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一把一把狗粮啊-《年代,渔猎江南,养活一家七口》

  “对,谁也别想从我身边把你给抢走,任何一个人都别想!”

  程小东侧头望着蒋心乐。

  蒋心乐的身高和程小东绝对的顶级般配。

  这妮子身高有将近一米七,在这个营养普遍不良的年代里,能够长到这个身高,绝对是靠的基因。

  程小东有一米八左右,他是因为从小到大没吃过什么苦,因为那时候他有四个哥哥。

  二哥大哥比他大了一二十岁,几个老兄都比他大很多,从小就把他这个最小的弟弟保护的很好。

  一人给一口吃的,都不会让他饿肚子了。

  所以二人这么一对视,那种年代爱情的美好,瞬间能感染身边任何一个经过的人。

  蒋心乐也带着一丝的羞涩:“嗯嗯,我也不会让人抢走的,谁也抢不走。”

  程小东点头:“走吧,我们去买东西,马上就要过冬了,也给你们添置一点过冬的衣服。”

  “好,也给你买一件棉衣。”

  蒋心乐手死死的拽着程小东的手,背挺的直直的,认真,但又会从她的这种认真当中,感受到一种娇憨的气质。

  能悄然之间就能柔化一个人的内心。

  这才是女人真正的力量。

  在自家男人的面前没有任何的霸道,没有任何的趾高气昂。

  但却总有一股磅礴的力量,去影响到自家的男人。

  用几十年后年轻人的形容,就是情绪价值给的非常好。

  两人前边走着。

  程雯雯背后看着,羡慕着……

  看着看着,看两人若无旁人的去了那边。

  赶紧着急的跟上:“小叔,你们是不是后面还忘记有个人了。”

  “你们真是的。”

  程小东是个非常果断的人,买任何东西从来都是目标准确,

  和这年代老百姓买东西有很大的区别。

  这年代大部分人买东西,都是拿着一个东西,纠结半天后才会下手去买。

  精打细算已经刻画进了所有人的骨子里。

  蒋心乐也是这种人。

  那些东西总要各种对比了之后才会下手。

  所以程小东没管她,半个小时后,他们买了一台蝴蝶牌缝纫机。

  这个牌子的缝纫机蒋心乐看了好久了。

  期间程小东看了下摩托车。

  换做是正常人,肯定是先买单车,然后单车变摩托,这才是正常的流程。

  但程小东直接去看了摩托车。

  在这边看的是,蒋心乐赶紧把他给拉走了。

  “我们才赚了这么点钱,不要乱花钱,现在还不需要摩托车。”

  程小东解释道:有了摩托车的话,以后我们办事的效率会高很多。

  现在靠坐车到县里一趟,一路摇摇晃晃最少要差不多个把小时。

  而且中巴车不等人,只有在规定的时间点才有,一旦晚上就没车子了。

  我们赶上来的都是新鲜鱼,有摩托车我们就可以自己随时送货。

  路上的时间也 只需要二十多分钟,这样更利于我们的东西卖出去。

  程小东其实还想过自己弄一台小货车,或者拖拉机。

  但是在这年代有些不太现实。

  第一,他们还没有这么多钱,这种小货车,摩托车在一个大队都是属于重资产。

  第二,那就是上头会查你。

  现阶段国内有政策,严禁个人用货车运输货物,但凡只要是查到,只要是有人搞你的话。

  那么一搞一个准。

  现在程小东的背后已经有人在盯着他了,如果他现在动了这个心思,肯定会进去。

  他是重生回来的人,这个风险必须要避免。

  毕竟这年代,有时候真不是你赚了钱就有命花。

  很多东西都在摸着石头过河,上头都没有一个准信。

  安全才是第一。

  这么一番解释之后,蒋心乐立马懂了。

  马上开始支持他买摩托车。

  现在他们手上的钱买了缝纫机之后,还可以买一辆王富贵那种红公鸡(嘉陵cj50),售价七百左右,脚踏启动。

  但程小东以前见过王富贵带他老婆孩子。

  有时候遇到山坡路,都要下来推着走。

  动力不行,后边带个一两百斤货就没啥力气了。

  油耗也特别大。

  程小东要买一台最少能带动三百斤货的摩托车。

  所以干脆放弃了。

  最后他们又看了嘉陵70,价格要两千八。

  动力强,油耗低,带个三百斤货物,再加后面坐个人都能在坡路上跑的起飞。

  暂时把这件事给压制了下去。

  这一圈进来又买了很多家里要用的东西。

  一家七口,除了吃之外,最大的开支莫过于是穿衣了。

  尤其是冬天的衣服,特别贵。

  供销社有成品衣,一些花色比较肚饿的衣服最贵。

  但有种棉衣是最便宜的。

  外面是劳动布,里面是棉花。

  这种衣服算是这年代最保暖的衣服了。

  程小东一人买了一件。

  这么一进来就花费了快两百元。

  只是结账的时候,他们没有注意,刚刚出现的那个顺子并没有离开,还在供销社里。

  边上看到了他们结账。

  人都看傻了。

  一百多的蝴蝶牌缝纫机,还有好几件棉衣,还有各种生活物资……

  这特么是什么家庭啊,这么跑供销社来大买特买……

  心里突然有种想要和程小东比下高低的心思。

  下午回了家里。

  早上带回来的那条米级翘嘴已经正在用药腌着。

  刚好入味。

  程小东晚上搞了个香煎翘嘴鱼。

  太大了,分了段,好几碗摆着。

  本来都还有点不太乐意吃,觉得这玩意儿刺太多。

  可程小东总是能给人带来惊喜。

  当家里人吃了一口后,一个个马上大快朵颐。

  吃饭就是要人多,而且要抢着吃才有趣。

  ……

  张文燕的菜摊子毕竟面对的是本地的客户。

  所以咸干鱼销量有限。

  几天之后,程小东家里的咸干鱼已经有很多了。

  一箩筐一箩筐的摆在堂屋里。

  而这一段时间,程小东根本就没有停止收鱼,每天早上都要在大堤边上挑一箩筐回来。

  很多村里人都在笑话他。

  尤其是在看到他家堆满了干鱼后,李凤丽背后没少说风凉话。

  程小东却压根没有停止。

  后边几天时间里,程小东他们在六港子的收获非常的稳定。

  丝网阵那边也在不停换地方。

  野鸭这东西的敏感程度比野鸡还大。

  但凡发现一个地方经常有人出现,慢慢的,他们就不会再来这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