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三,年节的余韵尚未散尽,清河县周家庄后山深处,却已是另一番如火如荼的景象。
寒风依旧料峭,吹拂着未消的积雪,却吹不散那蒸腾而上的汗气与喧嚣。
一片被特意清理出来的巨大谷地中,数百道身影如同勤劳的工蚁,在初春的寒阳下奋力劳作,夯土声、号子声、木石碰撞声交织成一首充满力量与希望的进行曲。
周平安与墨离站在一处视野开阔的高坡上,俯瞰着下方这片正在疯狂生长的“燎原”根基。
周平安一身利落的靛蓝劲装,外罩半旧棉氅,眉宇间是挥之不去的疲惫,却更闪烁着一种近乎亢奋的锐利光芒。
墨离则是一贯的素白棉袍,清冷的目光扫过谷地,沉静中带着审视。
下方忙碌的人群构成复杂:
有神情专注、动作精准高效的化名莫姓的墨家子弟,他们如同工坊的骨架与神经;
有上次酒坊扩招时因名额有限而遗憾落选、此刻终于如愿以偿的本县青壮,他们脸上带着对未来的期盼和对“周青天”的感激;
有听闻此地招募、管饭发钱而从邻县甚至更远地方跋涉而来的流民,他们眼中是抓住救命稻草般的拼命与麻木被点燃后的微光。
在周平安“管两餐、日结工钱”的铁律下,这百废待兴的巨大工程,正以“早七晚八”的强度全速运转着。
谷地核心,五大工坊区域如同五颗巨大的铆钉,深深楔入这片土地,虽显杂乱,却在墨家子弟的引导下,呈现出一种内在的、高效运转的秩序。
第一处:砖窑阵列。
五座巨大窑炉的基址已清晰划定,如同五座沉默的堡垒。
其中一座进度最快,圆拱形的窑体已初步成型,由厚重的夯土和就地取材的石块垒砌,窑门、烟道、火膛结构清晰。
一个身材精瘦、皮肤黝黑、眼神却异常明亮的中年汉子正是莫岩,此刻正蹲在窑顶,仔细检查着最后几块拱顶石的契合度,不时用手中的小锤敲打,发出清脆的叮当声。
他身边围着几个本地招来的学徒,认真记录着他的每一句指点。
“莫师傅,这窑真能烧出比石头还硬的砖?”一个年轻学徒敬畏地看着那庞然大物。
莫岩头也不抬,声音带着一种窑火淬炼出的沉稳:“火候到了,土石也能成金!待这几日引火试温,第一窑砖出来,你们便知。”
他眼中闪烁着对“窑火之术”的绝对自信。
只要试烧成功,这座窑炉便能成为源源不断吐出“坚逾精铁”城砖的母体,其余四座亦将迅速复制!
相隔百步:水泥厂区。
此地更为喧闹。
巨大的地基正在挖掘,木料、石料堆积如山。
一个面容严肃、手持卷尺和炭笔的中年墨侠名唤莫矩,正站在一处刚夯实的巨大方形基坑旁,手中展开的正是周平安提供的原始图纸,上面已被朱笔增添、修改了密密麻麻的注释和结构线。
他正与几个负责夯土的工头激烈讨论着。
“不行!这煅烧窑的基脚必须再深三尺!周大人说了,此物需承受千度高温,地基不稳,窑塌了,前功尽弃!”
莫矩的声音斩钉截铁,指着图纸上一处被重点圈出的位置。
“还有这研磨工棚的位置,按我和荆烈师傅商议的矫正图,需再往东移十步,靠近水源,方便引水驱动水碓!”
图纸上的“水泥”二字,如同拥有魔力,驱使着所有人精益求精。
这里将诞生一种能“遇水凝结,坚如磐石”的神奇之物,筑城铺路的速度与坚固,将远超这个时代的想象!
再远处:铁工坊,周平安改名钢铁厂!
此地的气势最为雄浑霸道!
一片更为广阔的区域被平整出来,规划中的高炉基座如同巨兽的巢穴。
荆烈那铁塔般的身影矗立在场地中央,他手中同样展开一幅图纸,但内容却远比水泥厂复杂——高炉结构、鼓风系统、铁水导流槽、锻打工棚线条刚硬,充满了力量感。
这图纸也是周平安的初稿,但经过了荆烈这位墨家第一力士兼锻器大师与多位墨家精研冶金的子弟反复推演、校准。
“这里!风道角度再调!”荆烈声如洪钟,指着图纸对身边几个同样精壮的墨家子弟吼道。
“按大人说的‘流体力学’,角度不对,风力不足,炉温就上不去!炼不出好钢,我们拿什么给护卫队打造破甲利刃?拿什么造更锋利的犁铧?”
