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左青龙,右白虎”-《退婚后签到,美女厂长堵门求嫁》

  这位“铁算盘”回到京城后,爆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

  他拿着那份被他冷汗浸湿过的报告,在各个部委之间往来冲杀,舌战群儒。

  凡是有人提出质疑,他就把陆云那套“十亿马克”的理论,添油加醋地渲染一遍,

  把所有人都说得热血沸腾,仿佛看到了一座座金山正在向华夏大地招手。

  不到一个星期,一个史无前例的决议,就以最快的速度通过了。

  龙吟基地,正式升级为“国家第一特种工业实验区”。

  红星厂则是“第二特种工业实验区”

  级别之高,权限之大,前所未有。

  秦山河,被任命为实验区管委会主任兼总司令,全面负责行政与安保。

  陆云,则是唯一的,拥有“技术最终决定权”的首席科学家。

  而那笔九百五十万马克,不仅原封不动地还了回来,财政部还追加了一笔五千万人民币的“启动资金”。

  马振邦领着他那群老专家,在新建成的机加工车间门口,放了整整三分钟的鞭炮,

  然后激动地宣布,要将车间命名为“陆神殿”,

  把陆云的肖像挂在最中央,让所有工人每天开工前,都来瞻仰学习。

  这个提议,被秦冷月以“反对个人崇拜”为由,严肃地驳回了。

  但私下里,每个技术员的笔记本扉页上,都偷偷贴上了一张陆云的寸照。

  他们说,这不叫迷信,这叫“科学信仰”,每天看一眼,思路都能清晰不少。

  秦山河更是乐得找不到北,他现在看陆云,眼神都不一样了。

  以前是看女婿,越看越满意。现在是看“国宝”,生怕磕了碰了。

  他甚至把他那个“护城河”又加宽了五米,还从军区调来了两只最凶猛的藏獒,

  命名为“左青龙,右白虎”,日夜在吊桥边巡逻。

  苏婉则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对陆云的“食补”大业中。

  她不知道从哪里搞来了一堆稀奇古怪的食材,什么雪山上的耗牛鞭,深海里的石斑鱼,天天换着花样地给陆云熬汤。

  “小陆啊,来,把这碗‘龙凤呈祥羹’喝了。”

  苏婉端着碗,笑眯眯地说,

  “你现在是咱们家的顶梁柱,也是国家的顶梁柱。身体底子打不好,以后怎么为革命事业添砖加瓦?”

  她说的“添砖加瓦”,意有所指,听得一旁的秦冷月脸红心跳,却又不好反驳。

  而陆云,则是在这种“甜蜜的负担”中,享受着难得的平静。

  他和秦冷月的关系,也进入了一种全新的,心照不宣的默契之中。

  白天,他们在实验室和车间里,是配合无间的搭档。

  一个负责攻克技术难关,一个负责摆平所有障碍。

  晚上,回到那间小小的“婚房”,他们就像一对最普通的夫妻。

  会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斗嘴,也会在夜深人静时,依偎在一起,聊着对未来的憧憬。

  陆云甚至开始手把手地,教秦冷月一些最基础的机械原理和图纸知识。

  “你看,这个叫‘公差’,它不是错误,而是工业生产中允许存在的,一种美丽的‘不完美’。”

  陆云握着她的手,在图纸上画着线,

  “就像我们俩,一个急性子,一个慢性子,性格天差地别,但只要‘配合’得好,就能严丝合缝。”

  他说话时温热的呼吸,喷在秦冷月的耳畔,让她总是无法集中精神去听那些枯燥的理论。

  然而,这份平静,很快就被一个意想不到的“后果”打破了。

  陆云让卡尔发表的那封公开信,所引起的风暴,远比他想象的要大。

  它不仅成功地吓阻了藏在暗处的敌人,也让他自己彻底成了一个世界级的“网红”。

  一时间,雪片般的信件和电报,从世界各地飞向陆云。

  有想来拜师学艺的,有想来投资合作的,甚至还有几个大胆的外国女科学家,

  在信里直接表达了对陆云的仰慕之情,并附上了自己的照片。

  这些信,都被秦山河以“涉及国家机密”为由,直接扣下锁进了保险柜。

  但有一封信,他却扣不下来。

  因为这封信,是通过最高级别的外交渠道,由华夏驻美大使馆,直接转交到最高领导的案头,

  再由领导亲自批示,送到了龙吟基地。

  这天,一架小型飞机在机场降落。(基地已经修建了机场)

