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雏凤清于老凤声-《重回1983:东北赶山狩猎年代》

  山海渔业协会的成立,像给望海坨这台老旧的机器注入了新的润滑油,各个环节都运转得更加顺畅、充满活力。大人们忙着出海、经营、处理协会事务,而合作社蓬勃发展的气息,也如同春天温暖的海风,悄然滋养着下一代的心田。几个半大孩子,不再满足于只是捡贝壳、追浪花,他们清澈的眼睛里,开始闪烁对大人们世界的好奇与向往。

  最先表现出强烈兴趣的是青山。这小子继承了曹云飞骨子里那股不安分的闯劲儿,对“山海关号”和那片神秘的大海着了迷。只要船一靠岸,他就像个小尾巴似的粘着王老海和曹云飞,问东问西。

  “王爷爷,那个圆圆带镜子的东西是干啥的?”青山指着驾驶舱里那台旧六分仪。

  “这叫六分仪,看星星月亮太阳,定船在哪儿的。”王老海耐心解释,拿起仪器比划着,“老辈子没有现在这些电家伙,全凭它和罗盘闯大海。”

  “星星还能指路?”青山瞪大眼睛,觉得无比神奇。

  曹云飞看着儿子那求知若渴的眼神,心里一动。他想起自己小时候,也是这样缠着屯里的老猎人问山里的每一种痕迹、每一种草药。传承,或许就在这不经意间开始了。

  “想学?”曹云飞摸摸青山的头。

  “想!”青山用力点头,眼睛亮得像夜里的星星。

  “成,那从明天起,放假了就跟着王爷爷和我上船。不过咱有言在先,上船不是玩儿,得守规矩,听指令,还得先学会游泳和看潮水。”曹云飞立下规矩。

  “我一定学!”青山兴奋得小脸通红。

  于是,青山开始了他的“学徒”生涯。王老海成了他最好的老师。老船长从最基础的航海常识教起:如何看云识天气,如何观察海鸟判断鱼群,如何根据海水颜色和波浪形态判断水深和暗礁。曹云飞则教他如何保养缆绳、识别各种渔具、以及船上应急处理的基本方法。青山学得极其认真,拿个小本子,把王爷爷和爹爹说的要点都歪歪扭扭地记下来。他虽然年纪小,力气不足,但脑子灵光,记性也好,很多要点一说就懂,让王老海连连称赞:“这小子,是块跑海的好料!”

  相比于青山对海洋的狂热,秀水则表现出另一种细腻和稳重。她更像管彤彤,文静内向,但心思缜密。管彤彤因为临近产期,需要更多休息,协会里一些简单的账目登记、物资清点工作,渐渐落在了秀水肩上。

  起初,管彤彤只是让她帮忙打个下手,递个算盘。没想到秀水对数字格外敏感,看着母亲如何拨弄算盘珠子,如何将一笔笔出海的收入、采购的支出登记造册,她很快就摸出了门道。有一天,管彤彤因为孕吐不舒服,让秀水试着独立核算一次小型的网具采购账。秀水坐在小桌前,绷着小脸,一手翻着单据,一手熟练地拨动算盘,噼里啪啦一阵脆响后,竟然把账目算得清清楚楚,分毫不差。

  管彤彤又惊又喜,搂着女儿:“俺家秀水真能干!以后准是个好管家!”

  秀水害羞地低下头,嘴角却微微上扬。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