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银哨唤忠仆,四婢归位展锋芒-《丫鬟带飞!主母和离嫁皇叔》

  天刚亮,风还在刮。

  沈悦靠在墙边,手指从内衣夹层里摸出那支银哨。冰凉的金属贴着指尖,她没多想,放到嘴边,吹了三短一长。

  声音很轻,仿若鸟鸣,可她知道,有人听得见。

  她放下手,搓了搓冻僵的指头,盯着门口。

  不到一盏茶工夫,窗纸动了一下。接着,一条黑影贴着墙根滑进来,轻得像猫。

  是知意。

  她一身灰布小袄,头发挽成丫髻,脸上沾着点泥灰,可眼神亮得很。进来第一句就是:“主子,顾言洲昨儿半夜去了城西别院,苏婉柔的人接的门。”

  沈悦“嗯”了一声,没惊讶。

  “他进去半个时辰,出来时衣领歪了,袖口有胭脂印。”知意咧嘴一笑,“我认得那牌子,苏家姑娘专用的粉。”

  沈悦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这件破旧单衣,冷笑:“倒是忙。”

  知意从怀里掏出个小纸包:“这是他在书房写的字条,我顺来的。上面写着‘嫁妆事不宜迟’,还画了个账房库房的图。”

  沈悦接过,打开看了一眼,随手塞进袖子:“记下了。”

  话音刚落,柴房门被轻轻推开一条缝。

  墨情站在外面,背着个小药箱,脸冷得像块冰。她进门不说话,先给沈悦把脉,眉头越皱越紧。

  “你中了慢性毒。”她说得干脆,“量小,日积月累,让人疲软无力、食欲减退。再吃一个月,走路都费劲。”

  沈悦挑眉:“饭里下的?”

  “八成是。”墨情从药箱里拿出个瓷瓶,“这是解毒丸,每日一粒,连吃七天。之后我换调理方子。你现在的饮食,我来管。”

  “行。”沈悦接过瓶子,“厨房那些人,你能盯住吗?”

  “能。”墨情点头,“我已经收买了灶上烧火的小丫头,以后你的饭菜,专人做,专人送。”

  “好。”沈悦松了口气,“我不求横着走,至少得吃得踏实。”

  正说着,外面传来脚步声。

  诗画提着个蓝布包袱进来,二十三四岁模样,穿着半旧但整洁的青衫,发髻一丝不乱。她进门就甩出一本册子,啪地拍在沈悦膝盖上。

  “查清楚了。”她声音压得低,“你带来的十里红妆,名义上归侯府保管,实际有三万两白银被挪进了世子私库。账本做了假,用的是‘修缮祖坟’的名目。”

  沈悦翻了翻册子,字迹工整,红笔勾出几处异常流水。

  “他们胆子不小。”

  “不止。”诗画冷笑,“你每月例银也被克扣三成,说是‘节俭持家’。你那些首饰,有六件被送去当铺,换了银票进顾言洲私账。”

  沈悦合上账本,扔到一边:“东西还能追回来吗?”

  “能。”诗画眼神锐利,“当票我拿到了,铺子是侯府暗股。只要你说一声,我现在就能去赎。”

  “先留着。”沈悦摇头,“证据比东西重要。”

  诗画点头:“明白。我继续挖,把所有流水理成铁证。”

  这时,外头响起一阵窸窣声。

  书诗来了。

  她穿着深蓝比甲,外披斗篷,手里拎着个包袱。一进门就抖开包袱,取出一件厚实的新棉袄。

  “你这身衣服不能穿了。”她直接动手帮沈悦换,“冬衣被克扣,婆母批的料子全给了苏婉柔那边。你原该有的两床新被,也没送来。”

  沈悦由她摆弄,问:“这衣服哪来的?”

  “我找相府老裁缝连夜做的。”书诗利落地给她系上带子,“料子厚,不显胖,保暖。明天还有两套,后天送冬靴。”

  沈悦活动了下手脚,暖和多了。

  她低头看着手里的银哨,又抬头看看眼前四个女子。

  “你们都到了。”她看着四人,一个不少,“我娘留给我的,果真没骗人。”

  书诗站直身子:“主子,咱们不能再耗在这儿。柴房阴湿,对你身体不利,也让人看轻。我建议——立刻搬回主院。”

  知意接话:“我刚探过,主院空着,没人住。婆母说让你‘静思己过’,可没下死令不许回去。”

  诗画补一句:“嫁妆被挪,你更该亲自坐镇。躲在这儿,反倒显得心虚。”

  墨情冷冷道:“我也赞成。这里通风差,毒气难散,不利于调养。”

  沈悦没马上答。

  她笑了:“行。先回主院。”

  四人齐齐应声:“是!”

  书诗立刻转身出门,低声吩咐人去抬箱子、搬铺盖。知意溜去打探路线,防有人拦路。诗画抱着账本蹲角落,开始整理证据清单。墨情则打开药箱,给沈悦扎了一针安神穴。

  “睡会儿。”她说,“等你醒了,就能躺在自己的床上。”

  沈悦闭上眼,确实累了。

  迷糊间听见外面脚步杂乱,有人低声争吵。

  好像是婆母派来阻拦的嬷嬷,被书诗堵在院门口。

  “我们主子回自己院子,还要你点头?”书诗声音不大,却压得住场,“左相府的女儿,住哪儿轮不到你指手画脚。”

  那嬷嬷还想争辩,被诗画递过去一张纸。

  “这是相府昨日送来的信,说小姐若受委屈,随时可归宁。”诗画淡淡道,“您要是不信,现在就能送去验印。”

  嬷嬷顿时哑了火。

  外面安静下来。

  沈悦在屋里听着,嘴角微微翘起。

  她不用动手,也不用吵架。有人替她撑腰,有人替她出头。

  这才是她想要的日子。

  她睁开眼,看见墨情正往她枕头下塞个小布包。

  “是什么?”

  “驱毒香囊。”墨情说,“放枕边,夜里呼吸能排毒。另外,我换了你的茶具,旧的全烧了。你之前用的那个杯子,内壁有层薄粉,遇热才溶。”

  沈悦点头:“辛苦你了。”

  墨情难得露出一丝情绪:“这次……我不会再让任何人伤你。”

  沈悦笑了笑,没说话。

  她知道,这些人不是仆,是命。

  外面天光渐亮,风小了些。

  书诗回来报:“主院收拾好了,床铺熏过,热水备着,衣架也清空了。就等您踏进去。”

  沈悦起身,披上新袄,脚踩上暖鞋。

  她走到门口,回头看了一眼这间破屋。

  稻草乱堆,墙角漏风,地上还留着昨夜碎瓷片。

  她抬脚跨出门槛,头也不回。

  四婢跟在身后,脚步整齐。

  走到二门处,知意忽然快走两步,凑近沈悦耳边:“主子,我在苏婉柔别院外,撞见个熟人。”

  “谁?”

  “秦王府的侍卫。”

  沈悦脚步一顿。

  “他没穿官服,戴着斗笠,可我认得那把刀——靖王亲卫才配的窄刃。”

  沈悦眯了下眼:“秦淮的人?”

  “十有八九。”知意压低声音,“他们盯着顾言洲,也盯着苏婉柔。”

  沈悦没再问,只淡淡说了句:“知道了。”

  她继续往前走。

  一行人穿过抄手游廊,直奔主院。

  眼看要到门口,书诗忽然开口:“主子,您觉得……靖王为什么派人盯着侯府?”

  沈悦停下,风吹起她新袄的衣角。

  她看了眼远处宫墙方向,轻声道:

  “他要么是闲得慌,要么是——早就知道我会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