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小谢与秋容(上)-《闲云渡异录》

  闲云轩的阵法如同一个无形的罩子,将外界的窥探与恶意暂时隔绝。

  院内,老槐树的枝叶在微风中轻响,仿佛古老的守护灵在低语。

  但这种安宁,并未持续太久。

  阵法的启动,像是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涟漪荡漾开去,触及到了某些原本隐匿在都市阴影下的存在。

  这次的“涟漪”,来自城东的师范大学老校区。

  不是玄武的加密通讯,而是一封直接寄到闲云轩的、措辞恳切却透着焦急的求助信,落款是师大文学院的一位老教授。

  信纸泛黄,带着淡淡的墨香和书卷气,与之前那些冰冷的官方文件截然不同。

  信中提到,老校区的文史楼顶层,有一间废弃多年的旧图书馆,近半个月来,接连发生怪事。

  两名负责整理古籍的研究生,在夜间进入后便莫名昏迷,虽然生命体征平稳,但意识无法唤醒,如同陷入了最深的睡眠。

  更诡异的是,据唯一一名侥幸提前离开、逃过一劫的学生回忆,昏迷前,他们似乎听到有女子在轻声诵读诗词,声音婉转,却带着说不出的幽寂。

  “像是……被书勾走了魂儿。”老教授在信中这样写道,字迹因激动而有些颤抖。他听闻过闲云轩的一些传闻,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求助。

  “书勾走了魂儿?”刘芯彤放下信纸,看向陈科。她本能地觉得,这恐怕不是简单的昏迷事件。

  陈科指尖捻着信纸的一角,目光沉静。

  “书香之地,年深日久,生出些‘东西’来,不稀奇。尤其是旧书,承载了太多人的意念与情感。”他顿了顿,“去看看。比起外面那些虎视眈眈的眼睛,或许这里的‘麻烦’,更纯粹一些。”

  ……

  师大的老校区藏在城市繁华的背面,红砖墙爬满了枯萎的常青藤,梧桐树的叶子落了一地,踩上去沙沙作响。

  文史楼是一栋有着拱形门窗和高高穹顶的苏式建筑,在周围现代化楼群的映衬下,像一位穿着旧式长衫、沉默伫立的遗老。

  旧图书馆在顶层。

  推开那扇包着铜皮、沉重无比的木门,一股混合着陈旧纸张、灰尘和淡淡霉味的气息扑面而来。

  光线昏暗,只有几扇高窗透进惨白的天光,照亮空气中飞舞的尘埃。

  高大的书架如同沉默的巨人,密密麻麻地排列着,上面堆满了蒙尘的线装书、牛皮封面的外文典籍和泛黄的报纸合订本。

  寂静,是这里唯一的主旋律,浓得化不开。

  “就是这里……”带路的图书馆管理员是个胆小的年轻人,声音发虚,不敢往里走,“那两位同学,就是在最里面那个书架旁……倒下的。”

  陈科和刘芯彤对视一眼,迈步走了进去。

  脚步落在积灰的木地板上,发出空洞的回响。

  越往深处走,光线越暗,空气也越发阴冷。

  刘芯彤能感觉到,这里萦绕着一股非同寻常的气息。

  不是公孙九娘那种冲天的怨愤,也不是镜妖那种冰冷的绝望,而是一种……更为绵长、更为深邃的寂寞,如同深潭之水,表面平静,内里却暗流涌动。

  陈科在一排标着“明清小说杂记”的书架前停下脚步。

  这里的书架格外高大,书籍也更为古老破损。

  他伸出手,指尖拂过一本《虞初新志》布满虫蛀的封面,闭目感应。

  片刻,他睁开眼,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不是恶灵作祟。”他低声道,“是两位长期栖身于此的……女鬼书生灵。”

  “书生灵?”

  “嗯。”陈科解释道,“有些灵体,并非由人或动物的魂魄所化,而是因书籍本身汇聚的灵性,或因读者、作者强烈的情感意念长久浸染,机缘巧合下诞生出的纯粹灵体。它们依书而存,性情大多单纯,甚至有些……不谙世事。”

  他指了指这排书架:“她们就在这里。两个,情同姐妹。一个气息清冷些,一个更活泼点。”

  刘芯彤顺着他的指引,凝神望去。

  起初,什么也看不到,但当她尝试着调动起体内那与书灵共鸣后变得敏锐的感知时,眼前的景象微微扭曲了一下。

  就在那排书架投下的阴影深处,隐约浮现出两个极其淡薄、几乎透明的女子身影。

  一个穿着素白色的民国女学生装,齐耳短发,面容清秀,气质沉静,正捧着一本泛黄的诗集,低头默默看着,眼神里带着淡淡的忧伤。

  另一个则穿着淡蓝色的碎花旗袍,梳着两条麻花辫,模样更显俏丽灵动,她正托着腮,好奇地打量着闯进来的陈科和刘芯彤,眼中没有恶意,只有一种长久未见生人的、天真的探究。

  她们的身影如同水中倒影,随着书架上尘埃的浮动而微微摇曳,仿佛随时都会消散,却又真实地存在着。

  “她们……就是小谢和秋容?”刘芯彤轻声问,想起了求助信里提到的、那两位昏迷学生偶尔提及的模糊名字。

  “应该是了。”陈科看着那两个女子灵体,语气平和,“她们本性不坏,只是……太寂寞了。”

  他缓缓释放出一丝温和的、带着安抚意味的灵力,如同暖风般拂向那两个灵体。

  “这间旧图书馆,怕是很多年没有真正懂书、爱书的人来过了。她们守着这些书,守着彼此,度过了不知多少孤寂的岁月。”陈科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那片阴影之中,“所以,当那两位研究生深夜来访,身上带着年轻鲜活的气息和对书籍的专注时,她们……心动了。”

  刘芯彤明白了:“她们想把那两位同学,永远留下来陪伴?”

  “不是加害。”陈科摇头,“她们的执念,是‘陪伴’,是‘不再孤单’。所以,她们用自身的灵性,结合这满室的书香文气,为那两位同学编织了一个美好的‘书海幻境’。在那里,有读不完的奇书,有探讨不完的学问,有志同道合的朋友……足以让任何爱书人流连忘返,自愿沉溺其中,不愿醒来。”

  他看向书架阴影深处那两个模糊的身影,目光里带着一丝怜悯:“但她们不知道,或者说,不愿知道,这种‘陪伴’,是以剥夺他人现实生命为代价的。她们的寂寞,成了困住他人的牢笼。”

  就在这时,那个穿着素白女学生装、气质沉静些的灵体——想必就是小谢,似乎感应到了陈科那温和的、试图理解而非驱逐的意念。她缓缓抬起头,看向了身旁穿着碎花旗袍的秋容。

  她的声音极其细微,如同风吹过书页,却带着一丝清晰的、混合着茫然与希冀的波动,传入了秋容的感知里,也隐隐被陈科和刘芯彤所捕捉:

  “姐姐,外面的人,好像……能懂我们。”

  秋容那双灵动的眼睛眨了眨,好奇地打量着陈科和刘芯彤,尤其是刘芯彤身上那股让她感到有些亲切的、与书籍相关的灵性气息。

  寂静的旧图书馆里,尘埃在光柱中缓缓飞舞。

  两个困守书海的寂寞灵体,两个来自外面世界的闯入者。

  一种微妙的、基于理解的张力,在空气中悄然蔓延。

  ---

  第073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