檐角的冰棱开始往下滴水时,小虎正蹲在院角劈柴。斧头落下的力道比往常轻了些,木柴裂开的声音也带着点暖融融的懒意——阳光穿过薄云,在雪地上洇出片水渍,像打翻了的蜜。
“歇会儿吧。”哑女端着个粗瓷碗过来,碗里是晾温的桂花冰糖水,水面浮着几粒金黄的桂花。她把碗往柴堆上一放,伸手摸了摸小虎的手背,比往日暖了许多,不像前几日,冻得像块铁。
小虎直起身,接过碗喝了大半,甜香混着暖意顺着喉咙往下淌,连带着劈柴的乏劲都散了。“这太阳一出来,雪化得真快。”他望着院墙外,去年种的那排冬青,枝头的积雪正簌簌往下掉,露出点深绿的芽。
哑女点点头,从围裙兜里掏出个布包,打开是块晒干的橘皮。她往小虎手里塞,比划着“泡水喝”——他前几日总说嘴里发苦,听张婶说陈皮水能理气,她就翻出夏天晒的橘皮,用温水泡了好几遍才敢给他喝。
“你比张大夫还细心。”小虎笑着把橘皮揣进兜里,忽然指着西厢房的方向,“那堆玉米芯子,等雪化透了晒晒,冬天烧火特别旺,还不呛烟。”
哑女顺着他指的方向看,西厢房窗下堆着半人高的玉米芯,是秋收时特意留的,外面裹着层薄雪,像盖了层白棉被。她想起去年冬天,小虎就是用这玉米芯烧火,说火苗软和,烤红薯最香,结果把灶膛熏得黢黑,被她追着用扫帚打。
正说着,院门外传来“吱呀”的推门声,是李大叔家的孙子小石头,怀里抱着个铁皮饼干盒,红着脸往屋里闯:“虎叔,哑女婶,我爷让我送点东西。”
盒子打开,里面是几块芝麻糖,用玻璃纸包着,在阳光下闪着光。“我爷说,这是镇上供销社新来的,让你们尝尝。”小石头挠着头,眼睛却瞟着灶房的方向,那里飘出烤馒头的香味。
哑女笑着往他手里塞了个刚烤好的馒头,暄软的面里夹着椒盐,小石头接过去,啃得满嘴掉渣。小虎则把芝麻糖往他兜里塞了两块:“拿着路上吃,慢点跑,别摔着。”
小石头“哎”了一声,蹦蹦跳跳地跑了,铁皮盒的叮当声混着他的笑声,在巷子里飘出老远。
“这孩子,跟他爹小时候一个样。”小虎望着他的背影笑,“去年还尿裤子呢,今年都敢自己送东西了。”
哑女没说话,只是往灶膛里添了根玉米芯。火苗“腾”地窜起来,带着股淡淡的甜香,把两人的影子投在墙上,忽明忽暗地晃。她忽然想起昨天去河边捣衣,听见几个大婶说,开春要给小石头说门亲事,对方是邻村的姑娘,会绣花,还会做酱菜。
“开春后,”小虎忽然说,手里的斧头在木柴上敲出轻响,“咱把东厢房的炕修修吧?去年冬天总漏风,垫点新土就暖和了。”
哑女抬头看他,眼里带着点疑惑——东厢房一直空着,平时只堆些杂物。
小虎被她看得有点不好意思,挠挠头:“我想着,等天暖和了,把我娘留下的那套织布机搬过来,你不是总说想学织布吗?”
