣角,大眼睛里满是担忧。
陆小串蹲下身,揉了揉她的头发:“丫丫乖,和十七叔叔在这里等哥回来。哥去给你买糖糕吃。”
他又看向十七:“这里就交给你了。”
十七郑重颔首:“速去速回,日落前务必返回。若遇危险,保命为上,放弃一切。”
陆小串深吸一口气,拨开洞口的藤蔓,侧身钻了出去,身影很快消失在茂密的山林中。
按照十七绘制的地图和指引,他沿着人迹罕至的小路向南而行。山路崎岖,但他这些时日跋涉惯了,脚步倒也稳健。一路上,他时刻保持着警惕,耳听六路,眼观八方,幸而并未遇到任何可疑之人。
约莫走了两个时辰,翻过一道山梁,前方地势渐缓,隐约可见炊烟袅袅。一条还算宽敞的土路出现在眼前,路上开始有三两的行人和驴车往来。清水铺快到了。
他混入人流,拉低头巾,不动声色地观察着。这个镇子果然如十七所说,不大,但颇为热闹。沿街开着各式各样的店铺,酒旗招展,贩夫走卒,南北口音混杂。他注意到,镇口有几个穿着号褂的乡兵在设卡盘查,虽不严格,但眼神也在过往行人身上逡巡。
陆小串压了压斗笠,低着头,跟着一个推着独轮车的老汉后面,很顺利地通过了盘查。
进入镇子,他并没有急着摆摊,而是先沿着主街慢慢走了一圈,熟悉环境。他留意到镇中心有家“悦来茶馆”,人气颇旺,三教九流的人都有。茶馆对面,则是一家“张氏肉铺”,看起来是本地生意。
他在一个相对僻静,但又能观察到茶馆和肉铺的街角停了下来,卸下竹篓,摆开简易的烤炉和木炭——这些都是他用洞内找到的废弃铁皮和容器自己改造的。
生火,架串。
当炭火燃起,那特殊的香料气息随着青烟袅袅升起时,立刻吸引了不少目光。虽然只是素串,但那经过秘制酱料加持的香气,在这市井之中,依然显得格外独特。
“喂,卖什么的?这么香?”一个扛着麻包的力夫凑过来问道。
“祖传的炙串,三文钱两串,客官尝尝?”陆小串模仿着市井小贩的口吻,将两串烤得滋滋冒油的素串递过去。
那力夫尝了一口,眼睛一亮:“嘿!味儿真不赖!再给我来两串!”
有了第一个顾客,很快就有了第二个、第三个……陆小串的小摊前渐渐围拢了些人。他一边忙碌地翻烤,收着铜钱,一边竖起耳朵,捕捉着周围的议论。
大部分是些市井闲谈,东家长西家短,或者抱怨粮价又涨了。他耐着性子,直到听到两个坐在不远处石阶上歇脚的脚夫聊天。
“……听说前几天,西山那边不太平啊,好像有官兵搜山,动静不小。”一个脚夫说道。
“可不是嘛,”另一个接口,“说是搜捕什么江洋大盗,我看呐,没准儿是冲着前朝那些事儿去的……听说京城里那位刘公公,对这事儿盯得紧着呢。”
陆小串心中一动,手上翻烤的动作不变,耳朵却竖得更直了。
“慎言,慎言!”先前那脚夫连忙压低声音,“这事儿可不敢乱说。不过我听说,没搜到人,好像还折了几个弟兄,灰溜溜地撤了。”
“撤了?我看未必,指不定暗地里还留着眼睛呢……”
这时,一个穿着体面、像是管事模样的人从悦来茶馆走出来,循着香味走到陆小串的摊前。
“你这烤串,味道倒是别致。”那管事打量着陆小串,“以前没在镇上见过你。”
陆小串心中一凛,面上赔笑:“回爷的话,小的是北边逃难来的,投亲不着,只好弄点小买卖糊口。”
“北边来的?”管事挑了挑眉,拿起一串烤串,却没吃,只是嗅了嗅,“这香料……有点意思。跟我进来,我们掌柜的想见见你。”
陆小串心跳漏了一拍。是机会,还是陷阱?他看了一眼那管事,对方神色平静,看不出端倪。又瞥了一眼对面的肉铺,肉铺老板似乎也在朝这边张望。
他想起十七的叮嘱,若遇危险,保命为上。但若不去,可能会错过重要的情报。
他快速权衡了一下,将收到的几十文钱揣好,对那管事躬身道:“爷稍等,小的收拾一下摊子。”
他故意放慢动作,收拾着炭火和烤具,眼角余光却在观察四周。那管事似乎并不着急,耐心等着。周围也没有出现可疑的人物。
