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你知道“巴统协议”吗?-《退婚后签到,美女厂长堵门求嫁》

  这番自我介绍,每一个字都在炫耀。

  陆云却没有去握他的手,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陆云,红星厂工人。”

  简单的七个字,让苏文彬伸在半空中的手显得无比尴尬。

  他的脸色沉了一下,随即又恢复了笑容,转向秦冷月:

  “冷月,正好我今天休假,也是来逛逛。

  听说这百货大楼新到了一批进口的女士手表,西铁城的,我陪你去看看?”

  “不必了,我们是来买工作服的。”秦冷月直接拒绝。

  “买工作服?”苏文彬像是听到了什么天大的笑话,他夸张地笑了一声,目光再次投向陆云,

  “这位……陆师傅是吧?你们红星厂现在待遇这么差吗?

  连工作服都要工人自己买?”

  这话里的讥讽和挑衅,已经不加掩饰了。

  秦冷月的脸色彻底沉了下来,正要发作,陆云却先一步开了口。

  他一直很平静,像一个局外人。

  此刻,他上前一步,站到秦冷月身侧,看着苏文彬,忽然问了一个毫不相干的问题。

  “苏同志是在外贸公司工作,想必对国际形势很有了解吧?”

  苏文彬一愣,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这个问题正中他的痒处,

  他立刻挺直了胸膛,傲然道:

  “当然,我们每天都要接触最新的外贸信息和国际动态。”

  “那太好了。”陆云点了点头,继续用一种非常诚恳的语气请教道,

  “我最近看报纸,总看到一个词,叫‘巴统协议’,但一直没搞懂。

  苏同志能给我这个工人,科普一下吗?”

  “巴统协议?”苏文彬的表情瞬间僵住了。

  这个词,他当然听说过,是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搞技术封锁的组织。

  但要他详细说出个一二三四来,特别是当着秦冷月的面,他根本就说不出来!

  他一个搞日用品进出口的,哪里懂这些!

  “这个……这个就是……就是西方的一个……贸易协定嘛。”

  苏文彬支支吾吾,额头上渗出了一层细汗。

  “哦,贸易协定啊。”陆云恍然大悟地点了点头,随即又一脸困惑地追问,

  “可我听说,这个协议里,连滚珠轴承的精度等级都做了详细的限制,好像是p5级以上就不允许出口了。

  贸易协定怎么会管这个?

  苏同志,你们外贸公司进口机械的时候,难道不用看这个协议的附件清单吗?”

  陆云的每一个问题,都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切在苏文彬那层薄薄的、名为“优越感”的皮肤上。

  苏文彬的脸,已经从刚才的白色,涨成了猪肝色。

  他感觉自己像个被当众扒光了衣服的小丑,尤其是在秦冷月那冰冷的注视下。

  “我……我们公司不负责机械进口!”

  他几乎是吼出了这句话,来掩饰自己的心虚和狼狈。

  “原来是这样。”陆云一脸“原来你也不懂”的表情,最后补上了致命一击,

  “我还以为在外贸公司工作的,都像苏同志这样,对什么都懂呢。看来是我这个工人想当然了。”

  说完,他不再看苏文彬一眼,转身对已经有些目瞪口呆的秦冷月说:

  “秦厂长,我们上楼吧,二楼是男装区。”

  秦冷月深深地看了陆云一眼,那双冰封的眼眸里,第一次,清晰地漾起了一丝笑意。

  “好。”她轻声应道,随即,迈开脚步,昂首挺胸地,从石化在原地的苏文彬身边,擦肩而过。

  回程的吉普车里,气氛与来时截然不同。

  之前是安静中带着一丝疏离的尴尬,而现在,则是一种微妙的、心照不宣的融洽。

  秦冷月没有再像来时那样正襟危坐,她的身体放松地靠在椅背上,

  目光时不时地,会透过后视镜,瞥一眼身旁闭目养神的陆云。

  刚才在百货大楼里,苏文彬在她和陆云走后,依旧不死心地跟在后面,试图找回场子。

  他炫耀自己能搞到处理价的进口彩电,又说可以帮秦冷月安排更好的工作。

  而陆云,自始至终没有再理他。

  他只是专注地挑选着自己的东西,

  两套换洗的工装,几件内衣,一双解放鞋,一管牙膏,一把牙刷。

  简单,实用,没有一丝多余。

  在陆云那种纯粹的、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行事风格面前,

  苏文彬所有浮华的炫耀,都显得那么可笑和苍白。

  最后,他只能在周围售货员和顾客们看戏般的目光中,自讨没趣地悻悻离去。

  “对不起。”秦冷月忽然开口,打破了车内的宁静。

  陆云睁开眼,有些不解地看着她。

  “为苏文彬的事。”秦冷月解释道,

  “他是我父亲一位老战友的儿子,以前……总喜欢来我们家。”

  她的话说得很含蓄,但意思已经很明显。

  陆云笑了笑,重新闭上眼睛:

  “你不用道歉。该道歉的,是那个自以为是的人。

  不过,秦厂长,你好像挺招这种人的。”

  他这句话,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调侃。

  秦冷月闻言一窒,脸颊微热,竟不知该如何反驳。

  她有些恼怒地瞪了陆云的侧脸一眼,却发现自己的心跳,不知为何快了几分。

  吉普车在黄昏时分,终于回到了红星厂。

  刚一下车,方振国就像盼星星盼月亮一样,带着孙建和周通师傅冲了上来。

  “材料!材料回来了!”方振国看着那些从车上卸下来的化学品桶,眼睛放光,像饿狼看见了鲜肉。

  “模具已经按照图纸做好了,随时可以开始浇筑!”孙建在一旁兴奋地补充道。

  “那就开始吧。”陆云将刚买的生活用品随手递给旁边一位来帮忙的工人,

  拍了拍身上的灰尘,直接走向了那个临时搭建起来的、专门用于浇筑床身的工棚。

  接下来的两天,整个红星厂的核心区域,都弥漫着一股奇异的、混杂着化学品和石料粉尘的气味。

  在陆云的亲自监督和指导下,配料、搅拌、浇筑、振捣排泡……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按照工艺流程进行。

  所有参与的人,都怀着一种近乎朝圣的心情,在见证一个奇迹的诞生。

  两天后,当床身固化完成,巨大的木质模具被小心翼翼地拆除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呈现在众人眼前的,是一个通体灰黑、表面致密光滑的庞然大物。

  它不像金属那样冰冷反光,却透着一种岩石般的厚重与沉稳。

  用手触摸,质感温润,完全没有铸铁件那种粗糙的颗粒感。

  “太……太漂亮了……”周通老师傅围着床身转了一圈又一圈,

  用布满老茧的手在上面反复摩挲,口中喃喃自语,

  “这东西,摸上去就觉得它稳!比我见过的任何一台德国机床的底座都稳!”

  方振国更是直接让人推来了水平仪和温度计。

  经过反复测量,在周围环境温度变化一度的情况下,

  这块巨大的“人造花岗岩”床身的形变,几乎为零。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方振国激动地挥舞着手里的报告单,眼眶再次湿润。

  “曙光一号”最核心的两大难题——心脏和骨架,都以一种超乎想象的方式,被完美解决了。

  剩下的,就是按部就班的装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