哑女的眼睛一下子亮了,像落了两颗星子。她早就想学织布了,前阵子去张婶家,见她织的蓝印花布特别好看,回来念叨了好几天,没想到他记在心上了。
“等织出布来,”小虎蹲下来,帮她把散落的柴火码整齐,“先给你做件新衣裳,青布的,你穿青色好看。”
哑女的脸微微发烫,转身往屋里走,裙角扫过雪水洼,溅起几点泥星。她从柜里翻出个小木箱,打开是些攒了许久的丝线,红的、绿的、蓝的,绕在纸筒上,像捆着小束的彩虹。这是她平时做针线活剩下的,想着哪天学了织布,能掺在布里织出花样。
小虎凑过去看,拿起团水绿色的线:“这个好看,织在袖口上,像春天的草芽。”
哑女点点头,忽然想起什么,从箱底摸出块素色的棉布,上面用银线绣着半朵梅花——是她前几日学着绣的,总觉得绣得不好,就藏了起来。小虎拿起来,对着阳光看,银线在光里泛着柔和的光:“绣得好,等开春了,绣完这朵梅,缝在你的新衣裳上。”
太阳爬到头顶时,雪化得更凶了,屋檐的水滴成了线,在青石板上敲出“滴答”的响。哑女把晒在绳上的围巾收进来,蓝绒布被晒得暖暖的,带着阳光的味道。她给小虎围上一条,自己也围上一条,流苏垂在胸前,被风吹得轻轻碰在一起,像在说悄悄话。
“去趟菜园看看不?”小虎拉着她的手,往院外走,“说不定雪里藏着去年没挖的萝卜,冻过的萝卜炖肉香。”
菜园的篱笆被雪压弯了几根,哑女拨开积雪,果然摸到个圆滚滚的东西,用力一拔,带出个红皮萝卜,沾着泥和雪,像个害羞的胖娃娃。小虎也学着她的样子,扒开另一处积雪,拔出棵翠绿的青菜,菜叶上还挂着冰碴子。
“晚上做萝卜炖肉,”小虎举着青菜笑,“再炒个青菜,就着你蒸的白面馒头。”
哑女用力点头,手里的萝卜沉甸甸的,带着雪水的凉和泥土的暖。她忽然觉得,这融雪的日子,就像他们的日子,看着慢慢化去的冷,等着悄悄滋长的暖,不用急,不用慌,该来的春天,总会带着新绿和花香,顺着屋檐的滴水声,一步步走近。
回家的路上,两人踩着雪水洼,脚印深深浅浅地连在一起。小虎忽然停下,指着远处的山:“你看,山尖的雪化了,露出点青黑色,像水墨画。”
哑女抬头望去,果然,远处的山脊线在阳光下格外清晰,雪水顺着山坡往下淌,大概正汇成小溪,在山脚下的石缝里唱着歌。她忽然想起去年冬天,小虎说过,等雪化了,就带她去山脚下的小溪边,那里有光滑的鹅卵石,能用来压腌菜。
“快了。”小虎像是知道她在想什么,握紧了她的手,“等路干了,咱就去。”
阳光落在两人交握的手上,把影子拉得很长,像根扯不断的线。屋檐的水滴还在敲着石板,菜园的萝卜躺在竹篮里,围巾的流苏轻轻晃着,一切都在说,冬天快过去了,春天,就要来了。
“歇会儿吧。”哑女端着个粗瓷碗过来,碗里是晾温的桂花冰糖水,水面浮着几粒金黄的桂花。她把碗往柴堆上一放,伸手摸了摸小虎的手背,比往日暖了许多,不像前几日,冻得像块铁。
小虎直起身,接过碗喝了大半,甜香混着暖意顺着喉咙往下淌,连带着劈柴的乏劲都散了。“这太阳一出来,雪化得真快。”他望着院墙外,去年种的那排冬青,枝头的积雪正簌簌往下掉,露出点深绿的芽。
哑女点点头,从围裙兜里掏出个布包,打开是块晒干的橘皮。她往小虎手里塞,比划着“泡水喝”——他前几日总说嘴里发苦,听张婶说陈皮水能理气,她就翻出夏天晒的橘皮,用温水泡了好几遍才敢给他喝。
“你比张大夫还细心。”小虎笑着把橘皮揣进兜里,忽然指着西厢房的方向,“那堆玉米芯子,等雪化透了晒晒,冬天烧火特别旺,还不呛烟。”
哑女顺着他指的方向看,西厢房窗下堆着半人高的玉米芯,是秋收时特意留的,外面裹着层薄雪,像盖了层白棉被。她想起去年冬天,小虎就是用这玉米芯烧火,说火苗软和,烤红薯最香,结果把灶膛熏得黢黑,被她追着用扫帚打。
正说着,院门外传来“吱呀”的推门声,是李大叔家的孙子小石头,怀里抱着个铁皮饼干盒,红着脸往屋里闯:“虎叔,哑女婶,我爷让我送点东西。”
盒子打开,里面是几块芝麻糖,用玻璃纸包着,在阳光下闪着光。“我爷说,这是镇上供销社新来的,让你们尝尝。”小石头挠着头,眼睛却瞟着灶房的方向,那里飘出烤馒头的香味。
哑女笑着往他手里塞了个刚烤好的馒头,暄软的面里夹着椒盐,小石头接过去,啃得满嘴掉渣。小虎则把芝麻糖往他兜里塞了两块:“拿着路上吃,慢点跑,别摔着。”
小石头“哎”了一声,蹦蹦跳跳地跑了,铁皮盒的叮当声混着他的笑声,在巷子里飘出老远。
“这孩子,跟他爹小时候一个样。”小虎望着他的背影笑,“去年还尿裤子呢,今年都敢自己送东西了。”
哑女没说话,只是往灶膛里添了根玉米芯。火苗“腾”地窜起来,带着股淡淡的甜香,把两人的影子投在墙上,忽明忽暗地晃。她忽然想起昨天去河边捣衣,听见几个大婶说,开春要给小石头说门亲事,对方是邻村的姑娘,会绣花,还会做酱菜。
“开春后,”小虎忽然说,手里的斧头在木柴上敲出轻响,“咱把东厢房的炕修修吧?去年冬天总漏风,垫点新土就暖和了。”
哑女抬头看他,眼里带着点疑惑——东厢房一直空着,平时只堆些杂物。
小虎被她看得有点不好意思,挠挠头:“我想着,等天暖和了,把我娘留下的那套织布机搬过来,你不是总说想学织布吗?”