“好了,爷,请带路。”陆小串背上竹篓,跟在那管事身后,走进了悦来茶馆。
茶馆内人声鼎沸,茶香混合着各种气味。管事引着他穿过大堂,径直走向后院。陆小串的手心微微出汗,悄悄握住了腰间的短刃。
后院却颇为清静。一间雅室门口,管事停下脚步,低声道:“掌柜的,人带来了。”
“进来。”里面传出一个温和的声音。
陆小串推门而入。雅室内,一个穿着绸衫、面容和善的中年人正在沏茶,见他进来,微微一笑,指了指对面的座位。
“小兄弟坐,尝尝今年的新茶。”
陆小串没有动,警惕地看着他。
中年人也不介意,自顾自地斟了一杯茶推过来,然后从袖中取出一物,轻轻放在桌上。
那是一枚熟悉的青鸾铜钱。
陆小串瞳孔微缩,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但并未完全放下戒备。他也在怀中摸索了一下,取出十七交给他的信物——半块刻着青鸾纹路的玉佩。
中年人看到玉佩,眼中闪过一丝激动,但很快收敛。他收起铜钱,压低声音:“清水铺暗桩,代号‘茶博士’。十七爷和……那位,可还安好?”
“暂时安全。”陆小串言简意赅,“我们需要知道外面的情况,尤其是东厂的动向,以及可靠的补给渠道。”
茶博士神色凝重:“东厂明面上的人马确实撤了,但暗哨还在,尤其盯着各交通要道和药材铺。他们认定目标受伤,需要药物治疗。补给方面,我可以提供,但需要时间安排,而且要绝对小心。”
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另外,有一个重要消息。青州那边传来密报,王通判……因‘勾结前朝余孽’的罪名,被革职查办,押解进京了。”
陆小串心中一震。王通判虽然各有算计,但毕竟对他们有庇护之恩,没想到终究被牵连。
“还有,”茶博士继续道,“刘瑾似乎对‘赤炎心’志在必得,派出了他麾下最神秘的‘影卫’,据说已经南下。影卫行踪诡秘,武功奇高,擅长追踪和暗杀,你们千万要小心!”
影卫!陆小串感到了更大的压力。
“我知道了。补给的事情,麻烦茶博士尽快安排,主要是伤药和粮食。我明日同样时辰,还在原地摆摊。”陆小串站起身。
“好。这些银子你拿着,算是今日烤串的酬劳。”茶博士将一小锭银子塞给陆小串,又递过一包点心,“给孩子带的。”
陆小串没有推辞,收起银子和点心,躬身行礼后,迅速离开了茶馆。
他没有再摆摊,背着竹篓,混入人群,在镇上绕了几圈,确认无人跟踪后,才快步走出镇子,沿着来路返回西山。
日落时分,他安全回到了瀑布后的山洞。
听完陆小串带回的消息,十七沉默了很久。洞内的气氛,因为“影卫”的出现和王通判的下场,而变得更加凝重。
“影卫……没想到刘瑾连他们都派出来了。”十七的声音带着一丝寒意,“看来,他是真的急了。”
他看向陆小串:“补给拿到后,我们必须尽快离开这里。清水铺也不安全了。”
陆小串点点头,将那块点心递给眼巴巴望着的丫丫。小丫头接过点心,却没有立刻吃,而是先掰了一大半,递到十七面前。
“十七叔叔,你吃,吃了伤好得快。”
十七愣了一下,冰冷的目光柔和了一瞬,接过点心,轻轻咬了一口。
陆小串看着这一幕,心中那股紧迫感更加强烈。他必须更快地成长,掌握更多的力量,才能在这越来越危险的漩涡中,护住这一份来之不易的温情。
洞外的夜色,悄然降临。
“记住路线,遇到盘查,就说是从北边逃难来的,要去投奔清水铺的远亲。”十七低声叮嘱,将一块粗布头巾递给陆小串,“遮一下脸,虽然未必有人认得你,但小心为上。”
