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这是什么品种的女主-《穿书女配不干了,囤货发家不香么》

  其他几个知青看事情已成定局,随便说了几句,也没多劝。

  毕竟大家是真不熟悉,一共才相处了三天。

  一向喜欢当知心姐姐的吕青竹这次反倒没说什么,只是暗中看了云舒几眼,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当天夜里下了场大雨。

  第二天早上放了晴,可地里仍然下不去脚,所有人都休息一天。

  云舒这假倒是请多余了。

  刚吃过早饭,张婶子带着他小儿子王铁柱来知青点找人。

  云舒背着个包跟着张婶子直接去了张家老房子。

  这房子说是在后山脚,其实也没那么偏,离知青点也就七八十米。

  可以说整个二道沟子就是背靠着后山。

  所谓的后山,实际上是大青山脉的一角。

  向阳公社下面八个大队,从一道沟子到八道沟子,八个大队都围绕着大青山脉周边,每个大队都背靠大青山脉。

  一道沟子是离公社最近的,八道沟子最远,路况也最差,去趟公社来回要花一天时间。

  二道沟子从名字就知道离公社第二近。

  村里人农闲时会去后山附近采蘑菇,弄柴火。

  张家老房子离上山的小路有个几十米距离,这也是云舒梳理了书中内容后,找上张婶子的理由。

  这种需要人住的老房子,村里还有两户,甚至房子还比张家的年头短一些。

  但位置都没这里合适,她从这里上山打点野味,谁都发现不了,以后她没准能实现吃肉自由。

  云舒在老房子看了一圈,里面空荡荡,应该是张家人昨天把能用的东西都搬走了。

  不过问题不大,她也用不惯别人的东西。

  从背包里拿出纸笔,写了张协议。

  张婶子小儿子王铁柱上五年级,一般字都认识,给他妈念了一遍后,张婶子按了个手印。

  把钥匙交给云舒,云舒付了十二块钱,这事儿就算成了。

  张婶子走后,云舒又到处转了转,越看越满意。

  房子不算大,她冬天也就不需要太多的柴火。

  这个年代北方农村房子格局差不多,进门就是外屋,外屋用途跟南方的厨房差不多,灶是现成的,剩下啥都没有。

  左边是有炕能睡人的屋子,张婶子家里人也够仔细的,连铺炕的草席子都卷走了。

  院里还有一个仓房,冬天放柴火正合适,云舒最喜欢的是院墙。

  可能是离山脚近,怕野兽下来的原因,张家院墙起的格外高。

  高点好,这样她在里面干点啥,也不怕外面有人看见。

  外屋还有个压井,冬天也不用出去打水,总之,这十二块钱花得值。

  云舒从空间拿出个桶子,压了一桶水,又拿出个抹布,里里外外擦了一遍。

  又去了张木匠家里。

  今天不上工,张木匠刚好在家捣鼓家具。

  这次买了两个放衣服的立柜,澡盆,放洗脸盆的架子,还挑了一个桌子,两把凳子,以后吃饭、写字也方便。

  又买了几个张木匠自己编的筐。

  东西有点多,张木匠家的独轮车拉不下,他出门借了个板车,帮着云舒把家具拉到老房子。

  把东西都摆放好后,云舒琢磨了一会儿,要干的活有点多。

  屋里之前是刮过大白的,但年头多了,掉了很多墙皮,看着一块黑一块白的。

  云舒不准备重新刮大白,她记得年代文中,好多人家都是用报纸糊的墙。

  她觉得这个法子不错,每年糊一次,看着也干净,晚上睡不着,还能抬头念报纸。

  还要买炕席。

  不过要先回趟知青点。

  知青点她是一天都不想住了。

  房子可以慢慢收拾。

  实在收拾不完,还能住到空间,身边没其他人,也不用担心被发现。

  她下午还要趁着今天不上工去趟公社,才能给空间里的东西安个出处。

  空间里锅碗瓢盆都有,还不止一套,但不能凭空拿出来。

  回来时还不知道几点,万一太晚了回来搬家,也不太方便。

  ......

  云舒回到知青点的时候,还不到十一点。

  知青点很安静。

  也不奇怪,虽然好不容易休息一天,但这时代就没有太懒的人。

  不上工也都能找到该干的活。

  洗衣服的洗衣服,捡柴的捡柴,柴火湿也没关系,现在天气热,晒几天就干了。

  云舒静悄悄的进了知青院。

  刚推开房门,就看到吕青竹神情慌张,双手背在身后。

  又看了一眼她身后打开的箱子......

  云舒不可思议的看着吕青竹,“你偷翻我箱子?”

  “我没有。”吕青竹的声音又尖又急切。

  “那我箱子自己打开的?”

  “我怎么知道?”

  “你手里是什么?”

  “没什么。”

  云舒上前一步,直接扯出她背在身后的手,一根根掰开手指,手心正是一块玉佩。

  还真是离谱......

  这到底是什么品种的女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