哑女的眼睛一下子亮了,像落了两颗星子。她早就想学织布了,前阵子去张婶家,见她织的蓝印花布特别好看,回来念叨了好几天,没想到他记在心上了。
“等织出布来,”小虎蹲下来,帮她把散落的柴火码整齐,“先给你做件新衣裳,青布的,你穿青色好看。”
哑女的脸微微发烫,转身往屋里走,裙角扫过雪水洼,溅起几点泥星。她从柜里翻出个小木箱,打开是些攒了许久的丝线,红的、绿的、蓝的,绕在纸筒上,像捆着小束的彩虹。这是她平时做针线活剩下的,想着哪天学了织布,能掺在布里织出花样。
小虎凑过去看,拿起团水绿色的线:“这个好看,织在袖口上,像春天的草芽。”
哑女点点头,忽然想起什么,从箱底摸出块素色的棉布,上面用银线绣着半朵梅花——是她前几日学着绣的,总觉得绣得不好,就藏了起来。小虎拿起来,对着阳光看,银线在光里泛着柔和的光:“绣得好,等开春了,绣完这朵梅,缝在你的新衣裳上。”
太阳爬到头顶时,雪化得更凶了,屋檐的水滴成了线,在青石板上敲出“滴答”的响。哑女把晒在绳上的围巾收进来,蓝绒布被晒得暖暖的,带着阳光的味道。她给小虎围上一条,自己也围上一条,流苏垂在胸前,被风吹得轻轻碰在一起,像在说悄悄话。
“去趟菜园看看不?”小虎拉着她的手,往院外走,“说不定雪里藏着去年没挖的萝卜,冻过的萝卜炖肉香。”
菜园的篱笆被雪压弯了几根,哑女拨开积雪,果然摸到个圆滚滚的东西,用力一拔,带出个红皮萝卜,沾着泥和雪,像个害羞的胖娃娃。小虎也学着她的样子,扒开另一处积雪,拔出棵翠绿的青菜,菜叶上还挂着冰碴子。
“晚上做萝卜炖肉,”小虎举着青菜笑,“再炒个青菜,就着你蒸的白面馒头。”
哑女用力点头,手里的萝卜沉甸甸的,带着雪水的凉和泥土的暖。她忽然觉得,这融雪的日子,就像他们的日子,看着慢慢化去的冷,等着悄悄滋长的暖,不用急,不用慌,该来的春天,总会带着新绿和花香,顺着屋檐的滴水声,一步步走近。
回家的路上,两人踩着雪水洼,脚印深深浅浅地连在一起。小虎忽然停下,指着远处的山:“你看,山尖的雪化了,露出点青黑色,像水墨画。”
哑女抬头望去,果然,远处的山脊线在阳光下格外清晰,雪水顺着山坡往下淌,大概正汇成小溪,在山脚下的石缝里唱着歌。她忽然想起去年冬天,小虎说过,等雪化了,就带她去山脚下的小溪边,那里有光滑的鹅卵石,能用来压腌菜。
“快了。”小虎像是知道她在想什么,握紧了她的手,“等路干了,咱就去。”
阳光落在两人交握的手上,把影子拉得很长,像根扯不断的线。屋檐的水滴还在敲着石板,菜园的萝卜躺在竹篮里,围巾的流苏轻轻晃着,一切都在说,冬天快过去了,春天,就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