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简陋竹屋-《边吐槽边修仙》

  文华镇王家后山,云雾常年缭绕,将这片连绵起伏的山峦晕染得如泼墨画卷。

  山腰间的一处竹林内,有一间简陋竹屋,墙体由老竹劈成的篾片拼接而成,屋顶覆着层层干枯的松针,经年累月的风吹日晒,让整座屋子都透着股与山林融为一体的苍旧。

  竹屋外围着半人高的篱笆,篱笆上爬满了翠色的牵牛花,紫色的花朵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为这清寂之地添了几分生机。

  篱笆院里,一张泛着温润光泽的老竹椅上,斜躺着位中年男子。

  他身材不过五尺,肩背微微有些佝偻,像是常年劳作的农户。

  黝黑的皮肤是日晒雨淋留下的痕迹,额角几道深刻的皱纹里还嵌着些许泥土,半白的头发随意用根麻绳束在脑后,几缕碎发垂在鬓边。

  身上那件粗布短袖,袖口和衣摆处打着好几个颜色不一的补丁,针脚虽工整,却更显朴素。

  没人知道他是何时来的这里的,附近的的农户只当是某位避世的樵夫,偶尔下山买些盐米,话不多,付了钱便扛着东西往山上走,背影沉默得像后山的一块老石头。

  此刻,男子正眯着眼,嘴角噙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左手端着个粗陶茶杯,琥珀色的茶汤在杯底轻轻晃荡,茶香混着山间的草木气息,在鼻尖萦绕。

  右手握着把蒲扇,扇面是用棕榈叶编的,边缘已经有些磨损,随着他哼着的不知名小曲,有一搭没一搭地扇着风。

  风穿过竹篱笆的缝隙,带着凉意拂过脸颊,他舒服地喟叹一声,神态悠闲得仿佛要与这山景一同融化。

  忽然,男子哼曲的调子一顿,端着茶杯的手微微一滞,扇风的动作也停了下来。

  下一秒,他缓缓睁开双眼,原本浑浊的眼眸中,精芒如流星般一闪而过,随即沉淀为深不见底的幽潭。

  那双眼眸里藏着的沧桑,与他农户般的外表格格不入,仿佛见证过百年的岁月流转,看透了世间的悲欢离合。

  他缓缓坐直身子,腰背挺得笔直,周身的慵懒气息瞬间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无形的威压,悄然弥漫在小院中。

  “道友,既然来了,不妨出来一见。”他的声音不高,却穿透了山间的风声,清晰地传到篱笆墙外。

  片刻后,两道身影出现在篱笆墙外的山道上。

  男子起身,目光如实质般扫过两人,神识悄然铺开,如一张无形的大网,瞬间笼罩了整个山道。

  当感知到两人体内涌动的元婴之力时,他眼底闪过一丝讶异——这两个年轻人,竟然都是元婴修为?尤其是那个红衣男子,气息格外诡异,带着股若有若无的阴寒,不似正道修士的灵力,倒像是……魔修?

  他心中念头转得极快,却并未轻举妄动。

  这里是太玄宗的势力范围,方圆百里都有宗门布置的暗哨,真要动手,他未必会落于下风。

  更何况,那身着黑色劲装的年轻人,身上似乎带着太玄宗的气息,或许是宗门里的后辈。

  男子眼神锐利了几分,开口问道:“不知两位道友,怎么称呼?来此所为何事。”

  王浩上前一步,对着竹院内的男子恭敬地抱拳作揖,声音带着几分恭敬:“弟子王浩,拜见林啸师叔。”

  “林啸”二字入耳,男子先是一愣,随即眼中露出明显的意外,语气带着几分不确定:“你是王浩师侄?”

  王浩脸上露出笑容,点头道:“正是弟子。”

  说着,他抬手一扬,一枚碧绿的玉牌从袖中飞出,化作一道流光,稳稳落在林啸身前。

  玉牌上刻着太玄宗的宗门印记,正面用篆书刻着“亲传”二字,背面太玄宗的山门图案,一看便知是宗门特制的身份玉牌。

  林啸伸手接过玉牌,指尖放出一丝神识探入其中。

  确认玉牌无误,正是太玄宗掌门亲传弟子所持之物后,他握着蒲扇的手轻轻一挥,对着院门道:“既是掌门弟子,便进来吧。”

  随着他的动作,一道淡青色的屏障在院门前一闪而逝,那是他布下的防御阵法,寻常修士根本无法察觉。

  屏障散去后,竹制的院门“吱呀”一声缓缓打开,露出院内的景象。

  王浩对着身边的王正递了个眼神,示意他在院外等候,王正会意,点了点头,退后两步,站在山道旁,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四周。

  王浩则抬脚跨过门槛,走进了小院。

  这位看似农户的中年男子,正是太玄宗的元婴长老林啸。

  多年前,王浩还未被风玄上人收为弟子时,林啸便奉掌门之命,暗中来到文华镇,暗中守护王家一族。

  这些年,他隐姓埋名,住在后山竹屋,默默注视着王家的动向,数次在王家遭遇危机时暗中出手,却从未露面。

  林啸上下打量着王浩,目光中满是惊疑。

  眼前的年轻人不过二三十岁,面容俊朗,气息沉稳,体内的元婴之力浑厚得惊人,一点也不像刚踏入元婴境界的修士。

  他忍不住开口道:“真是没想到,你竟然这么快就成就元婴了。掌门师兄看人的眼光,依旧如此犀利。难怪你师祖当年直接任命他为掌门,现在看来,真是不得不服啊。”

  王浩闻言,连忙摆手,笑着回答:“林师叔过誉了,弟子能有今日的成就,不过是侥幸罢了。”

  林啸早就通过神识感知到王浩元婴之力的雄厚程度,比自己刚入元婴时还要强盛几分,哪里会信“侥幸”二字。

  他摆了摆手,语气带着几分严肃:“哪有那么多侥幸?修仙之路,步步荆棘,能从筑基到金丹,再到元婴,每一步都需要天赋、努力和机缘,可不是一句‘侥幸’就能概括的。”

  说着,他挥动手中的蒲扇,对着屋内的方向轻轻一点。

  一道淡青色的灵力飞出,屋内随即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紧接着,一把与他身下一模一样的竹椅从屋内飞出,稳稳地落在小茶桌旁边,与他的竹椅相对而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