他蒲扇般的大手在图纸上重重一拍,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钢铁,是武装与生产的脊梁!
更远处:玻璃厂!
此地的氛围略显不同,带着一丝神秘与探索的兴奋。
工棚的框架正在搭建,两个看起来颇为年轻、眼神中充满灵动与好奇的墨侠(一个叫莫光,一个叫莫澈)正凑在一起,对着另一份图纸指指点点,时而争论,时而兴奋地比划。
图纸上画着一些奇特的坩埚、吹管和退火窑的结构。
“莫光,你看大人画的这个‘吹制法’,真能把融化的‘琉璃液’吹成瓶子?”
“肯定行!大人哪次说错过?就是这配方……石英砂、纯碱、石灰石……比例还得试!莫澈,你说咱们要是真烧出透明如水、能透光的‘玻璃’,那该多神奇?”
两人眼中闪烁着对未知事物狂热的憧憬。
玻璃,这超越时代的透明奇迹,即将在这里诞生!
四处工坊,砖窑、水泥、钢铁、玻璃,如同四只巨大的犄角,扼守着谷地要冲,彼此呼应。
外围,数座简易却坚固的木质了望塔正在拔地而起,塔上已有佩刀挎弩的护卫警戒四方。
只待第一批合格的城砖和水泥产出,一道高大坚固、足以抵御强敌的围墙便将环绕而起,将这片承载着燎原希望的工业心脏牢牢守护!
第五处:天雷禁区。
此地位于谷地最深处,远离所有工坊和人烟,背靠一处陡峭的崖壁。
外围同样在搭建了望塔,但警戒级别明显更高,塔上护卫目光锐利如鹰,强弩上弦。
然而,禁区内部却一片空旷,除了平整过的土地和几条挖掘中的排水沟渠,并无任何建筑动工的迹象,显得异常沉寂。
周平安的目光凝重地投向那片禁区,沉声道:“那里……将是‘雷霆’诞生之地。我已提前严令,凡入此区者,必须立下生死状!”
“所研之物,非比寻常,稍有不慎,便是粉身碎骨,天雷滚滚!引来的……是焚城灭地的灾祸!”
他的声音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严肃。
墨离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只见禁区边缘的空地上,已经搭建起几座简陋的草棚。
棚外,除了几个神情肃穆、动作格外谨慎的墨家子弟在调试着一些密封的陶罐和精巧的称量器具,还有几个穿着与周围格格不入、宽大道袍、须发凌乱甚至沾染着奇异颜色粉末的人影在徘徊、争论。
他们眼神狂热,时而盯着手中的丹经,时而对着地上的硫磺、硝石碎末比比划划——正是周平安不知从何处秘密招揽来的炼丹方士!
这些人对“天雷”的危险性似乎有着病态的痴迷,竟纷纷自告奋勇。
墨离清冷的眸子里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这“天雷”,恐怕比周平安描述的还要危险百倍。
看着眼前这生机勃勃、却又暗藏毁灭力量的庞大工地,周平安胸中豪气激荡,连日奔波的疲惫仿佛一扫而空。
他用力一挥拳,声音带着金石之音:“根基!这才是真正的燎原根基!砖石为骨,钢铁为刃,水泥为筋,玻璃为眼!”
“待这一切运转起来,清河……便是真正的金汤铁桶!”
他转身,对墨离道:“走,再去看看我们的‘獠牙’磨得如何了。”
两人离开后山,策马来到位于村东头、原先护卫队的训练场。
此刻,这里同样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扩建景象!
原先简陋的校场被大幅拓宽,新的木桩阵、障碍壕、土石垒砌的演武台正在成型。
铁牛那巨塔般的身影正领着数十名精壮护卫喊着号子夯实地基,汗如雨下。
猎户三兄弟(张虎、赵猛、孙山)则在指导一队新招募的弓手练习箭术,破空之声不绝于耳。
周平安站在扩建中的点将台上,看着下方挥汗如雨、士气高昂的护卫们,眼中精光闪动。
他对身旁的墨离道:“前日苏晚来信确认了。我们清河县虽只是中县,但因地处要冲后方,并无朝廷驻军。按大夏律,县令有权自行招募护卫,额限……五百人!”