陆小串接过头巾裹上,又检查了一下背上的竹篓。里面装着熏好的鱼干、一些采摘的野果,以及用干净树叶包好的、他特意准备的几串“样品”烤串——用的是洞内存放的少量面粉混合野菜捏成的素串,刷上仅存的一点秘制酱料,勉强能模拟出些许风味。腰间,别着那把淬毒短刃。
“哥,你要小心。”丫丫扯着他的衣角,大眼睛里满是担忧。
陆小串蹲下身,揉了揉她的头发:“丫丫乖,和十七叔叔在这里等哥回来。哥去给你买糖糕吃。”
他又看向十七:“这里就交给你了。”
十七郑重颔首:“速去速回,日落前务必返回。若遇危险,保命为上,放弃一切。”
陆小串深吸一口气,拨开洞口的藤蔓,侧身钻了出去,身影很快消失在茂密的山林中。
按照十七绘制的地图和指引,他沿着人迹罕至的小路向南而行。山路崎岖,但他这些时日跋涉惯了,脚步倒也稳健。一路上,他时刻保持着警惕,耳听六路,眼观八方,幸而并未遇到任何可疑之人。
约莫走了两个时辰,翻过一道山梁,前方地势渐缓,隐约可见炊烟袅袅。一条还算宽敞的土路出现在眼前,路上开始有三两的行人和驴车往来。清水铺快到了。
他混入人流,拉低头巾,不动声色地观察着。这个镇子果然如十七所说,不大,但颇为热闹。沿街开着各式各样的店铺,酒旗招展,贩夫走卒,南北口音混杂。他注意到,镇口有几个穿着号褂的乡兵在设卡盘查,虽不严格,但眼神也在过往行人身上逡巡。
陆小串压了压斗笠,低着头,跟着一个推着独轮车的老汉后面,很顺利地通过了盘查。
进入镇子,他并没有急着摆摊,而是先沿着主街慢慢走了一圈,熟悉环境。他留意到镇中心有家“悦来茶馆”,人气颇旺,三教九流的人都有。茶馆对面,则是一家“张氏肉铺”,看起来是本地生意。
他在一个相对僻静,但又能观察到茶馆和肉铺的街角停了下来,卸下竹篓,摆开简易的烤炉和木炭——这些都是他用洞内找到的废弃铁皮和容器自己改造的。
生火,架串。
当炭火燃起,那特殊的香料气息随着青烟袅袅升起时,立刻吸引了不少目光。虽然只是素串,但那经过秘制酱料加持的香气,在这市井之中,依然显得格外独特。
“喂,卖什么的?这么香?”一个扛着麻包的力夫凑过来问道。
“祖传的炙串,三文钱两串,客官尝尝?”陆小串模仿着市井小贩的口吻,将两串烤得滋滋冒油的素串递过去。
那力夫尝了一口,眼睛一亮:“嘿!味儿真不赖!再给我来两串!”
有了第一个顾客,很快就有了第二个、第三个……陆小串的小摊前渐渐围拢了些人。他一边忙碌地翻烤,收着铜钱,一边竖起耳朵,捕捉着周围的议论。
大部分是些市井闲谈,东家长西家短,或者抱怨粮价又涨了。他耐着性子,直到听到两个坐在不远处石阶上歇脚的脚夫聊天。
“……听说前几天,西山那边不太平啊,好像有官兵搜山,动静不小。”一个脚夫说道。
“可不是嘛,”另一个接口,“说是搜捕什么江洋大盗,我看呐,没准儿是冲着前朝那些事儿去的……听说京城里那位刘公公,对这事儿盯得紧着呢。”
陆小串心中一动,手上翻烤的动作不变,耳朵却竖得更直了。
“慎言,慎言!”先前那脚夫连忙压低声音,“这事儿可不敢乱说。不过我听说,没搜到人,好像还折了几个弟兄,灰溜溜地撤了。”
“撤了?我看未必,指不定暗地里还留着眼睛呢……”
这时,一个穿着体面、像是管事模样的人从悦来茶馆走出来,循着香味走到陆小串的摊前。
“你这烤串,味道倒是别致。”那管事打量着陆小串,“以前没在镇上见过你。”
陆小串心中一凛,面上赔笑:“回爷的话,小的是北边逃难来的,投亲不着,只好弄点小买卖糊口。”
“北边来的?”管事挑了挑眉,拿起一串烤串,却没吃,只是嗅了嗅,“这香料……有点意思。跟我进来,我们掌柜的想见见你。”
陆小串心跳漏了一拍。是机会,还是陷阱?他看了一眼那管事,对方神色平静,看不出端倪。又瞥了一眼对面的肉铺,肉铺老板似乎也在朝这边张望。
他想起十七的叮嘱,若遇危险,保命为上。但若不去,可能会错过重要的情报。
