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过了,沈阳那边暂时还没给结果,一个已经结了案的强奸案你为什么这么重视,沈阳那边同志都有以为咱们是故意针对呢,电话里语气中带着意见呢。”
顾平安拿起桌上的烟盒抽了根放到鼻子下闻味儿:“你想过没有,以徐宝茹的家庭,她怎么会跟这种人同流合污?以她父亲如今的职位,换我是她宁愿断绝关系自己一个人扛下来都不会做这种事,要是暴露了可不是止她一个人倒霉。”
刘科愣了下说道:“之前你不是分析过么,应该是以徐宝茹现在的丈夫身份暴露做要挟。”
“只这一点还不够,徐宝茹完全可以亲自向有关部门举报丈夫,所以我猜测对方应该是拿到了她的某个把柄,唯一能关联到的就只有沈阳那起匆忙结束的强奸案了。”
“你意思是这案子是冤假错案?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更不会告诉咱们了,这个案子当初是沈阳冶练厂保卫科经办的,案子证据链还算比较完整的,有受害人徐宝茹的辨认,还有一条刘铁柱留在现场的裤衩。”
“俗话说捉奸捉双,拿贼拿赃,只有一条裤衩和徐宝茹辨认口供就短短一天内匆忙结了案,最重要一点是并没有对徐宝茹进行及时验伤,甚至连身上的约束伤都没有记录。”
刘科忧愁的抽了口烟:“这种案子就算你说的是对的,但咱们想要翻案重新调查也是困难重重啊。”
“有阻力也要查,难道明知道有冤假错案就不管了?”
“我当然想查,可即使是调查也轮不到咱们一个外地分局的指手画脚呀。”
“我知道,冤假错案这块伤疤没有大决心是不好揭,我让你打电话联系那边的意思就是看他们态度了,这么久还没回信儿,看样子还没下定决心嘛。”
刘科想了下一咬牙问:“要不我再打个电话把牵扯到大案的消息透露一点,给上上压力?”
“没必要,千万不能因小失大惊了幕后这伙特务,我在想一个问题,假设刘铁柱是被冤枉的,徐宝茹为什么不惜栽赃也要找一个人背黑锅,这说明什么?”
“说明什么?”
顾平安没有回他话,而是反问道:“徐宝茹儿子具体出生日期是哪年的?上次在东来顺看着就一岁不到。”
“那你看错了,1956年4月出生的,她儿子一岁多快两岁了,只是这孩子生下来一直体弱生病,看着小而已。”
倒推280天,也就是说五五年七八月左右徐宝茹就怀孕了,想到之前调查蔡绍文是在五五年11月才接触认识的徐宝茹,也算的上是无缝衔接了。
“强奸案是发生在那年那月的?”
“1955年8月26日。”
“这就对上了,徐宝茹发现自己怀孕后找到一个替死鬼刘铁柱背黑锅,案子结果也是这样,徐宝茹是以受害人身份结案的,所以我刚才问她不惜栽赃也要找一个人背黑锅原因在哪?这件事也成了别人要挟她的把柄,因此才配合除掉了蔡绍文。”
刘科起身揉着眉头顺着顾平安思路想了好大一阵问:“如果她当时怀孕了,虽然是未婚先育,但也不用丧心病狂的找个替死鬼吧?以她们家身份,这种事低调处理很好解决的。”
顾平安眼睛一亮道:“身份?”
“我是说徐宝茹家里的能力。”
“你刚才说的身份提醒我了,如果这个孩子的亲爹身份有问题呢?一切是不是就说的通了,否则就像你说的,完全没必要费这么大功夫栽赃陷害别人,因为孩子亲爹见不得光她才不得不这么做,甚至我怀疑孩子亲爹都出了某种意外,就好比蔡绍文。”
刘一刀眼神怪异问:“她不会倒霉到两任对象都有问题吧?”