“五百人?”墨离眉梢微挑。
这数字远超一般县治的护卫规模,几乎抵得上一个小型军府的兵力!
看来周平安的野心,远不止于自保。
“不错!五百人!”周平安语气斩钉截铁,“这便是我们未来武装力量的种子!必须是最忠诚、最精锐的五百人!装备,要用我们自己炼出的最好钢打造的刀枪铠甲!训练,要远超朝廷卫所兵!”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与决断交织的光芒,如同变戏法般,从怀中贴身内袋里,小心翼翼地掏出一张折叠整齐的桑皮纸。
这桑皮纸显然被摩挲过多次,边缘已有些磨损。
周平安将其展开,动作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郑重。
墨离的目光落在纸上。
上面并非工坊图纸,而是一些极其复杂的结构分解图样和密密麻麻的、如同天书般的注释。
有长管状的结构,有精巧的激发装置,有圆球形的弹体……
旁边标注着令人心惊肉跳的字眼:“引火药配比(硝七硫二炭一,研磨极细,隔绝湿气)”、“密封”、“膛压”、“射程”……最核心处,画着一个类似一手攥拳,然后仅伸出拇指食指,却复杂精妙得多的管状武器雏形!
寒风掠过点将台,卷起桑皮纸一角。
周平安紧紧捏着这张薄薄的纸,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蕴藏着即将引爆的雷霆:
“墨姑娘,这五百人,光有刀枪铠甲还不够。我们还需要能引动‘天雷’之威的,真正獠牙!这纸上之物,便是钥匙!”
“待‘天雷禁区’有所成,这里……”他指了指脚下扩建的训练场,又指向远方后山那片寂静的禁区,“便是我们铸造‘雷霆’之地!”
桑皮纸在寒风中猎猎作响,上面的图形与文字,如同来自未来的神秘符咒。
墨离凝视着那张纸,清冷的眸光深处,第一次浮现出强烈的震撼与凝重。
她明白,周平安掏出的,不仅仅是图纸,更是一个足以颠覆这个冷兵器时代的、恐怖而充满诱惑的未来!金汤铁桶之内,正孕育着焚灭一切的……燎原之火!
寒风依旧料峭,吹拂着未消的积雪,却吹不散那蒸腾而上的汗气与喧嚣。
一片被特意清理出来的巨大谷地中,数百道身影如同勤劳的工蚁,在初春的寒阳下奋力劳作,夯土声、号子声、木石碰撞声交织成一首充满力量与希望的进行曲。
周平安与墨离站在一处视野开阔的高坡上,俯瞰着下方这片正在疯狂生长的“燎原”根基。
周平安一身利落的靛蓝劲装,外罩半旧棉氅,眉宇间是挥之不去的疲惫,却更闪烁着一种近乎亢奋的锐利光芒。
墨离则是一贯的素白棉袍,清冷的目光扫过谷地,沉静中带着审视。
下方忙碌的人群构成复杂:
有神情专注、动作精准高效的化名莫姓的墨家子弟,他们如同工坊的骨架与神经;
有上次酒坊扩招时因名额有限而遗憾落选、此刻终于如愿以偿的本县青壮,他们脸上带着对未来的期盼和对“周青天”的感激;
有听闻此地招募、管饭发钱而从邻县甚至更远地方跋涉而来的流民,他们眼中是抓住救命稻草般的拼命与麻木被点燃后的微光。
在周平安“管两餐、日结工钱”的铁律下,这百废待兴的巨大工程,正以“早七晚八”的强度全速运转着。
谷地核心,五大工坊区域如同五颗巨大的铆钉,深深楔入这片土地,虽显杂乱,却在墨家子弟的引导下,呈现出一种内在的、高效运转的秩序。
第一处:砖窑阵列。
五座巨大窑炉的基址已清晰划定,如同五座沉默的堡垒。
其中一座进度最快,圆拱形的窑体已初步成型,由厚重的夯土和就地取材的石块垒砌,窑门、烟道、火膛结构清晰。
一个身材精瘦、皮肤黝黑、眼神却异常明亮的中年汉子正是莫岩,此刻正蹲在窑顶,仔细检查着最后几块拱顶石的契合度,不时用手中的小锤敲打,发出清脆的叮当声。
他身边围着几个本地招来的学徒,认真记录着他的每一句指点。
“莫师傅,这窑真能烧出比石头还硬的砖?”一个年轻学徒敬畏地看着那庞然大物。
莫岩头也不抬,声音带着一种窑火淬炼出的沉稳:“火候到了,土石也能成金!待这几日引火试温,第一窑砖出来,你们便知。”
他眼中闪烁着对“窑火之术”的绝对自信。
只要试烧成功,这座窑炉便能成为源源不断吐出“坚逾精铁”城砖的母体,其余四座亦将迅速复制!