他快速权衡了一下,将收到的几十文钱揣好,对那管事躬身道:“爷稍等,小的收拾一下摊子。”
他故意放慢动作,收拾着炭火和烤具,眼角余光却在观察四周。那管事似乎并不着急,耐心等着。周围也没有出现可疑的人物。
“好了,爷,请带路。”陆小串背上竹篓,跟在那管事身后,走进了悦来茶馆。
茶馆内人声鼎沸,茶香混合着各种气味。管事引着他穿过大堂,径直走向后院。陆小串的手心微微出汗,悄悄握住了腰间的短刃。
后院却颇为清静。一间雅室门口,管事停下脚步,低声道:“掌柜的,人带来了。”
“进来。”里面传出一个温和的声音。
陆小串推门而入。雅室内,一个穿着绸衫、面容和善的中年人正在沏茶,见他进来,微微一笑,指了指对面的座位。
“小兄弟坐,尝尝今年的新茶。”
陆小串没有动,警惕地看着他。
中年人也不介意,自顾自地斟了一杯茶推过来,然后从袖中取出一物,轻轻放在桌上。
那是一枚熟悉的青鸾铜钱。
陆小串瞳孔微缩,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但并未完全放下戒备。他也在怀中摸索了一下,取出十七交给他的信物——半块刻着青鸾纹路的玉佩。
中年人看到玉佩,眼中闪过一丝激动,但很快收敛。他收起铜钱,压低声音:“清水铺暗桩,代号‘茶博士’。十七爷和……那位,可还安好?”
“暂时安全。”陆小串言简意赅,“我们需要知道外面的情况,尤其是东厂的动向,以及可靠的补给渠道。”
茶博士神色凝重:“东厂明面上的人马确实撤了,但暗哨还在,尤其盯着各交通要道和药材铺。他们认定目标受伤,需要药物治疗。补给方面,我可以提供,但需要时间安排,而且要绝对小心。”
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另外,有一个重要消息。青州那边传来密报,王通判……因‘勾结前朝余孽’的罪名,被革职查办,押解进京了。”
陆小串心中一震。王通判虽然各有算计,但毕竟对他们有庇护之恩,没想到终究被牵连。
“还有,”茶博士继续道,“刘瑾似乎对‘赤炎心’志在必得,派出了他麾下最神秘的‘影卫’,据说已经南下。影卫行踪诡秘,武功奇高,擅长追踪和暗杀,你们千万要小心!”
影卫!陆小串感到了更大的压力。
“我知道了。补给的事情,麻烦茶博士尽快安排,主要是伤药和粮食。我明日同样时辰,还在原地摆摊。”陆小串站起身。
“好。这些银子你拿着,算是今日烤串的酬劳。”茶博士将一小锭银子塞给陆小串,又递过一包点心,“给孩子带的。”
陆小串没有推辞,收起银子和点心,躬身行礼后,迅速离开了茶馆。
他没有再摆摊,背着竹篓,混入人群,在镇上绕了几圈,确认无人跟踪后,才快步走出镇子,沿着来路返回西山。
日落时分,他安全回到了瀑布后的山洞。
听完陆小串带回的消息,十七沉默了很久。洞内的气氛,因为“影卫”的出现和王通判的下场,而变得更加凝重。
“影卫……没想到刘瑾连他们都派出来了。”十七的声音带着一丝寒意,“看来,他是真的急了。”
他看向陆小串:“补给拿到后,我们必须尽快离开这里。清水铺也不安全了。”
陆小串点点头,将那块点心递给眼巴巴望着的丫丫。小丫头接过点心,却没有立刻吃,而是先掰了一大半,递到十七面前。
“十七叔叔,你吃,吃了伤好得快。”
十七愣了一下,冰冷的目光柔和了一瞬,接过点心,轻轻咬了一口。
陆小串看着这一幕,心中那股紧迫感更加强烈。他必须更快地成长,掌握更多的力量,才能在这越来越危险的漩涡中,护住这一份来之不易的温情。
洞外的夜色,悄然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