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御花园夜宴,规模盛大,华灯璀璨,丝竹盈耳。
这不仅是为新晋妃嫔庆贺,更是神朝宫廷一场重要的社交盛宴。不仅后宫高位妃嫔会出席,连部分得宠的宗室亲王、八大姓在京的重要人物、以及百家魁首、佛道高人也都在邀请之列。
虞璎穿着一身新赐的才人服饰,淡紫色的宫装绣着缠枝莲纹,庄重而不失雅致。她与另外四位新晋才人(包括姬瑶)坐在相对靠前的位置,身后是宝林和御女们。前方高处,是天帝、端贵妃、惠妃等后宫主宰的御座,此刻尚空。
宾客陆续到来。虞璎看到了许多只在父亲描述中听过的大人物:身穿诸侯冕服的亲王、气息渊深的各家宗主、披着袈裟的僧人、束着道冠的道士……她甚至看到了那位曾在蕙芷苑讲过课的清虚道人,他正与一位姜家将领模样的人低声交谈。
姬瑶显得从容自若,与几位相识的世家小姐点头示意。虞璎则谨言慎行,默默观察着这一切,感受着这场盛宴背后错综复杂的关系网。
忽然,现场安静下来,内侍高声唱喏:“陛下驾到!端贵妃娘娘、惠妃娘娘驾到!”
所有人齐齐起身跪迎。一股难以形容的、混合着皇权威严与强大修为的磅礴气息笼罩全场,令人心生敬畏,不敢抬头。
天帝陛下携两位妃位驾临,落座御座。虞璎只来得及瞥见一抹明黄色的衣角和一道模糊而威严的侧影。
宴会开始,觥筹交错,歌舞升平。新晋妃嫔们依次上前向天帝,二妃敬酒。轮到虞璎时,她稳住心神,步步生莲,上前跪拜敬酒,动作流畅优雅,声音清越:“臣妾璎才人,恭祝陛下万福金安,娘娘千岁祥瑞。”
“抬起头来。”一个平和却充满威仪的声音响起,正是天帝。
虞璎依言微微抬头,但仍垂着眼睑。她能感觉到一道深邃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仿佛能看透一切。
“嗯,‘璎’才人。朕听闻你精通药石,擅制灵香,今日一见,倒是灵秀。”天帝的声音听不出喜怒,“起来吧。”
“谢陛下。”虞璎起身,退回座位,手心微微出汗。方才那一瞬间的压迫感,远超面对任何修士。
宴会继续进行。气氛看似热烈,实则暗流涌动。各位大佬之间的敬酒、交谈,都蕴含着无数机锋与试探。虞璎看到端贵妃与姜家将领交换了一个眼神,也看到惠妃与姬家的一位长老低声细语。
席间,一位来自兵家的魁首起身敬酒,言辞中隐隐提及北境防务,为姜家请功。而一位儒家学者则随后起身,大谈“仁德教化”、“怀柔远人”,似有针锋相对之意。
天帝始终面带微笑,偶尔说几句,既不明确表态,也不冷落任何一方,平衡之术玩得炉火纯青。
就在这时,异变再生!
一名侍立在一位宗室老亲王身后的太监,在为其斟酒时,手腕忽然一抖,酒壶竟脱手飞出,袖中一枚小箭直直地朝着御座旁一位年幼的小公主射去!那箭尖泛着一丝紫意,分明就是不知淬了何种灵毒,若是命中,后果不堪设想!
“啊!”惊呼声四起!
事发突然,周围的侍卫似乎都慢了半拍!
虞璎修为低微,自知根本来不及出手相救,但她一直处于谨慎观察的状态,精神高度集中,对危险的感知异常敏锐。在酒壶脱手的瞬间,她已察觉不妙,几乎是不假思索地脱口低呼:“陛下小心!公主!”
这声示警清脆急促,在喧闹的宴会中并不算响亮,却清晰地划破了那一刹那的凝滞!
