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登临醉仙楼-《智霸大夏:从地主傻儿到开国大帝》

  醉仙楼。

  清河县曾经颇有盛名的酒楼,三层飞檐,朱漆雕栏,依稀可见当年的气派。

  然而此刻,那高悬的“醉仙”牌匾下,却门庭冷落。

  此时的周平安已带着翠儿,踏入了这略显昏暗的一楼大堂。

  一股混合着劣质酒气、陈旧食物和淡淡霉味的沉闷气息扑面而来。

  偌大的厅堂,只有寥寥两三桌客人,个个眉头紧锁,对着桌上的酒菜唉声叹气,毫无“醉仙”的欢愉。

  跑堂的伙计更是无精打采地靠在柜台边打盹。

  柜台后,一个穿着体面绸衫、却满面愁容、眼袋浮肿的中年胖子,乃是醉仙楼的掌柜王恒。

  他正对着账本长吁短叹,手指烦躁地敲击着桌面,算盘珠子都懒得拨动一下。

  “掌柜的,一壶好酒,两碟拿手小菜。”

  周平安寻了个靠窗的清净位置坐下,声音平静。

  王掌柜闻声抬头,见有客人,勉强挤出一丝比哭还难看的笑容,有气无力地应道:

  “好嘞,客官稍等。”

  他朝打盹的伙计踢了一脚。

  “你个懒骨头!还不快去给客人上酒!”

  很快,一壶酒,两碟卖相普通的卤味和花生米端了上来。

  周平安没有动筷,他的目光落在面前的酒壶上。

  白瓷酒壶,壶嘴处竟有一圈不易察觉的黄褐色污垢。

  他拿起酒壶,入手微温,显然并非新开坛。

  拔开木塞,一股并不浓郁、反而带着明显酸馊气的酒味逸散出来,混杂着粮食发酵的底味,但更多的是一种令人不悦的腐败感。

  他倒了一杯。

  酒液浑浊,呈暗淡的浅黄色,如同泥塘里的浑水,杯底甚至能看到酒糟和杂质,这种细微的悬浮沉淀物。

  这卖相,已让人倒胃口。

  周平安端起酒杯,凑近鼻尖,轻轻一嗅。

  酸!

  一股明显的、刺激性的醋酸味直冲鼻腔,几乎盖过了酒味本身!

  还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类似馊饭的腐败气息。

  这气味,与他前世在乡下见过的、失败的自酿米酒如出一辙。

  周平安浅浅抿了一口。

  酒液入口,首先感受到的并非粮食的醇香,而是一股尖锐的酸涩感,如同劣质的醋精兑了水!

  紧接着是淡淡的苦味和一种说不出的寡淡感。

  所谓的“烧春刀”应有的凛冽、醇厚、回甘,半点也无!

  咽下去后,喉咙里火烧火燎的刺激感倒是还有,但那绝非好酒应有的灼热,而是一种粗糙、劣质的烧灼感,伴随着久久不散的酸腐余味在口腔中萦绕。

  “呸!这什么破酒!比马尿还难喝!”

  邻桌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猛地将酒杯顿在桌上,发出砰的一声响,酒液都溅了出来,他满脸怒容。

  “王胖子!你这醉仙楼是越来越不像话了!拿这兑了醋的刷锅水糊弄爷们?当爷们是冤大头吗?”

  这一嗓子,顿时引来其他几桌客人的附和。

  “就是!这酒喝着喇嗓子!一点酒味没有!”

  “还‘烧春刀’?我看是‘酸馊刀’!”

  “掌柜的,你这生意是不想做了吧?”

  “走了走了!以后再也不来了!”

  抱怨声四起,客人们纷纷起身,丢下几个铜板,骂骂咧咧地拂袖而去。

  转眼间,本就冷清的大堂,只剩下周平安这一桌客人。

  钱掌柜的脸涨成了猪肝色,额头冷汗涔涔,又是作揖又是赔笑。

  “各位爷息怒!息怒啊!小店……小店也是没办法啊!今年的新粮,那价儿……唉!酿酒的师傅也……也走了,这酒……这酒……”

  他语无伦次,急得直搓手,眼神里充满了绝望和无奈。

  周平安放下酒杯,杯中浑浊的酒液微微晃动。

  他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心中却已了然。

  酿造工艺粗糙,发酵温度控制不当,醋酸菌污染导致过度酸化,过滤不彻底导致酒体浑浊杂质多,甚至可能用了劣质霉变的粮食!

  这酒,从根子上就坏了!

  难怪门可罗雀。

  “掌柜的!”

  周平安的声音平静地响起,在一片抱怨后的寂静中格外清晰。

  “你这酒,确实该换换了。”

  钱掌柜猛地看向周平安,如同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也顾不得对方年轻,哭丧着脸道:

  “客官……客官您明鉴啊!小的……小的也知道这酒不行,可……可小的也没辙啊!好粮贵如金,好师傅请不起,这世道……唉……”

  他重重叹了口气,满腹的辛酸和无力。

  周平安没有再说话。

  他慢条斯理地拿起筷子,夹起一粒花生米放入口中,慢慢咀嚼。

  目光却透过窗户,投向外面灰蒙蒙的天空和萧条的街道,眼神深邃,如同在酝酿一场风暴。

  蒸馏器……高度酒……提纯……

  醉仙楼的困境,苛捐杂税的压力,周家庄护院的开支,铁牛娘亲后续的调养,乃至未来可能需要的“医用酒精”,一条清晰的链条在他脑中飞速连接成型。

  周平安需要的设备并不复杂,核心就是冷凝回流装置。

  铜管,镇上应该有铜匠铺。

  密封材料,可以用浸油的麻绳和特制的黏土。

  加热源,大铁锅和炉灶足以。

  关键在于精确控制火候和冷凝效率。

  钱掌柜看着这位年轻客人沉默不语,只是慢悠悠地吃着花生米,心中更是七上八下,摸不清对方路数。

  周平安吃完最后一粒花生米,放下筷子,掏出十几文铜钱放在桌上,正好覆盖了酒菜钱。

  “掌柜的!”

  他站起身,声音依旧平淡。

  “这酒,留着浇地吧。三天后,我再来。到时候,给你带点真正能‘醉仙’的东西尝尝。”

  说完,不再理会钱掌柜惊愕、疑惑又带着一丝难以置信期盼的目光,带着翠儿,从容地走出了醉仙楼。

  翠儿抱着小包袱,紧紧跟在少爷身后,小脸上满是疑惑和好奇。

  真正能“醉仙”的东西?

  少爷又要做什么?

  钱掌柜呆呆地看着桌上的酒钱,又看看周平安消失在门口的背影,再看看那壶浑浊刺鼻的劣酒。

  脸上的愁容被一种巨大的茫然和一丝微弱的、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的希冀所取代。

  三天……

  真正能醉仙的东西?

  这个神秘的年轻人,到底是什么来路?

  周平安踏上回程的骡车,车厢微微晃动。他坐在了车厢中闭目养神。

  脑海中,醉仙楼的愁云惨雾与回春堂的暗流涌动交织在一起,却丝毫未能动摇他眼底那份沉静的锋芒。

  那蒸馏的图纸在脑海中逐渐的清晰浮现。

  铜匠铺的炉火也仿佛已在眼前跳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