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木匠家放家具的仓房,里面摞了好几排箱子,款式就是当下最普通的,颜色也统一朱红色。
做工普普通通,但价钱跟城里比,也便宜的多。
仓房里还有些其他的家具。
云舒选了一个箱子,外加一个洗脚盆,才花了不到五块钱。
其他几人也跟她一样。
张木匠还把家里独轮车借出来,方便几人把东西推回知青院。
回去的路上,云舒和李佳佳走在最后面,前面两个男知青轮流推车,吕青竹则是在展示语言技巧。
“钱知青,孙知青,你们俩都推了一半路了,辛苦啦,要不我们几个也推一会儿。”
两个男知青是实在的,“不用,我们不累。”
他们说的是实话,一共就买了五个装衣服的木箱子,加上几个洗脚盆,能有多沉。
木箱子也不大,大了知青院的房间装不下。
就这还是分两趟拉的,箱子不重也不大,但独轮车更小,一次放不下五个。
唯一的难度,就是第一次推这种独轮车,不太好掌握平衡,但难度不大,没过一会儿也就掌握了。
“还是你们男同志力气大,我们三个也就云知青力气大点,不过云知青还小,也不会推独轮车,今天要不是有你们,还真不知道怎么把箱子搬回去。”
俩男知青第一次被人这么直白夸奖,还是个同龄的女同志,多少有点不好意思。
“还行,还行,哈哈。”
在后面的云舒很不服气,谁说她不会推独轮车?要是她来推,早就到知青点了。
“你们太谦虚啦,帮了我们这么大的忙,以后有机会我们仨一定好好谢谢你们。”
李佳佳对于吕青竹自作主张早就习惯了,反正吕青竹除了说几句好话,并不会有实质意义上的感谢。
还能哄得别人高高兴兴的。
可云舒不这么想。
话里带上她,还表现出一副很了解她的样子也就算了。
现在居然都能代表她感谢男知青了,她跟吕青竹关系很好么?
再说了,她就一个箱子和一个洗脚盆,如果不是他们非要拦着,本来是想把洗脚盆塞箱子里,直接抱着箱子回知青点的。
是其他几个人不同意,为了不让她自己拿箱子,还说今天多亏她怼了张红梅,不然还以为他们新知青好欺负等等。
另外还说她要是单独拿东西走,显得他们新知青不团结,容易被老知青看轻。
云舒觉得以后还要一起生活,互相帮点小忙是难免的,也就随了他们。
结果现在又要她好好的感谢。
她也不是不识好歹,可这种随手帮个忙的事,硬是被吕青竹说得好像欠了多大的人情,就有点没意思了。
还没经过她同意被硬摁着感谢,心里能痛快才怪。
当然这事儿也怪不上两个男知青,人家是真心实意要帮忙,可什么也没说,也没想要人情。
云舒直接上前一步,从车上拿下箱子抱起来,看着吕青竹说道:“吕知青,不用你替我感谢别人,另外提醒你一句,你代表不了我。”
这种风气可不能长,现在能不经过她同意就代表她感谢别人,以后在她不知情的时候,代表了别的事情就不太好了。
现在当众表明跟吕青竹关系不好,正是好时机。
她表现的这么明显,其他人肯定能看出她针对吕青竹。
毕竟是女主,生活注定平静不了,她只想看看热闹,可不想被无故牵连、利用。
至于其他人会不会觉得她小题大做、不合群,云舒也无所谓,人和人打交道除了好好说话,别轻易得罪人之外,也要讲究点缘分。
云舒说完后,抱着她的箱子就走了。
两个男知青互相看了一眼,这是生气了?
不过还好,是冲着吕青竹,不是冲着他们。
也不是他们现实,大家都是刚认识不久,相比于吕知青,他们还是觉得云知青更可靠些,毕竟有事人家是真上啊。
吕知青嘴巴是挺甜,说话也好听。
可云知青的话很有道理,也让他们发现了不对劲。
明明就是他们非要帮云知青拿东西,以感谢今天打压了老知青,凭啥吕知青要代表人家感谢啊。
云知青生气也正常,要换成他们也会不高兴,只是有可能会顾忌面子忍下来,不会当场翻脸。
唯一没弄明白云舒为什么生气的只有李佳佳。
可一个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吕青竹,一个是很佩服但刚刚认识的云知青,李佳佳也不知道她现在该怎么办。
幸好,现在跟小时候不一样,没人要她站队。
吕青竹直接懵了,她承认,说那些话是有点目的。
一个是跟男知青打好关系,以后难免能用得到。
另外把李佳佳和云舒带进来,就是要让人以为她们三个女生是一个小团体。
吕青竹是一定要跟云舒做朋友的。
哪怕不考虑她直觉云舒对她有用这一点。
云舒这一天的表现,不管是怼人,还是打人,都让这些知青看到了她的价值。
吕青竹有自知之明,相比于自己,云舒那套才更适合在大队立足。
但要让她像云舒一样,她又做不到,好在也不是非做不可。
她只要在云舒得罪人之后,善解人意地出来打圆场就能得到好人缘。
问题是,她看得出来,人家并不想跟她交朋友。
她只能先把三个人绑在一起,之后再慢慢想办法。
她也知道云舒不是个好性子,可没想到这么不管不顾,换个人哪怕不高兴,也不可能会当初翻脸。
现在这样,让她以后怎么继续......