“那就可以肯定她早就被盯上了,只是第一任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没有办法才让蔡绍文想办法重新顶上,可这第二任的蔡绍文可能是想退出过正常人生活,因此对方要除掉他,所以才有了这次意外。”
这时周桃喊报告进来说道:“科长,查到了,袁成业曾经做过徐宝茹家的厨子,去年袁成业两口子都去了机械厂工作,是通过徐宝茹关系安排的。”
“袁成业是谁?”
“就是卢大勇干爷爷袁介中的儿子。”
刘一刀接过袁成业档案翻了一遍递给顾平安问:“这个袁成业可以带回来吧?”
“可以,那串糖葫芦是他给卢大勇的,我估计红缨枪也是他放的,不过最后和他们单位沟通一下,对外就说是有啥任务之类的。”
“周桃,你去通知三组的把人秘密带回来。”
周桃的好消息像是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好消息接踵而至。
调查给张建锋带信儿的赵军也带回了好消息:“科长,给张建锋捎信的是个大妈,当天有个人花了一块钱让她帮忙跑个腿,她到了张建锋单位把事情告诉了张建锋同事帮忙转达。”
“另外张建锋在回家路上确实遇到了件怪事,有个人骑着自行车一直和他较劲儿,起因就是他着急回家按自行车铃让对方觉得不爽,中间还差点打起来,他改道是因为另一条路去庙会的人太多了。”
“还有,我找张建锋单位的同事挨个问话,其中有个叫李大树的说前两天有个人找他借火,说是张建锋朋友,打听张建锋过年上不上班之类的,说打算过年请张建锋喝酒怕白跑一趟儿了,他觉得没问题就随口告诉这人了,这几个人我全带回来了。”
刘一刀问:“他们仨都还记得对方样子不?”
“大概长相应该都记得,我不是怕您等的急,就先把人带回来了,还没具体问。”
“行,辛苦了,平安,那咱们见见这三个,希望能问出点有用的线索来,徐宝茹这边不是还得等沈阳那边消息吗,背后特务这条线有信了,先跟这个吧?”
顾平安掐灭烟头起身道:“行,给我备几张白纸和一支铅笔。”
赵军喝了半缸子凉白开喘着粗气道:“我这就去给你拿。”
顾平安拿起桌上的烟盒抽了根放到鼻子下闻味儿:“你想过没有,以徐宝茹的家庭,她怎么会跟这种人同流合污?以她父亲如今的职位,换我是她宁愿断绝关系自己一个人扛下来都不会做这种事,要是暴露了可不是止她一个人倒霉。”
刘科愣了下说道:“之前你不是分析过么,应该是以徐宝茹现在的丈夫身份暴露做要挟。”
“只这一点还不够,徐宝茹完全可以亲自向有关部门举报丈夫,所以我猜测对方应该是拿到了她的某个把柄,唯一能关联到的就只有沈阳那起匆忙结束的强奸案了。”
“你意思是这案子是冤假错案?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更不会告诉咱们了,这个案子当初是沈阳冶练厂保卫科经办的,案子证据链还算比较完整的,有受害人徐宝茹的辨认,还有一条刘铁柱留在现场的裤衩。”
“俗话说捉奸捉双,拿贼拿赃,只有一条裤衩和徐宝茹辨认口供就短短一天内匆忙结了案,最重要一点是并没有对徐宝茹进行及时验伤,甚至连身上的约束伤都没有记录。”
刘科忧愁的抽了口烟:“这种案子就算你说的是对的,但咱们想要翻案重新调查也是困难重重啊。”
“有阻力也要查,难道明知道有冤假错案就不管了?”
“我当然想查,可即使是调查也轮不到咱们一个外地分局的指手画脚呀。”
“我知道,冤假错案这块伤疤没有大决心是不好揭,我让你打电话联系那边的意思就是看他们态度了,这么久还没回信儿,看样子还没下定决心嘛。”
刘科想了下一咬牙问:“要不我再打个电话把牵扯到大案的消息透露一点,给上上压力?”
“没必要,千万不能因小失大惊了幕后这伙特务,我在想一个问题,假设刘铁柱是被冤枉的,徐宝茹为什么不惜栽赃也要找一个人背黑锅,这说明什么?”
