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雪已经停了,窗棂上结着冰花,像谁用刀刻出的细碎花纹。哑女踩着木梯爬上阁楼,在积灰的角落翻出个木匣子——是去年整理旧物时收起来的,当时觉得没用,此刻却忽然想打开看看。
木匣的锁早就锈住了,她用指甲抠了半天没动静,正想喊小虎来帮忙,指尖忽然触到匣底的暗格,心里一动。记得小时候,娘总说这匣子“藏着念想”,却从不让她碰。她指尖沿着匣身的纹路摩挲,摸到侧面一道极细的缝,用发簪轻轻一挑,暗格“咔嗒”弹开,里面竟藏着把小巧的铜钥匙。
钥匙插进锁孔时,锈迹摩擦着发出涩涩的声响,转了半圈才彻底拧开。匣子里铺着块褪色的蓝布,掀开时飘出股淡淡的樟木味——底下压着一叠泛黄的纸,还有个缠着红线的布偶。
哑女拿起最上面的纸,借着从阁楼窗透进来的晨光细看,是张泛黄的药方,字迹歪歪扭扭,却能认出“治咳”“润肺”几个字。她忽然想起娘临终前总咳得直不起腰,原来那时爹悄悄记了药方,却没来得及用上……指尖捏着药方微微发颤,纸边的毛絮沾在指腹上,像娘最后那几日落在她手背上的白发。
再往下翻,是张褪色的年画,画里的胖娃娃抱着鲤鱼,边角已经卷了边。这是她五岁那年爹买的,当时她非要贴在床头,结果夜里尿床,把年画浸得发皱,爹没舍得扔,洗干净压在了匣子里。画面上的水渍还隐约可见,像片模糊的云。
最底下是那个布偶,用蓝布头缝的身子,黑纽扣做眼睛,红线缠了一圈又一圈,看着有些古怪。哑女忽然想起爹说过,当年村里闹疫病,娘连夜做了这个“替身偶”,说能替孩子挡灾。布偶的胳膊处有道缝补的痕迹,针脚歪歪扭扭——是她小时候不懂事,把布偶扯破了,娘戴着老花镜缝了半宿才补好。
“找啥呢?”小虎的声音从阁楼口传来,他踩着梯子探进头,额角还沾着点木屑,“我在楼下听见窸窸窣窣的,还以为招了老鼠。”
哑女把布偶举起来,阳光透过布偶的蓝布头,在她脸上投下淡淡的影子:“你看这个,还记得吗?小时候你总抢它,说要当你的‘兵器’。”
小虎爬上来,看清布偶时愣了愣,随即挠着头笑:“咋不记得?后来被你娘追着打,说我欺负布偶就是欺负你……”他接过布偶翻来覆去看,忽然指着补痕处,“你看这针脚,跟你现在缝补丁一个样,歪歪扭扭的。”
哑女拍了他一下,把年画递过去:“还有这个,你当年偷喝了爹的米酒,醉得把它撕成了两半,还是我连夜用浆糊粘好的。”
小虎摸着年画的裂缝,眼里泛着光:“可不是嘛,那天你娘拿着鸡毛掸子追了我三条街……”他忽然低头,看着匣子里的药方,声音轻了些,“这药方……是叔当年记的吧?我娘说,叔走之前还念叨着,说要找个好郎中把方子改改,治治村里人的咳嗽。”
哑女把药方叠好,放回蓝布底下,又将布偶塞进小虎手里:“你拿着吧,当年你抢不走,现在送你了。”
小虎把布偶揣进怀里,像揣着块烫手的烙铁,忽然想起什么,拉着哑女往楼下走:“对了,灶上炖着粥呢,加了红薯和山药,你肯定爱吃。”
阁楼的木匣被重新锁好,放回角落。阳光爬上窗台,照在积灰的匣盖上,把那道暗格的影子拉得很长——原来那些藏在时光里的念想,从来都没走远,就像这木匣里的旧物,翻开时总有暖意在心底漫开来。
木匣的锁早就锈住了,她用指甲抠了半天没动静,正想喊小虎来帮忙,指尖忽然触到匣底的暗格,心里一动。记得小时候,娘总说这匣子“藏着念想”,却从不让她碰。她指尖沿着匣身的纹路摩挲,摸到侧面一道极细的缝,用发簪轻轻一挑,暗格“咔嗒”弹开,里面竟藏着把小巧的铜钥匙。
钥匙插进锁孔时,锈迹摩擦着发出涩涩的声响,转了半圈才彻底拧开。匣子里铺着块褪色的蓝布,掀开时飘出股淡淡的樟木味——底下压着一叠泛黄的纸,还有个缠着红线的布偶。
哑女拿起最上面的纸,借着从阁楼窗透进来的晨光细看,是张泛黄的药方,字迹歪歪扭扭,却能认出“治咳”“润肺”几个字。她忽然想起娘临终前总咳得直不起腰,原来那时爹悄悄记了药方,却没来得及用上……指尖捏着药方微微发颤,纸边的毛絮沾在指腹上,像娘最后那几日落在她手背上的白发。
再往下翻,是张褪色的年画,画里的胖娃娃抱着鲤鱼,边角已经卷了边。这是她五岁那年爹买的,当时她非要贴在床头,结果夜里尿床,把年画浸得发皱,爹没舍得扔,洗干净压在了匣子里。画面上的水渍还隐约可见,像片模糊的云。
最底下是那个布偶,用蓝布头缝的身子,黑纽扣做眼睛,红线缠了一圈又一圈,看着有些古怪。哑女忽然想起爹说过,当年村里闹疫病,娘连夜做了这个“替身偶”,说能替孩子挡灾。布偶的胳膊处有道缝补的痕迹,针脚歪歪扭扭——是她小时候不懂事,把布偶扯破了,娘戴着老花镜缝了半宿才补好。
“找啥呢?”小虎的声音从阁楼口传来,他踩着梯子探进头,额角还沾着点木屑,“我在楼下听见窸窸窣窣的,还以为招了老鼠。”
哑女把布偶举起来,阳光透过布偶的蓝布头,在她脸上投下淡淡的影子:“你看这个,还记得吗?小时候你总抢它,说要当你的‘兵器’。”
小虎爬上来,看清布偶时愣了愣,随即挠着头笑:“咋不记得?后来被你娘追着打,说我欺负布偶就是欺负你……”他接过布偶翻来覆去看,忽然指着补痕处,“你看这针脚,跟你现在缝补丁一个样,歪歪扭扭的。”
哑女拍了他一下,把年画递过去:“还有这个,你当年偷喝了爹的米酒,醉得把它撕成了两半,还是我连夜用浆糊粘好的。”
小虎摸着年画的裂缝,眼里泛着光:“可不是嘛,那天你娘拿着鸡毛掸子追了我三条街……”他忽然低头,看着匣子里的药方,声音轻了些,“这药方……是叔当年记的吧?我娘说,叔走之前还念叨着,说要找个好郎中把方子改改,治治村里人的咳嗽。”
哑女把药方叠好,放回蓝布底下,又将布偶塞进小虎手里:“你拿着吧,当年你抢不走,现在送你了。”
小虎把布偶揣进怀里,像揣着块烫手的烙铁,忽然想起什么,拉着哑女往楼下走:“对了,灶上炖着粥呢,加了红薯和山药,你肯定爱吃。”
阁楼的木匣被重新锁好,放回角落。阳光爬上窗台,照在积灰的匣盖上,把那道暗格的影子拉得很长——原来那些藏在时光里的念想,从来都没走远,就像这木匣里的旧物,翻开时总有暖意在心底漫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