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静思量-《杀穿妖魔乱世,从通幽血鹤开始!》

  墨惊鸿从营中牵来了两匹神骏的快马,鬃毛油亮,四蹄有力,显然是经过驯养的良驹,远非寻常驿站马匹可比。

  二人也不再多言,翻身上马,顺着那条人踩踏出来的小径,向着大运朝境内疾驰而去。

  一日夜的奔波,马蹄踏碎了晨曦的薄雾。

  当连绵的山影在身后逐渐淡去,一座雄伟的城池轮廓,终于出现在了视线的尽头。

  那便是连山城。

  城墙以巨石垒砌,高大巍峨,即便隔着数里之遥,依旧能感受到那股镇守边疆的厚重与肃杀。

  只是离得近了,才能看清,这座雄城早已遍体鳞伤。

  原本平整的墙体上,布满了坑坑洼洼的痕迹,有些豁口深达数尺,像是被什么巨大的力量硬生生砸开,又用新的石料草草修补,新旧痕迹交错,显得触目惊心。

  城门楼更是有一半都已坍塌,只剩下残破的木梁支撑着,仿佛随时都会垮塌下来。

  这便是上次妖祸留下的创伤。

  然而,与城墙的残破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城门内外川流不息的人群。

  商贩的叫卖声,孩童的追逐打闹声,车马的辘辘声,汇聚成一股喧嚣而鲜活的洪流。

  城内的建筑也大多在修复之中,到处可见搭建的脚手架与忙碌的工匠身影。

  空气中弥漫着尘土、木屑与食物的香气,虽显杂乱,却充满了勃勃生机。

  经历过那场惨烈的妖祸之后,这座边境大城,似乎已经翻过了沉重的一页,正努力地恢复着往日的繁华。

  墨惊鸿显然对这里极为熟悉,他没有在主道上停留,而是带着赵景,轻车熟路地拐进了一条僻静的小巷,最终在一处毫不起眼的工坊门前停下。

  工坊门口挂着“张氏铁铺”的招牌,里面传来叮叮当当的打铁声。

  墨惊鸿上前,有节奏地叩了三下门环。

  打铁声戛然而止,片刻后,一个身材壮硕、满脸络腮胡的汉子拉开了门。

  他看到墨惊鸿,先是一愣,随即立刻躬身行礼,将他们迎了进去。

  在工坊主人的恭敬安排下,赵景与琉珠被带到了一处位于工坊后方的幽静小院内。

  院子不大,却打扫得十分干净,一间正房,两间厢房,院中还有一座石桌与几个石凳。

  “赵兄,你且在此稍作歇息,此地乃是通幽司的据点。”墨惊鸿将他们安顿好,面带歉意地说道,“我需先用玄鸽向府城通报此间事宜,询问后续安排,我还有些要事需要去处理一下,你就先静待几日等待府城回信吧。”

  赵景点了点头,他知晓墨惊鸿肯定要去消化自己在宝地内的所得,自然不会强留。

  待墨惊鸿匆匆离去后,小院便彻底安静了下来。

  到了晚间,便有下人送来了丰盛的酒菜,满满当当地摆了一石桌。

  许久未曾沾染人间烟火,那饭菜的香气,勾得人食指大动。

  琉珠坐在石凳上,一双乌黑的眼眸亮晶晶地盯着满桌的菜肴,小巧的鼻子轻轻翕动着。

  她似乎在极力克制着什么,但那副垂涎欲滴的模样,还是暴露了她内心的渴望。

  当看到下人摆上碗筷时,她竟是毫不迟疑地拿起了一双筷子,动作虽然有些生疏,却有模有样。

  赵景看在眼里,心下微动。

  琉珠的这一系列举动,无一不在表明,她说得是真的。

  她绝非那等原生于阴厄之地的邪异之物,她的根源,或许与人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更让他感到奇异的是,琉珠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

