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排长也转业了-《四合院:我对象又红又专》

  好在燕儿是知道排长家的。

  “前边就到了,我奶奶对小辈一代人没啥印象了,您别介意啊。”

  “没有,霍奶奶外冷心热。麻烦您了,对了,手抄本上后面的词儿你给霍奶奶带回去吧,也算是一份回忆。”

  跟顾平安猜测不错,燕儿刚在车上欲言又止就是为的这个,赶忙点头。

  顾平安小心撕下的时侯看着上面的段子,嘴角不由的抽了抽,明白为啥得要回去了。

  这哪是骂人的,这明明是说相声用的台本儿,祖安文坛泰斗见了都得甘拜下风,顾平安头一次见骂人还这么有艺术的。

  特别是上面还每段儿标记了打快板的板眼,一板一眼,一板三眼,无板无眼之类的节拍,字体娟秀,一看就是出自眼前这位之手。

  燕儿脚趾抠地,略带慌张的从顾平安手里‘抢过’收好:“别看,瞎写的。”

  “呃,词写的挺好。”

  顾平安车停在排长家门口的时候,已经有小朋友从地窑坑里跑上来围观了。

  “金斗儿,你二叔在家吗?他战友来了。”

  金斗看着年龄十来岁左右,看了眼顾平安,撒着丫跑回家大声嚷嚷:“娘,有人来找二叔了,开的汽车呢。”

  “顾同志,刚才那是大军哥战友的孩子,他去叫人了,我就先回去啦。”

  排长家三兄弟,大哥张大川解放前走的早,两个弟弟张大山和张大军是由嫂子带大的。

  张大军也是军人,平津战役时,仗打到家门口拜托嫂子替自己收养了战友遗孤,然后就匆忙的就跟着部队南下,再没回来。

  门框上的牌子替他继续守护着这里。

  顾平安正从车上往下搬带的米面肉菜的时候,嫂子跟着金斗上来了。

  四十来岁的年龄,头上已经夹杂着些许银丝了。

  “您是?”

  “嫂子,我是顾平安。”

  “是你呀,我听大山说过,金斗,快去叫你二叔回来。”

  没想到排长侦察技能点满,身上带着泥灰小跑着回来了,大老远就哈哈大笑道:“哈哈,我听到汽车响远远就看着就像是你小子。”

  顾平安放下手里东西,快步上前和排长紧紧抱在一起,半晌才分开,打量着对方身体才松了口气。

  “壮实了,也变白了。”

  “大山,你一身土的全弄人家衣服上了,先回家吧。”

  排长憨笑着挠挠头:“听嫂子的。”

  “你小子怎么不说声就跑来了?”

  “昨天下午收到电报,我心里不踏实,清早就出发了。”

  嫂子给顾平安倒上水:“大山,你没弄清楚就拍电报,害人家大老远跑一趟。”

  “怪我怪我,平安,我们家这地窑你也看到了,住不成人了,这些年给嫂子寄钱就是让她建房子照顾好她跟金斗的,没想到她是能省则省,没舍得花,我还以为家里出啥事用完了,这才找你开口的。”

  “没事就好,也不算白跑,正好我跟排长您聚一聚。”

  “那是你流血流汗挣回来的,嫂子要给你攒成着家的,你这一回来就大手大脚花钱,按我说这地窑请人固一固还能住,你现在申请转业回来了,往后单位应该会在市里面给你分房子,平安兄弟,吃这核桃,自己家的。”

  “分了房我也不要,我现在回来了,换我为这个家出力了,您这些年太辛苦了,往后您跟金斗就等着享福吧。”

  嫂子摸着金斗脑袋瓜笑道:“行,就依你。”

  “这些年多亏了我嫂子,我才有个家,我们这块是盐碱地,粮食比不上别的地方,我寄钱回来就是怕嫂子过不好,没想到她是能省则省,您这身衣服穿了有些年头了,昨天给您买的哪身换上啊。”

  “不过年不过节的换新衣服干啥。”

  “穿旧了咱再买。”

  “行,我知道你现在挣的多了,不过真不能乱糟蹋钱了,往后你结婚,有了孩子用处多着呢。”

  排长在五五年之前每月14块津贴,当然,他和顾平安一样给牺牲的战友家寄钱的,像小四川家,两人每月都是寄两块钱,过年过节是五块。

  五五年后应该是六十加六块的军龄补贴,现在转业也是干部待遇,21级。

  “你们聊着,我去做饭去。”

  金斗有些怕生人,跟着大嫂后面:“娘,我帮您烧火。”

  “你小子带这么多东西,幸亏有车,对了,车打哪儿借的?”

  “津门公安分处找童队借的,排长,您转业到啥单位了?”

  排长从柜子里取了两瓶酒:“巧了,运输处调度科,今儿不急着回去吧,咱们把这两瓶造完它。”

  现在也不查酒驾,平分的话一瓶酒顾平安倒是没啥事儿:“听您的,您房子建哪里了?”

  “还早呢,我现在才夯土墼,地基也才找人收拾呢。”

  “钱够不,我带了的。”

  “够了,对了,你小子上回写信说是订婚了,啥时候带弟妹见见,她也是军人?”

  “嗯,胜男在总医院工作,就今年,到时您可一定要抽个空儿来啊。”

  久别重逢,加上心情好,不知不觉得就喝多了。

  到了下午两人才醒酒。

  “今天就别回去了,你请了几天假啊?”

  “我晚上就得回去,四九城那边还有事儿,到了市里还得请人家吃顿饭,看望一个朋友,过两天军体课也要考试了,您往后有空了来四九城,把大嫂和金斗带上好好逛两天,看看天安门,吃吃烤鸭。”

  “对了,您要不要跟我一起去市里,正好相互认识认识,以后你在津门铁路分局也好开展工作。”

  排长倒是挺向往的:“成,说不准我过几天就来呢,你小子可要招待好啊,不过我就不跟着去了,家里离不开,以后有机会再说吧,不过你小子现在吃的挺开,在津门都有朋友。”

  “没问题,您到时多待几天。”

  跟排长和嫂子告别时,大嫂装了大半袋的核桃让顾平安带上:“都没多住两天,平安兄弟,往后有空了再来啊。”

  顾平安郑重的给大嫂敬礼,这是敬大嫂为两位军人守好家,也是敬她抚养烈士遗孤:“大嫂,这些年辛苦您了,现在我们排长回来了,您就别这么劳累了,等有空了到四九城来玩几天。”

  小叔子转业回来了,又有出息,她心情很好:“成,听你跟大山的,对了,你认识的人多,给大山留意着看有没有合适的,他不能再耽搁了。”

  “巧了,今儿给我带路的那位女同志我就觉得挺合适,非常英气,性格也不错,她奶奶姓霍。”

  “行了,你小子乱点鸳鸯谱,我比人家大十几岁呢,路上开慢点儿。”

  张大山没放在心上,大嫂却眼睛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