相隔百步:水泥厂区。
此地更为喧闹。
巨大的地基正在挖掘,木料、石料堆积如山。
一个面容严肃、手持卷尺和炭笔的中年墨侠名唤莫矩,正站在一处刚夯实的巨大方形基坑旁,手中展开的正是周平安提供的原始图纸,上面已被朱笔增添、修改了密密麻麻的注释和结构线。
他正与几个负责夯土的工头激烈讨论着。
“不行!这煅烧窑的基脚必须再深三尺!周大人说了,此物需承受千度高温,地基不稳,窑塌了,前功尽弃!”
莫矩的声音斩钉截铁,指着图纸上一处被重点圈出的位置。
“还有这研磨工棚的位置,按我和荆烈师傅商议的矫正图,需再往东移十步,靠近水源,方便引水驱动水碓!”
图纸上的“水泥”二字,如同拥有魔力,驱使着所有人精益求精。
这里将诞生一种能“遇水凝结,坚如磐石”的神奇之物,筑城铺路的速度与坚固,将远超这个时代的想象!
再远处:铁工坊,周平安改名钢铁厂!
此地的气势最为雄浑霸道!
一片更为广阔的区域被平整出来,规划中的高炉基座如同巨兽的巢穴。
荆烈那铁塔般的身影矗立在场地中央,他手中同样展开一幅图纸,但内容却远比水泥厂复杂——高炉结构、鼓风系统、铁水导流槽、锻打工棚线条刚硬,充满了力量感。
这图纸也是周平安的初稿,但经过了荆烈这位墨家第一力士兼锻器大师与多位墨家精研冶金的子弟反复推演、校准。
“这里!风道角度再调!”荆烈声如洪钟,指着图纸对身边几个同样精壮的墨家子弟吼道。
“按大人说的‘流体力学’,角度不对,风力不足,炉温就上不去!炼不出好钢,我们拿什么给护卫队打造破甲利刃?拿什么造更锋利的犁铧?”
他蒲扇般的大手在图纸上重重一拍,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钢铁,是武装与生产的脊梁!
更远处:玻璃厂!
此地的氛围略显不同,带着一丝神秘与探索的兴奋。
工棚的框架正在搭建,两个看起来颇为年轻、眼神中充满灵动与好奇的墨侠(一个叫莫光,一个叫莫澈)正凑在一起,对着另一份图纸指指点点,时而争论,时而兴奋地比划。
图纸上画着一些奇特的坩埚、吹管和退火窑的结构。
“莫光,你看大人画的这个‘吹制法’,真能把融化的‘琉璃液’吹成瓶子?”
“肯定行!大人哪次说错过?就是这配方……石英砂、纯碱、石灰石……比例还得试!莫澈,你说咱们要是真烧出透明如水、能透光的‘玻璃’,那该多神奇?”
两人眼中闪烁着对未知事物狂热的憧憬。
玻璃,这超越时代的透明奇迹,即将在这里诞生!
四处工坊,砖窑、水泥、钢铁、玻璃,如同四只巨大的犄角,扼守着谷地要冲,彼此呼应。
外围,数座简易却坚固的木质了望塔正在拔地而起,塔上已有佩刀挎弩的护卫警戒四方。
只待第一批合格的城砖和水泥产出,一道高大坚固、足以抵御强敌的围墙便将环绕而起,将这片承载着燎原希望的工业心脏牢牢守护!
第五处:天雷禁区。
此地位于谷地最深处,远离所有工坊和人烟,背靠一处陡峭的崖壁。
外围同样在搭建了望塔,但警戒级别明显更高,塔上护卫目光锐利如鹰,强弩上弦。
然而,禁区内部却一片空旷,除了平整过的土地和几条挖掘中的排水沟渠,并无任何建筑动工的迹象,显得异常沉寂。
周平安的目光凝重地投向那片禁区,沉声道:“那里……将是‘雷霆’诞生之地。我已提前严令,凡入此区者,必须立下生死状!”
