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宴中机锋-《后宫修仙记:从采女到女帝》

  惠妃的瑶华宫灵圃内,七彩琉璃牡丹灼灼盛放,流光溢彩,确为奇景。然而,在场众妃嫔的心思,多半并不全在花上。简单的赏花环节过后,宴席便进入了更显风雅,却也更容易显露心迹的流程。

  宫女们鱼贯而入,撤下茶点,换上更为精致的席面。灵谷烹制的饭食,蕴含灵气的时蔬,以及以特殊手法处理、保留了大部分精华的妖兽肉脯,香气四溢,令人食指大动。更有宫廷御酿的“百花灵酒”,酒液澄澈,入口甘醇,后劲绵长,对修行亦有些微益处。

  酒过三巡,气氛稍显活络。惠妃作为东道主,自然要引领气氛。她放下玉箸,含笑看向众人:“光是饮酒吃菜,未免单调。不若我们行个酒令,以助酒兴,如何?”

  众妃嫔自然附和。惠妃便定了规矩:“今日既以赏花为由,这酒令便以‘花’为题,需嵌入诗词古句,或自创雅句亦可,接不上者,或意境不合者,罚酒一杯。”

  酒令从惠妃开始,她略一沉吟,便道:“‘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诗句应景,又暗合她今日主角身份,赢得一片称赞。

  下一位是端贵妃,她神色平静,接口道:“‘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竟是咏菊之句,与眼前牡丹盛景似不相符,但其诗句中隐含的孤高与坚韧,又仿佛别有深意,令人深思。

  轮到姬瑶,她自信满满:“‘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以牡丹喻天妃,既赞美了花,又隐隐自比,引得惠妃阵营的妃嫔纷纷叫好。

  酒令依次进行,各位妃嫔各显其能。有引经据典者,有巧妙化用者,也有才思稍逊,自创简单诗句勉强应付者。柳御女对了一句道家典籍中提及的“灵根”,韩宝林则巧妙将音律融入对花开的描述,别具一格。

  轮到阿史那云时,她明显有些紧张。神朝诗词对她而言太过艰深,她憋了半晌,才用略显生硬的官话说道:“草原上的萨日朗花,像火一样,照亮了牛羊回家的路。”此句毫无文采可言,甚至算不得诗句,但其中蕴含的草原生活气息,却与满座的神朝贵女格格不入,场面一时有些尴尬。

  惠妃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面上却温和道:“阿史那妹妹此句别有意趣,倒是让我等见识了草原风光。只是与酒令规矩稍有不合,便小罚一杯吧。”看似解围,实则是坐实了她“不合规矩”。

  阿史那云脸色微红,默默饮下一杯酒。

  虞璎看在眼里,心中明了。轮到她自己时,她并未追求华丽辞藻,而是选了一句与她妫姓本行相关的古语:“‘神农尝百草,百花皆入药。’万物有灵,花亦如是。”此言既点了题,又契合身份,显得沉稳务实,不卑不亢,连端贵妃都微微颔首。

  酒令行完,气氛在惠妃的刻意引导下,又转向了“谈玄论道”。这并非真正的修行探讨,更多是借玄理展示学识与见解。

  一位依附惠妃的儒家出身嫔妃率先开口,大谈“礼”之重要性,认为宫闱之中,尊卑有序,礼仪规范乃是维系和谐之本,暗指某些人(如阿史那云)需更加恪守规矩。

  兵家出身的美人则反驳,认为“兵者,诡道也”,有时亦需灵活变通,过于拘泥礼法,反而容易错失良机。两人虽未指名道姓,但言语间的机锋,隐隐指向了对待新晋妃嫔(尤其是阿史那云)的不同态度。

  静心小尼今日也被邀请在列,她一直安静聆听,此时见争论稍歇,便双手合十,轻声道:“阿弥陀佛。万法缘起,皆有空性。执着于礼,或执着于变,皆是执着。不若放下分别心,以平常心观之。”她的话语带着佛门的超脱,试图化解争执,但也显得有些不切实际。

  这时,惠妃将目光投向一直沉默的虞璎:“璎才人出身妫姓,精通药石之理,于草木生灵之道必有独到见解。不知对此有何高见?”

  虞璎知道这是惠妃在试探自己,她放下茶盏,从容应道:“回惠妃娘娘,臣妾浅见,无论是礼是兵,是变是常,皆如这园中花草。牡丹雍容,需精心养护,遵循其性;野草坚韧,亦有其生存之道。医者讲究‘辨证施治’,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宫闱之道,或许亦需明察秋毫,知进退,懂分寸,方能长久。”

  她巧妙地将话题引回花草,以医理譬喻,既回应了问题,又避免了直接站队,言语圆融,让人挑不出错处。端贵妃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惠妃笑了笑,未再深究,转而谈论起一些无关痛痒的养生之道和宫廷趣闻,将略显紧张的气氛重新拉回表面的和谐。

  宴席持续了近两个时辰,方才宣告结束。妃嫔们纷纷起身向惠妃告辞,感谢款待。惠妃一一还礼,笑容依旧温婉得体。

  虞璎随着人流走出长春宫,秋日的阳光照在身上,却感觉不到多少暖意。这场赏花宴,看似风花雪月,实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行酒令暴露了学识修养的差异,谈玄论道则展现了立场与心性的不同。惠妃成功地将阿史那云推到了风口浪尖进行审视,也试探了其他妃嫔的态度。

  回到青鸾宫,虞璎褪下略显繁重的宫装,只觉心神疲惫。这种无处不在的算计与机锋,远比修炼更耗心神。

  她走到窗前,望着庭院中在秋风中摇曳的翠竹,深吸一口气。宴席已散,但后宫的生活仍在继续。接下来的日子,她需要更加专注於《长春宝箓》的修炼,尽快冲击道基境。同时,也要密切关注因阿史那云承恩而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这深宫,永远不缺风云。

  --------————————————---

  在此征集妃嫔出生姓氏,有想法的友友可以留言?ˊ?ˋ? 同时感谢袁豪友友的催更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