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周末归家,亲戚询问-《学渣开局,身价万亿》

  又一个周末午后,云游骑着那辆叮当作响却被他保养得不错的二手自行车,沿着熟悉的乡间小路回到了云家村。

  车把上挂着一个不起眼的布兜,里面装着他用自己摆摊赚来的钱给父母买的两斤县城老字号的桃酥,还有一小罐特意给父亲买的、价格适中的茉莉花茶。

  夕阳将他骑车的影子拉得老长,少年脊背挺直,眼神沉静,口袋里揣着已攒下近一千五百元的存折,那份自食其力的底气,比秋日的阳光更让他觉得踏实。

  还未进院门,屋里传来的喧闹声就让云游微微挑眉。

  推开虚掩的木门,堂屋里的情形果然如他所料:

  大姑云秀兰嗓门嘹亮地说着什么,二叔云建业和二婶赵桂花磕着瓜子附和,爷爷奶奶坐在上首的椅子上听着,父亲云建国陪着笑,表情有些局促,母亲李素芬则在厨房和堂屋间忙碌地进出,脸上带着惯常的温顺,却也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于应付。

  “游娃子回来了?”

  母亲最先看到他,连忙在围裙上擦着手迎上来,

  接过他手里的布兜,瞥见里面的东西,愣了一下,压低声音,“又乱花钱……学习要紧,我和你爸啥都不缺。”

  “妈,没花多少,摆摊挣的。”

  云游低声快速回了一句,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肯定。

  这话让李素芬又是一怔,看着儿子清亮沉着的眼睛,心里酸酸胀胀的,最终只化为一声轻叹:“快进屋叫人。”

  云游走进堂屋,平静地扫视一圈,依次打招呼:“爷,奶,大姑,二叔,二婶。”

  他的出现让屋内的谈话暂停了一瞬。大姑云秀兰上下打量着他,率先发难,声音带着惯有的夸张:“哟,咱们县一中的高材生回来了!

  一中可是尖子生扎堆的地方,压力大吧?听说每次月考排名都贴出来,刺激得很!

  游娃子,这次考得咋样啊?没给咱老云家丢脸吧?”

  她这话听着是关心,实则充满了打探和随时准备看笑话的意味。

  二婶赵桂花立刻尖着嗓子接话,眼睛却像钩子似的往那布兜里瞟:“可不是嘛!一中学费生活费可比普通中学贵多了!

  建国和素芬供你念书不容易,可得争气啊!

  别到时候钱花了,成绩却见不得人,那才叫亏大了!这次排名多少?别是吊车尾了吧?”

  爷爷奶奶的目光也投了过来,奶奶的眼神里带着点担忧,爷爷则依旧是那副事不关己的漠然模样。

  云建国和李素芬的脸色瞬间绷紧了,嘴唇嗫嚅着,想替儿子挡话,却又怕听到不好的答案更丢人,手心都捏出了汗。

  面对这番夹枪带棒的“关心”,云游面色如常,他将肩上洗得发白的书包放在一旁的凳子上,语气平淡得像在讨论天气:“还行,跟得上。上次月考,年级排名38,班级第9。”

  “多少?!”

  “年级38?!”

  堂屋里响起几声下意识的惊呼和抽气声。

  泷县一中是全县最好的高中,一个年级十几个班,近八百人!能挤进前五十,那是稳稳的重点大学苗子,在村里足够光宗耀祖了!班级第九也绝对是上游水平!

  云建国和李素芬猛地抬起头,眼睛瞪得老大,难以置信地看向儿子,随即巨大的喜悦和自豪像潮水一样淹没了之前的忐忑不安!

  李素芬激动得手都有些抖,下意识地紧紧攥住了丈夫的胳膊。

  云建国黝黑的脸膛因激动而泛着红光,胸膛不自觉地挺了起来。

  大姑云秀兰脸上的笑容彻底僵住,像是被掐住了脖子,好半晌才悻悻地找回声音:“哦…三…三十八啊…那…那还算…还行吧。

  不过可不能骄傲,一中竞争多激烈啊,下次说不定就掉下去了…

  你看你建军哥当年…”

  她下意识地又想开始那套“我儿子当年”的经典曲目来找回场子。

  二婶赵桂花也被这出乎意料的成绩噎得够呛,酸水直冒,撇着嘴阴阳怪气:“哟,还真考得不赖?

  不会是运气好,蒙对了不少题吧?

  这成绩能保持住才行哦!”

  就在这时,云游像是才想起什么,从书包里取出一个折叠得整整齐齐的信封,递给母亲:“妈,这是月考的成绩单和年级排名表,老师让家长签字。”

  李素芬几乎是颤抖着双手接过去,小心翼翼地打开。

  那白纸黑字,鲜红的印章和清晰的数字排名,像是最有力的宣言,瞬间驱散了她所有的委屈和隐忍。

  她不认识太多字,但“云游”、“38”、“9”这几个数字,她看得真真切切!

  “好!好!好儿子!”

  云建国凑过来看着,激动得只会重复一个好字,重重地拍着云游的肩膀,眼眶都有些湿润了。

  他这辈子,从来没像今天这样在哥嫂面前扬眉吐气过!

  爷爷奶奶也伸头看了看,奶奶脸上露出了真切的笑容,连声说:“好好好,我大孙子有出息!”

  爷爷也难得地点了点头,含糊地嗯了一声。

  大姑和二婶凑过来瞥见那扎眼的排名,脸色像是打翻了调色盘,青一阵红一阵,后面再夸自家孩子的话也说得干巴巴,没了底气。

  云游没再理会她们丰富多彩的脸色,对父母说:“爸,妈,我回屋看会儿书。”

  说完,拎起书包,径直走向自己那间简陋的小屋,关上了门,将堂屋里复杂的空气隔绝在外。

  门外,隐约传来母亲刻意提高的、带着扬眉吐气意味的声音:“他爸,快尝尝游娃子买的桃酥,一中门口老字号的,甜着呢!这孩子,非说用自己挣的钱买的…”

  以及大姑二婶略显尴尬的附和声。

  小屋内,云游摊开课本,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弧度。

  用实打实的成绩让父母挺直腰杆,这种感觉确实不赖。但这仅仅是一次小小的验证。

  他真正的底气,来自于脑海中超越时代的认知,来自于那本藏在枕下、数字不断增加的存折,来自于那条即便在校园也悄然延伸的商业之路。

  亲戚的势利眼并非一朝一夕可改,但每一次实力的展现,都是在为父母,也是为自己,赢得更多的尊重和话语权。

  而这,仅仅是他商业版图缓缓展开的序幕之初,微不足道的一笔。

  (pS:大佬们,收藏追更点一点,给云游的创业基金添砖加瓦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