“说明什么?”
顾平安没有回他话,而是反问道:“徐宝茹儿子具体出生日期是哪年的?上次在东来顺看着就一岁不到。”
“那你看错了,1956年4月出生的,她儿子一岁多快两岁了,只是这孩子生下来一直体弱生病,看着小而已。”
倒推280天,也就是说五五年七八月左右徐宝茹就怀孕了,想到之前调查蔡绍文是在五五年11月才接触认识的徐宝茹,也算的上是无缝衔接了。
“强奸案是发生在那年那月的?”
“1955年8月26日。”
“这就对上了,徐宝茹发现自己怀孕后找到一个替死鬼刘铁柱背黑锅,案子结果也是这样,徐宝茹是以受害人身份结案的,所以我刚才问她不惜栽赃也要找一个人背黑锅原因在哪?这件事也成了别人要挟她的把柄,因此才配合除掉了蔡绍文。”
刘科起身揉着眉头顺着顾平安思路想了好大一阵问:“如果她当时怀孕了,虽然是未婚先育,但也不用丧心病狂的找个替死鬼吧?以她们家身份,这种事低调处理很好解决的。”
顾平安眼睛一亮道:“身份?”
“我是说徐宝茹家里的能力。”
“你刚才说的身份提醒我了,如果这个孩子的亲爹身份有问题呢?一切是不是就说的通了,否则就像你说的,完全没必要费这么大功夫栽赃陷害别人,因为孩子亲爹见不得光她才不得不这么做,甚至我怀疑孩子亲爹都出了某种意外,就好比蔡绍文。”
刘一刀眼神怪异问:“她不会倒霉到两任对象都有问题吧?”
“那就可以肯定她早就被盯上了,只是第一任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没有办法才让蔡绍文想办法重新顶上,可这第二任的蔡绍文可能是想退出过正常人生活,因此对方要除掉他,所以才有了这次意外。”
这时周桃喊报告进来说道:“科长,查到了,袁成业曾经做过徐宝茹家的厨子,去年袁成业两口子都去了机械厂工作,是通过徐宝茹关系安排的。”
“袁成业是谁?”
“就是卢大勇干爷爷袁介中的儿子。”
刘一刀接过袁成业档案翻了一遍递给顾平安问:“这个袁成业可以带回来吧?”
“可以,那串糖葫芦是他给卢大勇的,我估计红缨枪也是他放的,不过最后和他们单位沟通一下,对外就说是有啥任务之类的。”
“周桃,你去通知三组的把人秘密带回来。”
周桃的好消息像是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好消息接踵而至。
调查给张建锋带信儿的赵军也带回了好消息:“科长,给张建锋捎信的是个大妈,当天有个人花了一块钱让她帮忙跑个腿,她到了张建锋单位把事情告诉了张建锋同事帮忙转达。”
“另外张建锋在回家路上确实遇到了件怪事,有个人骑着自行车一直和他较劲儿,起因就是他着急回家按自行车铃让对方觉得不爽,中间还差点打起来,他改道是因为另一条路去庙会的人太多了。”
“还有,我找张建锋单位的同事挨个问话,其中有个叫李大树的说前两天有个人找他借火,说是张建锋朋友,打听张建锋过年上不上班之类的,说打算过年请张建锋喝酒怕白跑一趟儿了,他觉得没问题就随口告诉这人了,这几个人我全带回来了。”
刘一刀问:“他们仨都还记得对方样子不?”
“大概长相应该都记得,我不是怕您等的急,就先把人带回来了,还没具体问。”
“行,辛苦了,平安,那咱们见见这三个,希望能问出点有用的线索来,徐宝茹这边不是还得等沈阳那边消息吗,背后特务这条线有信了,先跟这个吧?”
顾平安掐灭烟头起身道:“行,给我备几张白纸和一支铅笔。”
赵军喝了半缸子凉白开喘着粗气道:“我这就去给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