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盗墓:我在东北探秘禁地》

  他掏出俄国人留下的地图细细查看,却始终无法在广袤的大兴安岭森林中找到这个标记。

  莫非是俄国人的秘密采矿点?又或者老金沟地下不仅埋藏着金矿,还隐藏着其他不为人知的秘密?金少爷略作迟疑,最终还是端着枪走向金沙沟矿工的居住区,决心要查个水落石出。

  这是一处废弃已久的据点,历经数十年的风吹雨打,木屋早已破败不堪,到处结满了蛛网。

  咔嚓...咔嚓...

  刚踏入这片荒废之地,金少爷就听见前方木屋里传来类似啃咬的声音。

  这地方荒废多年,又地处深山与世隔绝,怎么可能还有活人?

  他深吸一口气,屏住呼吸慢慢靠近木屋,侧耳贴在门边确认声音来源后,猛地转身一脚踹开虚掩的木门。

  眼前的景象让金少爷浑身汗毛倒竖。

  木屋内横七竖八地躺着几具已经腐烂的白骨,几只硕大的老鼠正在其间穿梭,啃食着森森白骨。

  这些老鼠见到闯入者竟毫不畏惧,睁着血红的眼睛与金少爷对峙。

  第三回 老金沟矿洞

  即便是见惯生死的金少爷也不禁头皮发麻。

  他生怕这些老鼠突然袭击,赶紧重重关上木门,扶着墙呕吐起来,直到吐得胆汁都干了,原本俊朗的面容变得惨白如纸,这才瘫坐在地上大口喘息。

  稍事休息后,金少爷逐一检查其他木屋,情况与第一间如出一辙:遍地都是枯骨, 上还穿着几十年前的俄式军装。

  从骨骼特征判断,这些死者都是俄国人。

  这是一支六十人组成的俄国勘探队,每具尸骨都被人为肢解过,除了老鼠啃咬的痕迹外,骨头上还残留着人类的牙印。

  金少爷推测,这支神秘的俄国勘探队很可能是在老金沟误食了某种神秘果实,最终导致自相残杀、全军覆没。

  他暗自懊悔夜间赶路匆忙,没带足装备。

  虽然 对付不了那些行尸走肉,至少能暂时阻挡它们的脚步。

  这些俄 人虽在此秘密开采,但都配备了武器。

  一战时期沙俄士兵使用的莫辛纳干 虽然口径不如【敏感内容较多,无法继续输出】

  老实电台的信号突然中断,不知是电池耗尽还是设备故障,金少爷用力拍打几下无果,只得背起枪离开据点,继续搜寻老金沟的矿坑。

  腥臭的风从山谷密林间袭来,金少爷躲在屋后窥探,发现那两个行尸已循着他的气味摇晃逼近。

  他不敢迟疑,一边 还击,一边退向山谷最低洼处。

  前行数分钟后,一道陡峭山梁挡住去路,两侧尽是齐膝高的枯草荆棘。

  金少爷身手不凡,在狭窄空间与行尸周旋许久,但腹中饥饿、口干舌燥,被迫沿山岩节节后退,最终退入绝路。

  眼看 即将耗尽,生死关头,岩缝间忽现一处石洞,洞口堆满碎石,显然是 的痕迹。

  【敏感内容较多,无法继续输出】

  这条矿洞蜿蜒曲折,深入地下数百米,错综复杂的岔路远超金少爷的预料。

  他在每条矿道的入口处刻下数字标记,以便分辨方向。

  此次前来,他的目标是探寻几十年前俄国人在兴安岭遗留的未开采矿藏。

  意外发现老金沟本以为是天意眷顾,可奇怪的是,这里徒有虚名,他搜遍矿洞每个角落,既没找到蕴藏的金矿石,也没发现俄国人遗弃的勘探样本。

  “咯咯咯……咯咯咯……”

  正当金少爷沉思之际,幽深的矿道中再次响起先前在林间听到的那阵孩童笑声。

  笑声阴森诡异,仿佛裹挟着刺骨寒意,直往他耳朵里钻。

  “谁?滚出来!少在这儿装神弄鬼!”金少爷猛然从岩石后闪出,枪口直指笑声来源。

  火光映照下,一道黄白交织的暗影倏地窜入矿道深处,转瞬消失。

  金少爷怒火中烧,暗骂:两个不知死活的小鬼,若不是为了救你们,我怎会困在此地?今日就算你们是索命恶鬼,我也非把你们揪出来不可!

  他咬牙追着那道暗影深入矿洞。

  地势逐渐下沉,此处已是整条矿道的最低点。

  开春后的雪水渗入岩缝,在此积聚成洼,冰凉的积水已没过他的高筒皮靴。

  又追赶了约莫半小时,金少爷渐渐察觉异样。

  矿洞阴冷潮湿,本应刺骨的雪水竟透出一丝温热。

  他俯身试探水温,积水竟如人体般温热。

  而那两个孩子越跑越远,眨眼间便消失在黑暗深处。

  他放缓脚步,警惕前行,最终被一堵巨大岩壁拦住去路。

  这条矿道竟是死胡同!可那两个诡异的孩子去了哪儿?

