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新政润民兴百业 西域通商藏暗礁-《穿成炮灰后我靠烤串称霸古代》

  永安二年春,暖风和煦,吹绿了大周的千里沃野。历经半年整顿,新政的成效愈发显着:河南道的万亩良田归还给农户,“开垦荒地三年免税”的政令全面推行,田埂上随处可见耕作的农人,汗珠滚落泥土,浇灌出蓬勃生机;京城及各州府的市集愈发兴旺,商旅往来不绝,绸缎庄、粮铺、酒肆鳞次栉比,吆喝声、讨价还价声交织成热闹的市井交响。

  关中平原上,农户李大柱正领着家人平整新垦的荒地,脸上满是笑意。“多亏了陛下的新政,咱们才有了自己的田地,不用再受豪强欺压。”他擦了擦额头的汗,望着长势喜人的麦苗,“今年收成肯定错不了,年底就能给娃娶媳妇了!”

  这样的场景,遍布大周的城镇乡野。魏征牵头整顿吏治,裁汰冗官、严惩贪腐,各地官员风气一新,百姓诉求有人回应,冤屈得以昭雪。沈砚统领的青鸾司持续肃清残余乱党,社会治安日趋安定,夜行不再需提心吊胆,商旅往来更加放心。

  这日,御书房内传来一则喜讯——西域三十六国派遣使团,携带奇珍异宝前来朝贡,愿与大周开通商道,互通有无。

  “西域通商,乃国之大事!”丫丫手持西域使团的国书,眼中难掩欣喜,“自前朝末年战乱,西域商道断绝,如今重开,既能互通物资,又能彰显大周国威,更能让百姓共享通商之利,此乃双赢之举!”

  魏征捋须颔首:“陛下所言极是。西域盛产玉石、香料、良马,而我大周的丝绸、瓷器、茶叶在西域亦备受追捧。通商之后,国库可增赋税,边防可购良马,百姓生计更能多一层保障。”

  “传朕旨意,”丫丫当即下令,“以国礼接待西域使团,安排使团在京城休整三日,三日后在太极殿举行朝贡大典。令户部、礼部协同筹备,务必彰显大周待客之道,同时拟定通商章程,确保商道畅通有序。”

  消息传开,京城百姓翘首以盼,都想一睹西域使团的风采与奇珍异宝。三日后,太极殿内,西域使团团长乌勒带着众使者入殿,献上珊瑚树、夜光杯、汗血宝马等贡品。乌勒身着华丽的西域服饰,操着半生不熟的汉话,恭敬行礼:“西域诸国仰慕大周天威,敬服陛下仁德,愿永世为大周藩属,互通有无,共享太平。”

  丫丫端坐龙椅,温言回应:“大周与西域山水相连,理应和睦相处,通商互济。朕已命人拟定通商章程,此后商道之上,将设驿站、护商队,保障商旅安全。愿我两国情谊长存,百姓安居乐业。”

  朝贡大典圆满落幕,西域使团在京城逗留期间,与大周商户洽谈贸易,不少商户已达成初步合作意向,约定待商道开通后便启程前往西域。京城上下一片欢腾,人人都期盼着通商带来的新机遇。

  可无人知晓,繁华之下,暗流已然涌动。

  深夜,京城一处偏僻的客栈内,乌勒屏退左右,独自会见了一名蒙面人。

  “主子交代的事,属下已初步办妥。”乌勒躬身行礼,语气恭敬,“大周皇帝已同意开通商道,护商队的路线、驿站分布,属下也已摸清。”

  蒙面人声音沙哑,带着一丝阴鸷:“做得好。记住,你的身份是西域使团团长,切勿暴露。待商道开通,便是我们动手之时。”

  “属下明白。”乌勒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只是,大周的青鸾司查得甚严,属下担心……”

  “无需多虑。”蒙面人打断他,“朝中已有我们的人接应,届时里应外合,定能一举成功。你只需按计划行事,待商队往来频繁,趁机将‘蚀骨粉’混入运往西域的丝绸、茶叶之中,让大周百姓染上怪病,人心惶惶,便是大功一件。”

  乌勒脸色微变,“蚀骨粉”乃西域奇毒,沾染者会皮肤溃烂、浑身剧痛,最终不治身亡,且极易传播。“这……此举会不会太过残忍?”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蒙面人冷冷道,“若不能颠覆大周,我们的族人永无出头之日。此事若成,你便是西域的功臣。”

  乌勒沉默片刻,最终咬牙点头:“属下遵命!”

  蒙面人满意颔首,身形一闪,消失在夜色之中。乌勒站在窗前,望着皇宫的方向,眼中满是复杂的神色。

  与此同时,青鸾司内,沈砚正审阅着西域使团的背景资料。资料显示,乌勒乃是西域强国龟兹国的贵族,素来主张与中原交好,此次出使看似并无异常。可沈砚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使团中几名随行人员,眼神锐利,步履沉稳,不似普通使者,反倒像是习武之人。

  “派人密切监视西域使团的一举一动,尤其是乌勒和那几名可疑的随行人员。”沈砚下令,“若发现他们与朝中官员或不明身份之人接触,立刻禀报。”

  “属下遵旨!”青鸾司弟子领命而去。

  春日的京城,一派欣欣向荣之景,通商的喜悦笼罩着大街小巷。可丫丫、沈砚等人并不知道,一场由西域奸细策划的毒计,正悄然逼近,即将给这片复苏的土地,带来新的浩劫。商道开通之日,究竟是机遇降临,还是危机爆发?隐藏在使团中的奸细,又将掀起怎样的风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