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荷塘采莲-《乡野奇途》

  晨露还挂在荷叶上时,小虎已经把木盆绑在了独轮车上。哑女挎着竹篮跟在旁边,篮子里装着两个粗瓷碗和一小罐腌黄瓜——是准备在荷塘边当早饭吃的。路两旁的玉米叶上凝着水珠,被风一吹,簌簌落在裤脚上,凉丝丝的。

  “再往前走半里地就到了,”小虎推着车,额角渗着细汗,“去年来的时候,这路还坑坑洼洼的,今年村长安排人垫了土,好走多了。”

  哑女点点头,伸手替他擦了擦汗。指尖触到他的皮肤,带着点晒热的温度,她忽然想起前几日他帮王婶修屋顶,晒得后背脱了层皮,晚上疼得睡不着,她就用凉毛巾给他敷了半宿。

  荷塘藏在柳树林后头,穿过层层叠叠的柳条,一片碧绿突然撞进眼里。荷叶挨挨挤挤地铺满水面,粉白的荷花像星星似的散在其间,有的全开了,露出嫩黄的莲蓬;有的还打着苞,鼓鼓囊囊的,像揣着秘密。

  “好家伙,今年长得比去年旺!”小虎把独轮车停在岸边,撸起袖子就往水里走,“我先去摘几个熟的莲蓬,你在岸边等着。”

  哑女却拉住他,从篮子里翻出双草鞋——是她连夜编的,鞋底纳了两层布,能防水里的石子硌脚。小虎穿上鞋,脚边的水泛起涟漪,惊得几条小鱼窜进荷叶底。

  他水性好,在荷塘里穿梭自如,专挑那些颜色深绿、莲子饱满的莲蓬摘。荷叶上的露水被他碰得滚落,砸在水面上,溅起一圈圈碎银。哑女坐在岸边的柳树下,看着他的身影在荷叶间忽隐忽现,手里的竹篮已经装了小半,都是他扔上岸的嫩莲蓬。

  “接着!”小虎又扔过来一个莲蓬,绿中带紫,显然熟透了。哑女伸手接住,剥开一个莲子,嫩白的果仁裹着层青绿色的衣,放进嘴里一嚼,清甜中带着点微苦,像把夏天的味道含在了舌尖。

  她忽然看见岸边的水洼里有几只田螺,壳上沾着青苔,正慢慢挪动。想起张婶说田螺炒着吃最香,她就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捡起来,放进竹篮的角落。水洼里的泥溅了她一裤腿,像画了幅歪歪扭扭的画。

  “别捡了,”小虎不知何时走了过来,裤脚湿了大半,“这东西得吐沙,回去还得养两天。先吃莲蓬。”他递过来一个最大的莲蓬,自己则拿起个嫩荷叶,折成碗的形状,舀了点清水喝。

  两人坐在柳树下,就着腌黄瓜啃莲蓬。荷叶的清香混着泥土的腥气,在鼻尖萦绕。哑女忽然指着荷塘中央,那里有朵开得最艳的荷花,花瓣上停着只蜻蜓,红黑相间的翅膀在阳光下闪着光。

  “想要?”小虎看懂了她的眼神,起身就要往那边走。

  哑女赶紧拉住他,摇摇头——荷塘中央水太深,她怕他出事。去年他就是为了给她摘朵最大的荷花,不小心踩进深泥里,挣扎了半天才爬出来,新买的布鞋都丢了一只。

  “没事,”小虎拍了拍她的手,“我绕着边上走,摘得到。”他果然沿着荷塘边缘慢慢挪动,荷叶没到他的腰,只露出个脑袋在绿海里浮动。

  哑女的心揪得紧紧的,手里的莲蓬都忘了啃。直到看见他举着那朵荷花往回走,花瓣上的露水顺着他的胳膊往下淌,她才松了口气,脸上却热了起来——那朵荷花确实好看,粉白的花瓣层层叠叠,像个害羞的姑娘。

  “给你。”小虎把荷花递过来,脸上沾着点泥,笑得却比花还灿烂。

  哑女接过来,找了根细藤,把花茎绑在竹篮柄上。风一吹,花瓣轻轻晃,香气漫了满篮。她忽然想起小时候,娘也总在夏天给她摘荷花,插在窗台上的玻璃瓶里,说看着就凉快。

  日头爬到头顶时,独轮车上的木盆已经装满了莲蓬,竹篮里也堆着不少嫩荷叶——小虎说回去可以包糯米鸡,清香得很。两人收拾东西准备回家,路过柳树林时,哑女看见地上有片完整的柳叶,形状像把小刀子,就捡起来夹在莲蓬中间。

  “捡这干啥?”小虎问。

  哑女比划着“编东西”——她想编个柳叶环,戴在头上肯定好看。去年她给村里的小丫头编过一个,那孩子高兴得戴了好几天,连睡觉都舍不得摘。

  小虎笑了:“那得多捡点,回去我帮你编。”他弯腰捡起一大把柳叶,塞给她,“够不够?不够再摘。”

  回家的路上,独轮车轱辘压过石子路,发出“咕噜咕噜”的响,莲蓬在木盆里轻轻碰撞,像在说悄悄话。哑女把那朵荷花抱在怀里,花瓣偶尔蹭到脸颊,痒痒的。她抬头看小虎的背影,他推着车,脚步稳健,阳光落在他的肩上,像披了件金衣裳。

  她忽然觉得,这夏天真好。有满塘的荷花,有清甜的莲蓬,有身边的人,哪怕走得满头大汗,心里也是甜的。就像这刚摘的莲子,苦里藏着甜,慢慢嚼,就能尝出日子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