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陶罐里的时光-《乡野奇途》

  哑女蹲在灶台前,小心翼翼地往陶罐里码放晒干的槐花瓣。阳光透过窗棂斜照进来,在花瓣上投下细碎的光斑,空气里浮动着清甜的香气。这是她跟王婶学的法子,把初夏的槐花晒干了存起来,冬天泡茶喝,能驱散寒气。

  “慢着点,别把花瓣压碎了。”小虎端着一盆刚洗好的红薯走进来,看她把花瓣摆得像列队的小兵,忍不住笑。他把红薯放在案板上,拿起一个掂量着,“中午蒸红薯吃?再给你烤两个,外皮焦脆的那种。”

  哑女抬头冲他笑,眼里亮晶晶的,伸手比了个“好”的手势。她指尖捏起一片完整的槐花瓣,轻轻放进陶罐底层,忽然想起去年这个时候,她也是这样存槐花,只是那时手脚笨拙,总把花瓣揉烂,小虎在一旁笑得直不起腰,却还是默默帮她重新铺开晾晒。

  小虎把红薯切成块,放进蒸笼时特意挑了几个个头匀称的,说要给哑女当“饭后甜点”。灶膛里的火噼啪作响,映得他侧脸发红,他忽然说:“等槐花开尽了,咱去后山摘野桃吧?去年你说想吃桃酱,我记着呢。”

  哑女的动作顿了顿,心里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她记得去年说想吃桃酱,是随口一提,那时刚收完麦子,她累得坐在田埂上,看着远处桃树上挂着的青果随口说的,没想到他真记了一年。

  她起身从柜子里拿出个干净的粗布袋子,比划着:要摘满满一袋,吃不完的做成酱,封在坛子里,冬天就着馒头吃。

  “行啊,”小虎搓了搓手,眼里闪着光,“摘完野桃,再去溪里摸两条鱼,晚上熬鱼汤。你去年总说溪里的鱼鲜,就是怕水凉不肯下水,这次我来摸,保证让你喝够。”

  哑女笑着点头,低头继续往陶罐里放槐花。阳光把她的影子投在墙上,跟小虎忙碌的身影慢慢重叠在一起。陶罐渐渐满了,清甜的香气也越来越浓,她忽然想起刚认识小虎的时候,他还是个毛躁的小伙子,搬重物总会砸到脚,挑水也总把桶晃得半干半湿。

  可现在,他会记得她随口说的话,会把红薯烤得外焦里嫩,会在她存槐花时细心叮嘱“别压碎了”。时光好像就藏在这一罐罐的槐花里,藏在蒸红薯的香气里,藏在他记得的每一件小事里,慢慢发酵成了甜。

  “对了,”小虎忽然从怀里摸出个小小的木刻,是一只歪歪扭扭的小兔子,“前儿看你总盯着邻家姑娘的木簪子看,我学着刻了一个,虽然丑了点……”他话没说完,就被哑女接了过去。

  木刻确实不算精致,兔子的耳朵歪向一边,眼睛是两个小黑点,却被打磨得光滑温润。哑女把木兔轻轻放进装槐花的陶罐里,像是在藏一个珍贵的秘密。她抬起头,眼里含着笑,用力点了点头,又指了指他的手,意思是“手疼吗”。

  “这点活算啥,”小虎满不在乎地摆手,却悄悄把被木刺扎红的指尖藏到身后,“等摘完野桃,我再给你刻个像样的,保证比这个好看十倍!”

  哑女笑着摇头,把陶罐的盖子盖好,用麻绳仔细系紧。罐口溢出的槐花香混着蒸红薯的甜香,在厨房里弥漫开来。她知道,这陶罐里装的不只是槐花,还有慢慢流淌的时光,和他藏在笨拙里的温柔。

  午后的阳光渐渐西斜,蒸笼里飘出红薯的甜香,小虎哼着不成调的曲子在灶台边忙乎,哑女靠在门边看着他,嘴角的笑意藏不住。日子就像这陶罐里的槐花,看似平淡,却在日复一日的相伴里,酿出了最动人的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