  当舱门打开时,一个穿着白色风衣,戴着墨镜,一头黑色长发随风飘扬的年轻女人出现在了舷梯上。

  她的气场,与这片黄沙漫天的戈壁,格格不入。

  “报告!来人身份确认,陈琳,二十八岁,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博士,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最年轻的高级研究员。

  两年前回国加入国家科学院。

  研究方向,量子物理与弦理论。”周振国在一旁,向秦山河和陆云夫妇汇报道。

  秦冷月看着那个正缓缓走下舷梯的女人,心里莫名地生出了一丝警惕。

  那个叫陈琳的女人,太耀眼了。

  她的美,是一种充满了智慧和自信的美咄咄逼人,让人无法忽视。

  陈琳径直走到了众人面前,她摘下墨镜露出一双清亮而锐利的眼睛。

  她的目光,直接略过了秦山河和秦冷月,锁定了陆云。

  “你就是陆云?”她开口,是字正腔圆,不带一丝口音的普通话。但那语气,却像是平辈之间的询问,不带任何敬语。

  陆云点了点头。

  “我叫陈琳。”她伸出手,“我看了卡尔写的那封信,很可笑。

  他把你描述成一个会东方巫术的神棍。

  但我查了你最近半年在国际期刊上匿名发表的几篇关于‘亚晶格活化’和‘声学共振’的论文。

  那里面,有真正的科学。”

  陆云愣住了。他没想到,自己当初为了解决一些理论问题,

  随手写了扔到国外期刊上“钓鱼”的几篇论文,竟然会被人扒出来。

  “你的理论很有趣,它试图将宏观的机械工程学,和微观的量子力学联系在一起,这是一个非常大胆,甚至可以说是疯狂的想法。”

  陈琳的眼睛里,闪烁着一种棋逢对手的光芒,“但是,你的模型里有一个致命的缺陷。”

  她完全无视了周围那一群目瞪口呆的将军和专家,自顾自地从随身的包里,掏出了一块小白板和一支马克笔。

  “你只考虑了粒子在晶格内的‘线性振动’,却忽略了在高能环境下,可能产生的‘量子隧穿效应’。”

  她一边说,一边在白板上飞快地写下了一串无比复杂的,连马振邦都看得头晕眼花的公式。

  “根据我的计算,在你的‘人造太阳’里,当温度超过八千万度时,你用来约束等离子体的磁场,会有概率被隧穿效应击溃。

  一旦发生,后果不堪设想。”

  她写完,把白板举到陆云面前,用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

  “我这次来,是经过华夏最高科学院特批的,

  我的任务,就是帮你堵上这个漏洞。”

  整个机场,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被这个突然杀出来的,气场强大到可怕的女人给震住了。

  秦山河的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他发现,自己那套引以为傲的“护城河”战术,能防住子弹和刺客,

  却防不住这种扛着“学术交流”大旗,直接空降到核心的“文化入侵”。

  而秦冷月,则是静静地看着陆云和那个叫陈琳的女人。

  那是一种她从未见过的,兴奋而专注的眼神。

  像是一个独孤求败的剑客,终于等到了一个,能与他真正过招的对手。

  她看到,陆云接过陈琳手里的马克笔,在那个公式下面,飞快地写下了另一串更复杂的反推公式。

  她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但她能感觉到,那两个人之间,

  形成了一个旁人无法介入的,纯粹由智慧和思想构成的,无形的气场。

  那一刻,她第一次感觉到自己和陆云之间有了一丝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