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堪舆绘图-《天降福星,荒年带领全家逆风翻盘》

  沈穗穗虽然在接受崔大这个大伯时,心底就早有准备,自己和家人会被卷入大户人家的权力之争中。

  却没有想过,还涉及皇权之争。

  她干笑两声,抬头看向高出她许多的萧翊:“萧公子可真会说笑。”

  “我不过是个乡野丫头,你说的什么阵营,一荣俱荣,一毁俱毁……都离我太远了!”

  萧翊却痞气十足的挑了挑眉:“远?小孩儿,逃避等于掩耳盗铃。”

  “你是个聪明的孩子,应该知道我说的是什么意思!”

  沈穗穗发现这天是没办法继续聊下去了,果断结束话题。

  “天色不早了,萧公子你早点休息吧!”

  沈穗穗转身回到小木楼。

  隔壁房间里,石头和铁头还很兴奋,两人小声说着悄悄话,内容都是关于今日马车里的东西。

  “哥,今日大伯又送来许多布匹和棉花,咱们今年冬天,再也不会受冻了!”铁头小声道。

  石头认可:“对,还有那么多粮食!我们一家人再也不会饿肚子了!”

  铁头又压低了声音,不知道和石头说了什么,两兄弟偷笑出声。

  孙芸含笑偷听兄弟俩讲话,脸上不自觉的浮现出满足的微笑。

  等着沈穗穗回房,她噗地吹灭油灯,裹紧被子嘟囔:“穗穗,天冷,快上床来!”

  沈穗穗爬上床,盖上厚重的棉被,不一会儿,全身都暖和起来。

  虽然今日找萧翊说话有些冲动,但得到了确定的答案,她的心反而安定不少。

  至少知道,自己未来的路,大概会往哪个方向走。

  萧翊说的不错,一荣俱荣,一毁俱毁!

  从崔大证明沈南山就是他二叔丢失多年的儿子,他们一家和崔家就是一体的了。

  尽管,她的便宜父亲并没有在崔家精心培养下,长成英年才俊。

  而是被沈刘氏养成了一个大字不识的乡野村夫。

  已经发生的事,沈南山无法改变。

  但他可以决定今后成为怎样的人。

  沈南山今年三十三岁正值壮年,抓紧时间培养起来,未来回到崔家,至少不会觉得自己低人一等。

  还有孙芸、石头和铁头,全都要培养起来。

  第一步,自然是扫盲。

  沈穗穗想到这里,才发现自己貌似也需要被扫盲。

  大厉的文字和她在现代学的文字不同,得从头开始学。

  但是,找谁教他们一家人识字呢?

  她脑子里最先出现的人是赵清和,他虽偶尔说话比较犀利,心肠却不错。

  就是不知道他会不会答应?

  沈穗穗睡前想太多的结果就是,她没有睡好,一晚上都处于半梦半醒的状态。

  早上起床洗漱的时候,不停地打着哈欠,眼下一片淡淡的青黑色。

  萧翊从茅草屋里出来,见沈穗穗这副模样,忍不住打趣。

  “怎么?昨日我说的那番话,吓到你了?”

  沈穗穗瞥了他一眼,懒得理会。

  “胆子这么小?”萧翊来到他身边,凑近了仔细打量,他微微蹙了下眉头,似有些担忧,“真被吓到了?”

  沈穗穗真是怕了他喜欢刨根问底的性子,敷衍的道:“没有。想得太多,没睡好。”

  萧翊轻轻挑了挑他的眉梢,一双凤眼含着笑意看着人时,少了锐利,多了几分不自察的潋滟深情。

  “哦?想了些什么?可以说出来我替你分析分析。”

  沈穗穗没忍住,白了他一眼:“关你什么事。”

  萧翊:“我们可是一条船上的人……”

  沈穗穗不理他,转身进厨房用早饭。

  家里每日的早饭都是孙芸和沈南山早早起床准备的,其他人几乎一睡醒,就能吃到热气腾腾的早饭。

  一般早饭都很简单,一锅加了糙米的粟米粥。

  今日孙芸又煎了二十几个麦麸饼。

  她知道沈穗穗今日要带匠人进山,特意多准备了些麦麸饼。

  用干净的布包起来,放进沈穗穗日常进山背的背篓里。

  等匠人们从赵大夫家过来,一群人用过早饭,就准备上山。

  孙芸送沈穗穗出门时,不放心的念叨:“穗穗,我给你们每个人准备了两个饼子,你们中午饿了可以吃……”

  “还有水囊里的水,都是烧开后放凉的水。”

  沈穗穗朝她摆了摆手:“知道了,娘。”

  一行人进山,除了梁承五个匠人,还有随影、随武。

  萧翊主仆二人也跟着,再加上沈穗穗,足足十人。

  自崔大将随影和随武留给沈穗穗后,小院里的用水和柴火都由二人负责。

  上次大雨过后,村里水井已恢复出水,但两人依旧习惯去山上泉眼里打水。

  美其名曰,这样能锻炼身体。

  至于萧翊和武甲二人,说是进山打猎,但全程都跟着沈穗穗一行人。

  偶尔遇到野鸡和野兔,都不用萧翊出手,武甲一个人就打回来两只肥美的野鸡和野兔。

  沈穗穗看了一眼在林中行走,犹如闲庭散步的萧翊,微微抿了下唇,没有说啥。

  能说啥,她到现在都没有想明白,他一个贵公子哥,为啥非要屈尊留在石头岭受苦?

  说他历练吧?

  他身边跟着武甲,有啥事不用他出声,武甲就已经解决或者安排好了。

  沈穗穗想不明白,所以干脆放弃。

  现代不是也有某些有钱人精致生活过腻了,想要体验一下穷人的生活吗?

  或许萧翊也和他们是一样的心理。

  一行人到达静山中泉眼的位置,沈穗穗告诉会堪舆的于炼:“就是这个位置。”

  “我想将泉眼挖开扩大,暗河里的水就会涌出更多。”

  “好的,我再在周围看看。”于炼拿出他的专业工具,罗盘、罗庚尺、水准仪等工具,开始四处勘察。

  大概过去小半个时辰,于炼说:“姑娘,此处泉眼下方的确有一条暗河。”

  “水渠具体要如何修建,我还得回去和梁承几人商量一番,绘制出精确的图纸,才能动工。”

  一旁的梁承则道:“此处位置比较低,看看能不能在其他位置找到暗河的出水口。”

  “这样安装水车采水会更省力一些……”

  于炼和梁承,以及石匠赵乾和赵坤,木匠钱穆五人聚在一起商量后,决定再在周边位置看看。

  随武护着五个人去周围查勘。

  沈穗穗则想着反正进山了,不如看看能不能挖到野山参。

  即便不能挖到野山参,其他草药采一些回去也行。

  “萧公子,我想进深山看看,你要同我一起吗?”

  闻言,萧翊笑着露出两颗虎牙,痞里痞气的道:“需要用我的时候,就知道我的好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