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兵进灵州-《宋骑天下》

  韦州城头更换上大宋的赤旗,硝烟与血腥气却仍未完全散去。城内外,宋军并未急于继续进军,而是依照总参谋司的规划,开始了为期数日的短暂休整与补充。这几日,韦州城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兵站与工坊,充分展现了新军制下高效的后勤与参谋体系。

  西夏总参谋司,临时设于原韦州府衙。烛火彻夜不熄,各曹主事及属官忙碌异常。巨大的沙盘上,敌我态势标识被不断更新。传令曹主事马扩进进出出,接收来自各方的情报,同时将参谋司的命令通过改良的旗语、鼓号乃至信鸽系统,迅速传达到各军。

  “辎重曹统计,此战消耗震天雷八百余枚,霹雳炮弹三百发,各型弩箭四万支,甲胄兵刃损毁待修者约五百副。”周忱拿着刚核验完的文书,向姚古、种师道及折彦质等人汇报。

  姚古看着清单,沉声道:“损耗在意料之中。立即向后方催补,尤其是震天雷和弩箭,灵州之战恐消耗更巨。着令将作大营北地分营(幽州)及京西本部,优先保障西线供应!”

  “已发出加急文书!”周忱应道,“另,根据陛下旨意,新式炒面、油饼已开始大规模制作。汴京、京兆府等后方枢纽日夜赶工,通过新整修的驿道,首批可供全军半月之用的干粮已运抵韦州!后续仍在源源不断运来,预计再有三五日,可备足月余之粮!”

  折彦质闻言,面露喜色:“好!如此一来,我军粮道压力大减,推进速度亦可加快!”

  种师道坐于一旁,虽未直接指挥,但亦微微颔首,沙哑道:“参谋司统筹之功,可见一斑。粮秣、军械、情报、传令,诸事井井有条,方能令前线将士无后顾之忧。”

  城外营地,后勤区域。一队队辎重马车络绎不绝,将成袋的炒面、捆扎好的油饼、一箱箱弩箭、以及用厚布覆盖、小心翼翼搬运的震天雷和霹雳炮弹送入各军指定区域。工匠们则搭起临时工棚,叮叮当当地修复着受损的甲胄兵器,得益于标准化的推行,许多零件得以快速更换,效率大增。

  士兵们领到崭新的炒面和香喷喷的油饼,士气愈发高涨。监军赞画们穿梭于营中,一边了解士卒情况,一边继续宣讲:“弟兄们都看到了!朝廷、陛下,没有忘了咱们!最好的粮食,最好的军械,都紧着咱们前线!为什么?就因为咱们是替陛下、替大宋收复故土、扫平边患的忠勇之师!灵州就在眼前,打下灵州,咱们的名字,都要刻在旌功殿上!”

  中军御帐内。赵佶听取了姚古和吴敏关于休整补充情况的汇报,满意地点点头:“参谋司运作渐入佳境,后勤保障有力,此乃大善。将士们士气如何?”

  姚古回道:“陛下,士气可用,甚至更胜以往!将士们感念陛下恩德,又经韦州小试牛刀,如今人人盼着早日攻克灵州,建立功业!”

  “好!”赵佶目光锐利,“休整已毕,粮械初足,当一鼓作气!传令下去,明日卯时造饭,辰时开拔,兵发灵州!”

  “臣等领旨!”

  翌日,辰时。

  休整完毕、装备物资补充齐全的宋军主力,再次开拔。队伍依旧雄壮,但细看之下,又与之前有所不同。经历了韦州攻城和巷战的洗礼,许多士卒脸上少了几分初临战阵的紧张,多了几分沉稳与杀气。队伍中,装载震天雷和霹雳炮的车辆明显增多,显示出参谋司对接下来攻坚战的预判。

  龙骧军依旧护卫着侧翼与后路,警惕可能出现的西夏游骑。王禀派出更多的侦骑,远远撒了出去,确保大军行进安全。

  赵佶骑在马上,望着这支如同磨砺后更加锋利的宝剑般的军队,心中充满了信心。高效的参谋司、畅通的后勤、高昂的士气、经过实战检验的战术与装备,这一切都指向一个目标——灵州!

  大军浩浩荡荡,离开残破的韦州,沿着通往灵州的官道,坚定不移地向西进发。脚下的土地,每前进一尺,都意味着离最终的目标更近一步。贺兰山的身影,在天边已隐约可见。决定西夏国运的灵州之战,即将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