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秣马厉兵与暗流潜涌-《渔夫:我的渔村首富路》

  回到东源村,海风裹挟着熟悉的咸腥气息扑面而来,林凡心中那份在省城积攒的些许紧绷感,悄然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回归主场的踏实与从容。

  村口码头,几艘晚归的渔船正在卸货,渔民们看到他,纷纷热情地打招呼。

  “小林回来啦!”

  “省城大会开得咋样?长见识了吧!”

  “凡哥!”

  林凡一一笑着回应,脚步不停。

  他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先去了村尾的仓库——如今他的“林氏海洋”运营中心兼冷库。

  推开仓库门,里面整洁有序,与昔日破败景象天壤之别。

  一侧是分类存放的渔获保鲜区,另一侧则被改造成了简易的办公和装备维护区。

  阿明正带着两个年轻小伙,仔细地保养那套珍贵的【初级深海探测声呐阵列】以及其他潜水装备。

  “凡哥!”阿明见到他,立刻放下手中的工具迎了上来,脸上带着兴奋,“都准备好了,就等你回来下命令了!”

  林凡点点头,目光扫过擦拭得一尘不染的设备,“辛苦了。李叔他们呢?”

  “李叔带着王嫂他们去‘林氏一号’做日常维护和投喂了。按照你走之前定的计划,轮捕区这几天歇网,让鱼群恢复。”

  阿明汇报得井井有条。

  林凡心中欣慰,团队的运作已经步入正轨。

  他走到悬挂在墙上的大幅海图前,这是他和阿明根据多次勘探、系统提示以及传统渔民的经验,一点点绘制拼接的,上面用不同颜色的标记笔标注了已知渔点、危险暗礁、洋流大致走向,以及那个引人注目的“破碎礁区”和更外围用虚线勾勒的未知海域。

  “窗口期就在明后天,”林凡的手指点在“破碎礁区”边缘,然后向外划去,“这次,我们不走老路,沿着上次发现冷泉生物群落的边缘,继续向东南方向推进。阿明,气象和海流数据确认无误?”

  “确认了!”阿明肯定地说,“根据你那个……呃,根据我们总结的预测方法,未来48小时,风向稳定东南,风力三级,海浪平缓,水下能见度预计良好。正是勘探的好时机!”

  正说着,小玲也提着笔记本电脑走了进来。

  她脸上还带着一丝旅途的疲惫,但眼神明亮。

  “林总,和李总那边的合作协议初稿已经发过来了,我初步看了一下,条款基本按照我们谈定的。另外,这是省研究所张研究员刚发来的邮件,希望能获取我们近三个月‘金藻-珠贝’试验区的水温、盐度和基础生物量变化数据,说是用于他们的区域生态模型构建。”

  林凡接过电脑快速浏览了一下邮件,沉吟片刻,“数据可以给,但只给试验区边缘的常规监测数据,核心区的详细生长记录和‘金藻素’浓度数据暂时保留。合作协议你牵头仔细核对,必要时可以咨询一下镇上的法律顾问,确保没有漏洞。”

  “明白。”小玲认真记下。

  这就是林凡现在的日常,赶海捕捞的具体事务逐渐交由阿明和李叔负责,他则更多地投入到战略规划、技术把控和外部联络上。

  他深知,要想走得更远,必须依靠团队,而他自己,则要牢牢掌握核心方向和关键技术(系统)。

  傍晚,林凡特意去了老村长家一趟,带了些省城的点心。

  老村长见到他,脸上的皱纹都笑开了花,“好好好,回来了就好!听说你在省里的大会上都给那些教授讲课了?给我们东源村长脸了!”