几乎就在虞璎声音响起的同时,御座之上,天帝姬宸甚至未曾转头,只是指尖微不可察地一动。一道柔和却沛然莫测的金色流光后发先至,仿佛超越了时间,在小公主身前轻轻一绕。
那枚箭头如同撞入了一团无形的棉絮,瞬间被定住、包裹,随后轻飘飘地落在铺着厚毯的地面上,连一丝声响都未曾发出。
从变故发生到消弭于无形,不过电光火石之间。许多人只觉眼前一花,危机已然解除。
“护驾!”侍卫们此时才完全反应过来,迅速控制住了那面如土色、瘫软在地的太监,并将小公主严密护住。
全场一片寂静,落针可闻!所有人的目光,先是惊魂未定地看向安然无恙的小公主,随后,不少人都带着讶异看向了方才出声示警的虞璎。
天帝深邃的目光也再次投向虞璎,这一次,带着一丝审视和不易察觉的赞许:“刚才是你出言示警?”
虞璎立刻离席跪倒,心知自己修为浅薄,方才那声呼喊已是僭越,恭声道:“臣妾惶恐!臣妾修为低微,无力援手,情急之下唯恐公主受惊,才失仪惊呼,惊扰圣驾,请陛下治罪!”
她心跳如鼓,不知这下意识的举动会带来何种后果。
那位小公主的母亲——明婕妤,面色苍白,身形孱弱,连忙将女儿搂入怀中,确认无恙后,向虞璎投来感激的一瞥。
端贵妃眼中闪过一丝计算的光芒。惠妃则端起酒杯,若有所思。
清虚道人抚须轻笑,对身旁的姜家将领低语道:“此女灵觉敏锐,反应迅捷。修为虽浅,这份对时机的把握和忠谨之心,倒是难得。”
天帝看着跪在地上、姿态恭谨的虞璎,沉默片刻,缓缓开口,声音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何罪之有?警觉忠心,其心可嘉。若非你及时示警,朕虽能护住公主,也难免一番忙乱。看来朕的璎才人,不仅精通药石,这份机敏亦是出众。赏!”
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因虞璎的敏锐示警和天帝的雷霆手段而瞬间平息。经此一事,虞璎的名字,算是真正进入了天帝的视野,也在这众目睽睽的御前盛宴上,留下了独特的一笔。
这不仅是为新晋妃嫔庆贺,更是神朝宫廷一场重要的社交盛宴。不仅后宫高位妃嫔会出席,连部分得宠的宗室亲王、八大姓在京的重要人物、以及百家魁首、佛道高人也都在邀请之列。
虞璎穿着一身新赐的才人服饰,淡紫色的宫装绣着缠枝莲纹,庄重而不失雅致。她与另外四位新晋才人(包括姬瑶)坐在相对靠前的位置,身后是宝林和御女们。前方高处,是天帝、端贵妃、惠妃等后宫主宰的御座,此刻尚空。
宾客陆续到来。虞璎看到了许多只在父亲描述中听过的大人物:身穿诸侯冕服的亲王、气息渊深的各家宗主、披着袈裟的僧人、束着道冠的道士……她甚至看到了那位曾在蕙芷苑讲过课的清虚道人,他正与一位姜家将领模样的人低声交谈。
姬瑶显得从容自若,与几位相识的世家小姐点头示意。虞璎则谨言慎行,默默观察着这一切,感受着这场盛宴背后错综复杂的关系网。
忽然,现场安静下来,内侍高声唱喏:“陛下驾到!端贵妃娘娘、惠妃娘娘驾到!”