云舒没管这些人怎么想,回了知青点洗漱过后,上炕睡觉。
炕头的几个老知青,除了周兰跟她打了个招呼,另外两人都没理她。
第二天云舒又是在喇叭声中醒来。
喇叭声还是很有必要。
这时代一般人都没手表,没有喇叭还真未必能按时醒来。
她这个有手表的也起不来,手表就是手表,上不了闹钟。
做工普普通通,但价钱跟城里比,也便宜的多。
仓房里还有些其他的家具。
云舒选了一个箱子,外加一个洗脚盆,才花了不到五块钱。
其他几人也跟她一样。
张木匠还把家里独轮车借出来,方便几人把东西推回知青院。
回去的路上,云舒和李佳佳走在最后面,前面两个男知青轮流推车,吕青竹则是在展示语言技巧。
“钱知青,孙知青,你们俩都推了一半路了,辛苦啦,要不我们几个也推一会儿。”
两个男知青是实在的,“不用,我们不累。”
他们说的是实话,一共就买了五个装衣服的木箱子,加上几个洗脚盆,能有多沉。
木箱子也不大,大了知青院的房间装不下。
就这还是分两趟拉的,箱子不重也不大,但独轮车更小,一次放不下五个。
唯一的难度,就是第一次推这种独轮车,不太好掌握平衡,但难度不大,没过一会儿也就掌握了。
“还是你们男同志力气大,我们三个也就云知青力气大点,不过云知青还小,也不会推独轮车,今天要不是有你们,还真不知道怎么把箱子搬回去。”
俩男知青第一次被人这么直白夸奖,还是个同龄的女同志,多少有点不好意思。
“还行,还行,哈哈。”
在后面的云舒很不服气,谁说她不会推独轮车?要是她来推,早就到知青点了。
“你们太谦虚啦,帮了我们这么大的忙,以后有机会我们仨一定好好谢谢你们。”
李佳佳对于吕青竹自作主张早就习惯了,反正吕青竹除了说几句好话,并不会有实质意义上的感谢。
还能哄得别人高高兴兴的。
可云舒不这么想。
话里带上她,还表现出一副很了解她的样子也就算了。
现在居然都能代表她感谢男知青了,她跟吕青竹关系很好么?
再说了,她就一个箱子和一个洗脚盆,如果不是他们非要拦着,本来是想把洗脚盆塞箱子里,直接抱着箱子回知青点的。
是其他几个人不同意,为了不让她自己拿箱子,还说今天多亏她怼了张红梅,不然还以为他们新知青好欺负等等。
另外还说她要是单独拿东西走,显得他们新知青不团结,容易被老知青看轻。
云舒觉得以后还要一起生活,互相帮点小忙是难免的,也就随了他们。
结果现在又要她好好的感谢。
她也不是不识好歹,可这种随手帮个忙的事,硬是被吕青竹说得好像欠了多大的人情,就有点没意思了。
还没经过她同意被硬摁着感谢,心里能痛快才怪。
当然这事儿也怪不上两个男知青,人家是真心实意要帮忙,可什么也没说,也没想要人情。
云舒直接上前一步,从车上拿下箱子抱起来,看着吕青竹说道:“吕知青,不用你替我感谢别人,另外提醒你一句,你代表不了我。”
这种风气可不能长,现在能不经过她同意就代表她感谢别人,以后在她不知情的时候,代表了别的事情就不太好了。
现在当众表明跟吕青竹关系不好,正是好时机。
她表现的这么明显,其他人肯定能看出她针对吕青竹。
毕竟是女主,生活注定平静不了,她只想看看热闹,可不想被无故牵连、利用。
至于其他人会不会觉得她小题大做、不合群,云舒也无所谓,人和人打交道除了好好说话,别轻易得罪人之外,也要讲究点缘分。
云舒说完后,抱着她的箱子就走了。
两个男知青互相看了一眼,这是生气了?
不过还好,是冲着吕青竹,不是冲着他们。
也不是他们现实,大家都是刚认识不久,相比于吕知青,他们还是觉得云知青更可靠些,毕竟有事人家是真上啊。
吕知青嘴巴是挺甜,说话也好听。
可云知青的话很有道理,也让他们发现了不对劲。
明明就是他们非要帮云知青拿东西,以感谢今天打压了老知青,凭啥吕知青要代表人家感谢啊。
云知青生气也正常,要换成他们也会不高兴,只是有可能会顾忌面子忍下来,不会当场翻脸。
唯一没弄明白云舒为什么生气的只有李佳佳。
可一个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吕青竹,一个是很佩服但刚刚认识的云知青,李佳佳也不知道她现在该怎么办。
幸好,现在跟小时候不一样,没人要她站队。
吕青竹直接懵了,她承认,说那些话是有点目的。
一个是跟男知青打好关系,以后难免能用得到。
另外把李佳佳和云舒带进来,就是要让人以为她们三个女生是一个小团体。
吕青竹是一定要跟云舒做朋友的。
哪怕不考虑她直觉云舒对她有用这一点。
云舒这一天的表现,不管是怼人,还是打人,都让这些知青看到了她的价值。
吕青竹有自知之明,相比于自己,云舒那套才更适合在大队立足。
但要让她像云舒一样,她又做不到,好在也不是非做不可。
她只要在云舒得罪人之后,善解人意地出来打圆场就能得到好人缘。
问题是,她看得出来,人家并不想跟她交朋友。
她只能先把三个人绑在一起,之后再慢慢想办法。
她也知道云舒不是个好性子,可没想到这么不管不顾,换个人哪怕不高兴,也不可能会当初翻脸。
现在这样,让她以后怎么继续......
云舒没管这些人怎么想,回了知青点洗漱过后,上炕睡觉。
炕头的几个老知青,除了周兰跟她打了个招呼,另外两人都没理她。
第二天云舒又是在喇叭声中醒来。
喇叭声还是很有必要。
这时代一般人都没手表,没有喇叭还真未必能按时醒来。
她这个有手表的也起不来,手表就是手表,上不了闹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