  这说明,由他血丝构筑而成的这具肉身,竟是拥有味觉的。

  自己的血鹤之力,看来还藏着许多未曾发掘的玄妙。

  这一顿饭,琉珠吃得异常欢快,小小的肚皮都撑得滚圆。

  酒足饭饱之后,连日奔波的疲惫感涌了上来。

  赵景难得地没有修行,而是选择躺在床上,好好地睡了一觉。

  这一觉,睡得格外沉。

  当赵景再次醒来时,已是第二日正午,窗外的阳光明晃晃的,有些刺眼。

  一阵轻微的敲门声传来,伴随着一个略带紧张的嗓音:“大人,该用午膳了。”

  赵景应了一声,起身穿衣。

  他推门而出,只见院中的石亭内,已经摆上了不少新的酒菜。

  琉珠早已坐在那里,正抓着一只烧鸡,吃得满嘴是油。

  那名送饭的下人,见到赵景出来,连忙躬身行了一礼,随后便像是躲避什么似的,着急忙慌地退出了小院。

  赵景有些疑惑,自己早已换上了一身寻常的青色布衣,面容也并无骇人之处,这人为何如此慌张。

  他信步走到凉亭附近,这才发现了缘由。

  琉珠正坐得随意,那袭长裙的裙摆微微撩起,露出了裙下几条若隐若现、节肢分明的漆黑蜘蛛腿,正无意识地轻轻晃动着。

  也难怪那下人会吓得落荒而逃。

  赵景伸出手指,不轻不重地在石桌上敲了敲。

  琉珠抬起油乎乎的小脸,不解地看过来。

  赵景没有说话,只是用下巴指了指她的裙底。

  琉珠顺着他的示意低头一看,先是一愣,随即有些不高兴地撇了撇嘴。

  但她还是听话地将那几条蜘蛛腿收了回去,裙摆再次落下时,已经变回了一双穿着黑色绣花鞋的小脚丫。

  用过午膳,赵景回到房内。

  墨惊鸿一直没有回来。

  赵景盘膝坐于榻上,心神沉静下来,开始思索了起来。

  此番天虚宝地之行,收获巨大,但也让他对自身的修行之路有了些许迷茫。

  《太素胎衣化魔真解》已然化作了“望幽-心灾魔胎”,成了他的一大助力。

  自身的武学修为,也臻至三境,凝成了异象。但是自己神魂已经黑的没边了,武道是否能突破没有任何把握。

  血狱吞煞宝刀的禁制,目前只解开了第一层,后面还有四层,每一层的祭炼,都需要水磨工夫,非一日之功,急也急不来。

  《九死蚕命书》的修行,则是另一个难题。

  从第一变到第二变,消耗的血丝番了数倍。

  如今要冲击第三变,所需的血丝只会也是多倍增长,其量之巨,想来定然是个恐怖的数字。

  更让赵景感到一丝忧虑的是,他能明确感觉到,自己体内能够容纳的血丝,似乎存在一个上限。

  而且,经由自身转化、炼化而出的血丝,与当初在春水城,操控那片血海时,在本质上似乎有所不同,更为精纯,但也更为凝练,当初那片血海,恐怕就算自己不斩断联系,也无法持久。

  如今看来,《九死蚕命书》第三变的修炼,只能暂时搁置,待体内血丝温养满盈之后,再做图谋。

  或许到了府城,可以设法寻觅一些蕴含庞大血气的丹药,或是强大的妖兽之血,以此来加速这一进程。

  如此一来,血狱吞煞宝刀的祭炼,需要时间。

  九死蚕命书的突破,需要资源。

  那么眼下最值得尝试的,便是《悟道经》演化出的新用处——演法。

  也到了印证自己猜测的时候了。

  究竟效果如何,是否真能如其名讳一般,推演万法,还要试过才知。

  想到此处,赵景不再犹豫。

  他心念一动,从怀中取出了屠彪所赠的灵犀丹。

  拔开瓶塞,一股清越奇异的香气顿时弥漫开来。

  他倾斜瓶身,从中倒出了一颗龙眼大小的丹丸。

  那丹丸通体呈现出一种温润的乳白色,表面并非光滑,而是布满了无数天然形成的、细密繁复的纹路。

  丹丸之上,萦绕着一层淡淡的、肉眼可见的白色光晕,光晕流转之间,竟有细微的低吟声传出,闻之令人心神一清。

  当真是灵丹,这股卖相便不一般。

  赵景端详片刻,不再迟疑,仰头便将这颗不凡的丹药吞入了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