所有人齐齐起身跪迎。一股难以形容的、混合着皇权威严与强大修为的磅礴气息笼罩全场,令人心生敬畏,不敢抬头。
天帝陛下携两位妃位驾临,落座御座。虞璎只来得及瞥见一抹明黄色的衣角和一道模糊而威严的侧影。
宴会开始,觥筹交错,歌舞升平。新晋妃嫔们依次上前向天帝,二妃敬酒。轮到虞璎时,她稳住心神,步步生莲,上前跪拜敬酒,动作流畅优雅,声音清越:“臣妾璎才人,恭祝陛下万福金安,娘娘千岁祥瑞。”
“抬起头来。”一个平和却充满威仪的声音响起,正是天帝。
虞璎依言微微抬头,但仍垂着眼睑。她能感觉到一道深邃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仿佛能看透一切。
“嗯,‘璎’才人。朕听闻你精通药石,擅制灵香,今日一见,倒是灵秀。”天帝的声音听不出喜怒,“起来吧。”
“谢陛下。”虞璎起身,退回座位,手心微微出汗。方才那一瞬间的压迫感,远超面对任何修士。
宴会继续进行。气氛看似热烈,实则暗流涌动。各位大佬之间的敬酒、交谈,都蕴含着无数机锋与试探。虞璎看到端贵妃与姜家将领交换了一个眼神,也看到惠妃与姬家的一位长老低声细语。
席间,一位来自兵家的魁首起身敬酒,言辞中隐隐提及北境防务,为姜家请功。而一位儒家学者则随后起身,大谈“仁德教化”、“怀柔远人”,似有针锋相对之意。
天帝始终面带微笑,偶尔说几句,既不明确表态,也不冷落任何一方,平衡之术玩得炉火纯青。
就在这时,异变再生!
一名侍立在一位宗室老亲王身后的太监,在为其斟酒时,手腕忽然一抖,酒壶竟脱手飞出,袖中一枚小箭直直地朝着御座旁一位年幼的小公主射去!那箭尖泛着一丝紫意,分明就是不知淬了何种灵毒,若是命中,后果不堪设想!
“啊!”惊呼声四起!
事发突然,周围的侍卫似乎都慢了半拍!
虞璎修为低微,自知根本来不及出手相救,但她一直处于谨慎观察的状态,精神高度集中,对危险的感知异常敏锐。在酒壶脱手的瞬间,她已察觉不妙,几乎是不假思索地脱口低呼:“陛下小心!公主!”
这声示警清脆急促,在喧闹的宴会中并不算响亮,却清晰地划破了那一刹那的凝滞!
几乎就在虞璎声音响起的同时,御座之上,天帝姬宸甚至未曾转头,只是指尖微不可察地一动。一道柔和却沛然莫测的金色流光后发先至,仿佛超越了时间,在小公主身前轻轻一绕。
那枚箭头如同撞入了一团无形的棉絮,瞬间被定住、包裹,随后轻飘飘地落在铺着厚毯的地面上,连一丝声响都未曾发出。
从变故发生到消弭于无形,不过电光火石之间。许多人只觉眼前一花,危机已然解除。
“护驾!”侍卫们此时才完全反应过来,迅速控制住了那面如土色、瘫软在地的太监,并将小公主严密护住。
全场一片寂静,落针可闻!所有人的目光,先是惊魂未定地看向安然无恙的小公主,随后,不少人都带着讶异看向了方才出声示警的虞璎。
天帝深邃的目光也再次投向虞璎,这一次,带着一丝审视和不易察觉的赞许:“刚才是你出言示警?”
虞璎立刻离席跪倒,心知自己修为浅薄,方才那声呼喊已是僭越,恭声道:“臣妾惶恐!臣妾修为低微,无力援手,情急之下唯恐公主受惊,才失仪惊呼,惊扰圣驾,请陛下治罪!”
她心跳如鼓,不知这下意识的举动会带来何种后果。
那位小公主的母亲——明婕妤,面色苍白,身形孱弱,连忙将女儿搂入怀中,确认无恙后,向虞璎投来感激的一瞥。
端贵妃眼中闪过一丝计算的光芒。惠妃则端起酒杯,若有所思。
清虚道人抚须轻笑,对身旁的姜家将领低语道:“此女灵觉敏锐,反应迅捷。修为虽浅,这份对时机的把握和忠谨之心,倒是难得。”
天帝看着跪在地上、姿态恭谨的虞璎,沉默片刻,缓缓开口,声音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何罪之有?警觉忠心,其心可嘉。若非你及时示警,朕虽能护住公主,也难免一番忙乱。看来朕的璎才人,不仅精通药石,这份机敏亦是出众。赏!”
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因虞璎的敏锐示警和天帝的雷霆手段而瞬间平息。经此一事,虞璎的名字,算是真正进入了天帝的视野,也在这众目睽睽的御前盛宴上,留下了独特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