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首航惊涛试水性-《重回1983:东北赶山狩猎年代》

  龙涎香的惊喜,像一块投入平静水面的石子,在曹家人心里漾开圈圈涟漪,但很快就被对首次出海的期待与隐隐的惶恐所覆盖。那东西被管彤彤小心翼翼地藏好,成为一家人心照不宣的秘密,眼下更紧要的,是去见识那片真正意义上的、流动的“土地”。

  第二天,天色未亮,海天相接处刚透出一点鱼肚白,王老海就和陈卫国来到了小院。海风带着彻夜的凉意,吹得人精神一振。

  “今儿个天儿不错,风平浪静,正好带你们出海溜达一圈。”王老海手里提着个马灯,照亮了他黝黑脸上的皱纹,“船我都准备好了,是条老伙计的摇橹船,稳当。”

  曹家人早已穿戴整齐,个个脸上都带着兴奋和紧张。曹云飞换上了一身最旧的粗布衣裳,管彤彤用头巾把头发包得严严实实,李凤英则紧紧攥着一个小布包,里面装着仁丹和生姜片——这是昨晚她特意准备的,听说能防晕船。曹云霞和青山更是像两只即将出笼的小鸟,叽叽喳喳,围着王老海问东问西。

  一行人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向村后的简易小码头。晨曦微光中,几艘木渔船随着轻波轻轻摇晃,缆绳摩擦着木桩,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海水不再是滩涂边的浑黄,而是呈现出一种深邃的墨蓝色,望不到底,让人心生敬畏。

  王老海说的那条摇橹船不算大,船身被桐油刷得发亮,但木质已见斑驳,透着岁月的痕迹。船尾架着一支粗长的木橹。

  “上船慢着点,脚底下踩稳喽!”王老海率先跳上船,伸手搀扶李凤英和管彤彤。曹云飞把青山和秀水抱上船,最后自己才跨上去。脚踩在微微晃动的船板上,一种不踏实的感觉立刻传来。

  陈卫国解开缆绳,王老海站在船尾,握住橹把,有力的手臂一摇,木橹划开水面,小船便轻巧地离开了码头,向着海湾外驶去。

  起初,船行平稳,海风拂面,带着清新的咸味。岸边渔村的轮廓渐渐变小,如同积木搭成的模型。曹云霞和青山扒着船帮,兴奋地看着海鸥在船头盘旋,发出阵阵惊呼。李凤英紧紧抓着船板,脸色有些发白,但还能坚持。

  然而,当小船驶出相对平静的海湾,真正进入开阔海面时,情况开始不同了。看似平静的海面,实则暗涌流动。小船开始随着波浪有节奏地起伏、摇晃,不再是岸边那种轻微的荡漾,而是一种更大幅度的、无法预测的颠簸。

  “呃……”第一个受不了的是李凤英。她只觉得胃里一阵翻江倒海,头晕目眩,赶紧掏出仁丹含在嘴里,又咬了一口生姜片,可那恶心感却越来越强烈,终于忍不住,“哇”地一声吐了出来。

  “娘!”管彤彤赶紧过去,轻轻拍着婆婆的后背。

  这像是一个信号。曹云霞和青山脸上的兴奋劲儿还没过去,就被突如其来的眩晕感击中,小脸瞬间煞白,也趴在船边呕吐起来。连被曹云飞紧紧抱在怀里的秀水,也开始不安地扭动、哭闹。

  曹云飞自己也不好受。他感觉自己像喝醉了酒,脚下发软,天地都在旋转。那股子在山林里如履平地的沉稳劲儿,在这起伏不定的船板上消失得无影无踪。他强忍着恶心,努力稳住身形,照顾着身边的家人,心里却叫苦不迭:这大海,果然不是那么好相与的!比对付一头暴怒的黑瞎子还让人难受!

  与曹家老小的狼狈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王老海和陈卫国。王老海稳稳地站在船尾,身体随着船的摇晃自然摆动,摇橹的动作稳健而富有韵律,仿佛与这艘船、这片海融为一体。陈卫国也显然习惯了风浪,他笑着安慰道:“没事儿!刚开始都这样,吐几次就习惯了!这叫‘交公粮’,把陆地上的饭还给土地爷,以后就是海里的人了!”

  王老海也扯着嗓门说:“别看现在难受,等会儿看到好东西,就都忘了!把头抬起来,往远看,别老盯着脚下晃荡的水!”

  曹云飞依言,努力抬起头,望向远方。海天一色,无边无际,初升的太阳将万道金光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像撒下了一片碎金。几只海豚在不远处跃出水面,划出优美的弧线。这壮丽的景色,稍稍缓解了他身体的不适。

  船行约莫半个时辰,王老海放缓了摇橹的速度,观察着海面。“到了,这片水深,底下有暗礁,是鱼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