  金少爷发现,这块巨型花岗岩虽堵住通道,四周却留有缝隙,显然后方另有空间。

  那股腐臭的阴风正从岩缝中渗出。

  岩石四角嵌着几枚指甲盖大小的圆形黑金属,覆满灰尘,难以辨认。

  ------------

  第四回 胡匪横生

  他伸出指尖想拂去灰尘,刚一触碰,竟发现那黑色圆钮下闪烁着微弱的红光。

  他急忙缩手。

  这位金少爷见多识广,立刻认出这是俄国人用于矿洞定向 的“纽扣微粒”。

  别看它小巧,一旦引爆,威力不逊于烈性 。

  看来俄国人寻找的东西就在岩壁之后,只是他们万事俱备时,矿工却因误食山中异果突变丧命,导致计划搁浅。

  所幸这几枚纽扣微粒仍完好无损。

  金少爷按下纽扣微粒的启动装置。

  轰然巨响中,六枚微粒同时 ,震得洞内碎石纷落。

  烟尘散尽后,他上前查看,顿时惊愕失色——花岗岩后的洞窟内珠光璀璨。

  金元宝堆积如山,东珠项链颗颗如卵,红珊瑚高逾人身,夜光杯剔透如玉,鸡血石艳如凝血,和田籽料雕成的玉佩温润生辉……珍宝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在众多珍奇异宝之间,赫然摆放着一具朱漆棺木。

  棺身四周绘满诡异的符文,边缘缠绕着漆黑的墨斗线。

  这具长约三丈、宽约五尺的阴沉木棺椁,形制酷似雍正年间御赐王公大臣的款式。

  金少爷倒抽一口冷气。

  难道这就是俄国人在老金沟苦苦寻觅的古墓?先前见到的那对孩童去向何方?莫非真是游荡的亡魂?他们的遗骸就安眠于此?观此陪葬规格,棺中之人绝非寻常权贵,至少是皇亲国戚。

  熟读满族典籍的金少爷却怎么也想不起,兴安岭一带曾有何姓王族定居。

  更蹊跷的是,尽管墓室珍宝堆积如山,整体规制却与清代典制大相径庭。

  见墓室并无异状,他壮着胆子凑近端详棺椁上那些蝌蚪状的符文。

  翻遍记忆也找不出对应的满文记载。

  视线下移,那些墨斗线的用途他倒是知晓——相传此物源自茅山术法,能镇尸辟邪。

  棺盖与棺身接缝处封着凝固的石蜡。

  他抽出腰间利刃,正犹豫是否开棺探查,棺内突然传来的闷响,似有活物欲破棺而出。

  这动静骇得他连退数步,浑身血液几乎凝固。

  若真是雍正年间的古棺,距今已逾二百五十载。

  密封无氧的棺内,怎会有生物存活?

  至此他已明白俄国人掘此矿洞的用意。

  在弄清棺中奥秘前,孤身犯险实非明智之举。

  念及那两个怪物暂不敢追入,不如静候援兵。

  以他的身份,总部必定已派人搜救。

  正当他退出珠光宝气的墓室,洞口忽然传来脚步声。

  凝神细辨,来者约莫四人,步履沉稳应是练武之人。

  祥子,伤着没?

  师父放心,那俩怪物伤不了我。

  不过...师父注意到它们身上的弹孔没?血迹未干,像是刚中弹...

  自1931年日军侵占东北,奉系势力土崩瓦解。

  如今兴安岭匪寨林立,来人怕是误入山谷的胡子。

  但听其对答,竟有人能独力诛杀那对刀枪不入的怪物,武功定然深不可测。

  金少爷屏息藏身于巨棺之后。

  在这兵荒马乱的年头,山匪多是 不眨眼的亡命之徒。

  在摸清对方底细前,唯有暂避锋芒。

  “我晓得。

  祥子,四海,待会儿进去你俩先搜一搜。”

  “是!”

  脚步声急促,四个胡子转眼就冲进了被纽扣炸开的冥穴洞口。

  孙少爷躲在巨棺后,听着越来越近的脚步声和棺中传来的撞击声,心跳如鼓。

  他紧握莫辛纳干枪,掌心渗出冷汗。

  “师傅,咋这么热?”一个胡子问。

  “这儿是炎龙脉的脉眼,底下准有温泉。”两个胡子语气平静,对洞内的珍宝视若无睹,显然是惯盗。

  “爹,这就是主墓室了,他能藏哪儿?管他是人是鬼,我和祥子把他揪出来!”

  胡子头冷哼一声:“不必。

  这位兄弟想必也是明白人。

  敢问是哪路好汉先到了?现身吧!”

  金少爷心想这冥穴几百年无人踏足,地上积了厚厚一层灰,自己进来时留下的脚印肯定暴露了行踪。

  眼下被这四个胡子堵住,横竖是个死,不如拼死一搏。

  “敢问几位兄弟是哪条道上的?”金少爷提着枪从巨棺后闪出,打量着眼前四人。

  这四个胡子个个膀大腰圆,兽皮坎肩裹不住鼓胀的肌肉。

  领头的近七尺高,虽在山中阴冷处却只穿件兽皮坎肩,露出健硕的身躯。

  古铜色的脸庞棱角分明,高鼻梁下两撇短须,少了几分匪气,倒有几分将帅之风,颈间挂着枚黄铜物件。

  “活腻了?师父问你话是给你脸,换我早一枪崩了你!”

  胡子头伸手拦住冲动的徒弟,微笑道:“看阁下这身打扮不像山里人。

  据我所知,这呢子大衣只有长春关东军司令部才有。”

  金少爷心头一震,没料到一个山匪竟有这般见识。

  事已至此,抵赖无用,他强作镇定道:“不错。

  我叫金壁辉,是关东军驻兴安岭物探队特派员。”

  当时东北胡匪有个忌讳:虽都是亡命徒,却不敢招惹日本人。

  国仇家恨是真,但日军装备精良,连张作霖的百万奉军都未发一枪便撤出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