  老爷子拍着林凡的肩膀,满是自豪。

  “只是分享了些咱们的经验。”

  林凡谦逊地说,随后话锋一转,“三爷爷,接下来我可能要去更远的海域看看,时间会长一点。”

  老村长收敛了笑容,眼中透出关切和一丝了然:“是往‘破碎礁’那边,还是更远?那边水深浪急,可得小心。听说……最近有些不像是打渔的船在那边转悠?”消息灵通的老村长显然也听到了一些风声。

  林凡点点头:“嗯,我知道。会小心的。村里这边,还要您多照应。”

  “放心吧,只要你这娃子是正干,我这把老骨头就肯定给你撑腰!”老村长的承诺掷地有声。

  从老村长家出来,暮色已深。

  林凡没有直接回自己的小屋,而是信步走到码头。

  月光洒在海面上,泛起碎银般的光辉。他的“海丰号”静静地停泊在泊位上,经过加固和部分改装,它已经不再是那条简单的旧木船,而是一艘能够应对中远海作业的可靠伙伴。

  新购置的二手中型挂机在月光下泛着冷硬的金属光泽。

  他凝视着黑暗深处的大海,心中思绪翻腾。

  省城之行,开拓了他的视野,也让他感受到了压力。

  学术界的要求是严谨和数据,商业伙伴追求的是利润和掌控,而潜在的竞争对手如“万洋渔业”,则像隐藏在深水下的鲨鱼,伺机而动。

  陈教授的提醒言犹在耳。他之所以急于再次深海勘探,不仅仅是为了寻找新的资源,更是为了抢占先机,在“万洋”这类巨头彻底摸清那片海域之前,建立起自己的信息和资源优势。

  他心念微动,视野中淡蓝色的虚拟屏幕悄然浮现。

  【今日气运等级:青铜(小有机遇)】

  【当前气运值:41.7】

  【兑换列表】(略)

  【辅助功能】:

  【智能管理日志】(记录分析中…)

  【精准气象预测系统】(确认未来72小时天气窗口良好)

  【生态模拟器】(“金藻-珠贝”混养模式优化推演中…)

  【技能培训模块】(阿明(海上作业\/设备操作)熟练度78%,小玲(数据分析\/项目管理)熟练度65%…)

  【市场舆情监测】(“东源金纹”品牌网络提及率小幅上升,关联词:“省城博览会”、“稀有珍珠”。监测到“万洋渔业”近期发布深海勘探设备采购招标公告。)

  【潮汐与海流动态模型】(模拟显示,目标勘探区域未来48小时存在有利于物质上翻的底层海流,可能带来营养盐聚集。)

  气运值的增长源于学术认可和项目落地。

  “市场舆情监测”捕捉到的“万洋”招标信息,印证了他的判断。

  而“潮汐与海流模型”提示的底层海流,则让他心中一动——这种环境,往往容易聚集特殊的海洋生物甚至矿产资源。

  “看来,这次的目标,不能仅仅停留在鱼群上了。”林凡暗自思忖。他记得系统之前解锁【初级深海探测声呐阵列】时,附带说明其具备一定的海底地质和异常物体识别能力。

  第二天,整个“林氏海洋”团队都忙碌起来。

  阿明带着人最后一次检查“海丰号”的发动机、导航设备和声呐阵列的供电系统,确保万无一失。

  小玲则忙着准备此次勘探的后勤保障:足够的燃油、淡水、食物,以及样本采集瓶、保温箱、水下摄像设备等。

  林凡则把自己关在仓库的“研发角”里,对着海图和系统提供的数据进行最后的航线规划。

  他避开了“万洋”船只最近频繁活动的区域,选择了一条相对隐蔽,但根据模型预测可能更有探索价值的路线。

  “凡哥,都准备好了!”傍晚,阿明兴奋地跑来汇报,“船上加了足量的油,声呐和潜水装备都调试好了,氧气瓶也灌满了。兄弟们也都通知了,明早五点准时出发!”