“所研之物,非比寻常,稍有不慎,便是粉身碎骨,天雷滚滚!引来的……是焚城灭地的灾祸!”
他的声音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严肃。
墨离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只见禁区边缘的空地上,已经搭建起几座简陋的草棚。
棚外,除了几个神情肃穆、动作格外谨慎的墨家子弟在调试着一些密封的陶罐和精巧的称量器具,还有几个穿着与周围格格不入、宽大道袍、须发凌乱甚至沾染着奇异颜色粉末的人影在徘徊、争论。
他们眼神狂热,时而盯着手中的丹经,时而对着地上的硫磺、硝石碎末比比划划——正是周平安不知从何处秘密招揽来的炼丹方士!
这些人对“天雷”的危险性似乎有着病态的痴迷,竟纷纷自告奋勇。
墨离清冷的眸子里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这“天雷”,恐怕比周平安描述的还要危险百倍。
看着眼前这生机勃勃、却又暗藏毁灭力量的庞大工地,周平安胸中豪气激荡,连日奔波的疲惫仿佛一扫而空。
他用力一挥拳,声音带着金石之音:“根基!这才是真正的燎原根基!砖石为骨,钢铁为刃,水泥为筋,玻璃为眼!”
“待这一切运转起来,清河……便是真正的金汤铁桶!”
他转身,对墨离道:“走,再去看看我们的‘獠牙’磨得如何了。”
两人离开后山,策马来到位于村东头、原先护卫队的训练场。
此刻,这里同样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扩建景象!
原先简陋的校场被大幅拓宽,新的木桩阵、障碍壕、土石垒砌的演武台正在成型。
铁牛那巨塔般的身影正领着数十名精壮护卫喊着号子夯实地基,汗如雨下。
猎户三兄弟(张虎、赵猛、孙山)则在指导一队新招募的弓手练习箭术,破空之声不绝于耳。
周平安站在扩建中的点将台上,看着下方挥汗如雨、士气高昂的护卫们,眼中精光闪动。
他对身旁的墨离道:“前日苏晚来信确认了。我们清河县虽只是中县,但因地处要冲后方,并无朝廷驻军。按大夏律,县令有权自行招募护卫,额限……五百人!”
“五百人?”墨离眉梢微挑。
这数字远超一般县治的护卫规模,几乎抵得上一个小型军府的兵力!
看来周平安的野心,远不止于自保。
“不错!五百人!”周平安语气斩钉截铁,“这便是我们未来武装力量的种子!必须是最忠诚、最精锐的五百人!装备,要用我们自己炼出的最好钢打造的刀枪铠甲!训练,要远超朝廷卫所兵!”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与决断交织的光芒,如同变戏法般,从怀中贴身内袋里,小心翼翼地掏出一张折叠整齐的桑皮纸。
这桑皮纸显然被摩挲过多次,边缘已有些磨损。
周平安将其展开,动作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郑重。
墨离的目光落在纸上。
上面并非工坊图纸,而是一些极其复杂的结构分解图样和密密麻麻的、如同天书般的注释。
有长管状的结构,有精巧的激发装置,有圆球形的弹体……
旁边标注着令人心惊肉跳的字眼:“引火药配比(硝七硫二炭一,研磨极细,隔绝湿气)”、“密封”、“膛压”、“射程”……最核心处,画着一个类似一手攥拳,然后仅伸出拇指食指,却复杂精妙得多的管状武器雏形!
寒风掠过点将台,卷起桑皮纸一角。
周平安紧紧捏着这张薄薄的纸,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蕴藏着即将引爆的雷霆:
“墨姑娘,这五百人,光有刀枪铠甲还不够。我们还需要能引动‘天雷’之威的,真正獠牙!这纸上之物,便是钥匙!”
“待‘天雷禁区’有所成,这里……”他指了指脚下扩建的训练场,又指向远方后山那片寂静的禁区,“便是我们铸造‘雷霆’之地!”
桑皮纸在寒风中猎猎作响,上面的图形与文字,如同来自未来的神秘符咒。
墨离凝视着那张纸,清冷的眸光深处,第一次浮现出强烈的震撼与凝重。
她明白,周平安掏出的,不仅仅是图纸,更是一个足以颠覆这个冷兵器时代的、恐怖而充满诱惑的未来!金汤铁桶之内,正孕育着焚灭一切的……燎原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