  这次出海,林凡决定只带阿明和另外两名经验最丰富、口风也最紧的船员,李叔则留守负责“林氏一号”渔场的日常管理。

  夜幕降临,东源村渐渐安静下来。

  林凡躺在自己小屋的床上,却没有丝毫睡意。月光透过窗户,在地上洒下一片清辉。

  他回忆起两年前,自己还是个浑浑噩噩、被村民唾弃的二流子,如今却肩负着一个团队、一个品牌,甚至可能是一个未来产业的希望,即将驶向充满未知与机遇的深蓝。

  谨慎,必须无比谨慎。

  他再次告诫自己。系统的存在是绝对不能暴露的底牌。

  所有的发现,都必须有一个合乎逻辑的、至少是能自圆其说的解释——或是“运气”,或是“老渔民的经验”,或是“科学的观测与推理”。

  他再次调出系统界面,目光落在【兑换列表】上。

  气运值已经突破40,列表里似乎有一些新的、模糊的选项在闪烁,但尚未完全解锁。

  他注意到,一个名为【初级水下推进器(可升级)】的图标比之前清晰了一些,兑换要求是气运值50点。

  “下次升级的目标有了。”林凡心中暗道。有了水下推进器,他在深海的机动性和勘探范围将大大增加。

  第二天凌晨,天色未明,码头却已有了动静。

  “海丰号”的灯光划破黎明的黑暗,发动机发出低沉有力的轰鸣。

  林凡、阿明和两名船员——强子和水生,登上了船。

  强子是个憨厚壮实的汉子,水性极好;水生则相对机灵,对机械有点天赋,是阿明着力培养的苗子。

  老村长、小玲、李叔和几位早起的老渔民都来送行。

  “一定要小心啊!平安回来!”小玲喊道,眼中带着担忧。

  “放心吧小玲姐,有凡哥和阿明哥在,没问题!”水生年轻,充满干劲。

  “注意天气变化,感觉不对就立刻返航!”李叔叮嘱道。

  老村长没多说话,只是用力拍了拍林凡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

  林凡环视众人,点了点头,沉声道:“出发!”

  阿明熟练地操纵船舵,“海丰号”缓缓驶离码头,劈开平静的海面,向着晨曦微露的东方,向着那片蕴藏着无限可能也潜藏着未知风险的深蓝,坚定地驶去。

  船行渐远,岸上的人影变得模糊。林凡站在船头,任由略带凉意的海风吹拂脸颊。他打开系统。

  【今日气运等级:白银(顺风顺水)】

  很好,开局不错。

  “声呐开机,按预定航线,保持航速。”林凡下达指令。

  “是!”阿明应道,操控台上的屏幕亮起,开始实时扫描海底地形。

  最初的航段是熟悉的,经过“林氏一号”渔场边缘时,能看到他们投放的人工鱼礁在水下形成一片片阴影,隐约有鱼群在其中游弋。

  越过渔场后,海水颜色逐渐变深,意味着他们已经进入了更深的海域。

  几个小时后,“海丰号”抵达了上次发现冷泉生物群落的边缘区域。声呐屏幕上开始出现一些异常的地形起伏和反射信号。

  “凡哥,你看这里,”阿明指着屏幕上一片连绵的、如同丘陵般的地带,“地形很复杂,和地图标注的有些出入。”

  “降低航速,仔细扫描。”林凡凑近屏幕,心中隐隐有些期待。这种复杂地形,往往是特殊生态系统或资源富集的区域。

  声呐波束持续扫描,将海底的细节一点点呈现出来。

  突然,在屏幕的一角,一个不同于周围海底沉积物、也不同于常见礁石的强反射信号点,清晰地显现出来。它的形态……似乎有些规则?

  “放大这里。”林凡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阿明操作放大,那信号的轮廓更加清晰了些——一个狭长的、边缘似乎有些规则的凸起物,半掩埋在沉积物之下。

  “这……不像天然的石头啊。”强子凑过来,挠了挠头。

  水生也瞪大了眼睛:“有点像……沉下去的木头?或者……是沉船?”

  沉船?

  这个词让所有人的呼吸都为之一窒。

  在渔民的口口相传和历史记载中,这片古老的海域下,埋藏着不少因为风暴、触礁或战争而沉没的船只,它们承载着历史,也可能承载着不为人知的财富。

  林凡的心脏也猛地跳了一下。他想起了之前找到“牵星罗盘”的那艘古代沉船。难道,又是一艘?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阿明,记录坐标。强子,准备水下摄像设备。我们先不放潜水,用摄像头近距离观察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