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证道前兆?-《洪荒:封神将至,我夺舍了通天》

  既得庇佑,亦可共享气运与资源,何乐而不为?

  想通此节,她不再迟疑,简单收拾行装,携妹妹紧随其后,奔赴三仙岛而去。

  就在她们踏出太阴星的瞬间,一道系统提示悄然响彻通天识海:

  【恭喜宿主收服两名准圣级长老,奖励造化玉碟碎片x2。】

  通天:“……”

  这家伙,还真是铁了心要我集齐全套啊?

  回到天庭,帝俊面容冷峻,眉宇间杀意隐现。

  这一遭,可谓赔尽本钱。

  不仅没捞到好处,反搭进去十件中品灵宝,连自家兄弟都受了伤。

  怎能不怒?

  可怒又有何用?

  面对已然证道的通天,他纵有千般筹谋,也只能忍气吞声。

  打得过吗?不能。

  骂得出口吗?不敢。

  只余满腔憋屈,在胸中翻腾不休。

  良久,他双目一沉,终是下定决心。

  单凭妖族之力已不足抗衡,唯有联合外力——

  老君、元始,再加上西方的接引与准提。

  四圣联手,或可制衡通天!

  前二者不必多言,身为兄长却被通天屡次搅局,颜面尽失,早已恨之入骨。

  至于西方二圣,更不必提——须弥山崩碎之仇,至今未报,焉能善罢甘休?

  只是眼下,尚不具备与圣人正面对抗的资本。

  贸然结盟,只会沦为他人棋子。

  心念一定,帝俊立即召来鲲鹏及诸位妖族大能。

  待众人齐聚殿前,他沉声下令:

  “这是我以河图洛书推演而成的周天星斗大阵,尚有缺漏,你们先参悟熟悉。”

  “日后,一同助我将其完善。”

  周天星斗大阵?

  众人闻言皆是一怔。

  待神识沉浸其中,细细体悟后,无不倒吸一口凉气。

  此阵竟能沟通三十三天外浩瀚星力,借宇宙之势为己用,一旦圆满,威力足以撼动圣人!

  哪怕十二都天神煞大阵重现,也未必能压其一头。

  之所以敢公开此阵,一则因需群策群力;二则,阵眼掌控于河图洛书,唯有帝俊本人才能主导,不怕手下生异心。

  确认众人皆已领受阵图后,帝俊再度开口,声音森寒:

  “另选十人,随我即刻出发——红云,必须除掉!”

  话语落下,杀机四溢,仿佛预示着一场腥风血雨即将掀起。

  修士之路,因果牵连,寸步难行的困局他见过太多。

  因此,尽早除去红云,成了当务之急。

  唯有如此,准提与接引才能毫无阻碍地冲刺圣境。

  一旦二人证道成功,自己在谋划大事时也多了几分倚仗。

  至于为何还要拉上元始和老子,原因也很简单——通天手中握着那诛仙剑阵。

  此阵非四位圣人联手不可破。

  要对付通天,至少得四圣齐出。

  而如今,除了道祖之外,能担此任者,唯元始、老子、准提、接引四人而已。

  其余如女娲、伏羲之辈,皆属截教一脉,自不可能倒戈相向。

  就在帝俊暗中筹谋围剿红云之际,

  随通天一同返回三仙岛的女娲忽然蹙眉。

  心头泛起一阵说不清道不明的波动,仿佛有风吹过心湖,荡开涟漪。

  她眉心那缕鸿蒙紫气,竟也轻轻颤动了两下。

  通天察觉异样,伸手握住她的手,低声问道:

  “可是哪里不适?”

  女娲微微摇头,语气里带着困惑:“我也不知……方才心头忽地一紧,像是有什么事要发生,可细查之下,却又毫无痕迹。”

  通天心头微震。

  心神不宁?

  莫非……这是证道前兆?

  若真有变故,以他的修为,怎会毫无察觉?

  念头一起,他立刻开口:

  “既然心里不安稳,不如我们去洪荒走走。”

  “这些年总在岛上清修,倒没好好看过这片天地。”

  即便不确定这是否真是女娲的机缘,

  通天仍毫不犹豫决定带她外出游历。

  截教事务自有门下弟子打理,闲来无事,正好陪她散心。

  女娲点头应允。

  通天随即唤来青玄子,吩咐他妥善接待即将登岛的常曦与羲和,

  而后牵起女娲的手,两人身影一闪,已落在不周山巅。

  他打算从这座山出发,绕洪荒一圈,慢慢走,细细看。

  望着眼前熟悉的山石林木,通天心中百感交集。

  正是在这不周山上,他初遇女娲,也是在此地,得了不少造化。

  转眼已是数万年过去,自己早已踏足圣境,

  可回望过往,却总觉得像一场大梦,虚幻得让人不敢触碰。

  他轻轻压下思绪,不再追忆。

  两人并肩而行,十指紧扣,如同凡间眷侣,缓缓走下山去。

  或许是因为不久前刚踏平须弥山,狠狠教训了准提与接引,

  眼下不周山方圆亿万里的区域格外安宁。

  无人敢冒头生事,偶有争斗之声,也不过是巫族子弟切磋所致。

  三千载光阴如流水般滑过。

  这期间,通天陪着女娲走过无数山川。

  从烈焰翻腾的不死火山,到麒麟遗骨横陈的断崖;

  从四海波涛汹涌的尽头,到黄沙漫天的大漠深处。

  凡是有名之地,几乎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一路辗转,终至东海之滨。

  这一日,女娲忽然停步,轻声开口:

  “你有没有觉得,如今的洪荒,好像只剩下巫族和妖族了?”

  通天闻言一怔。

  其实他早有察觉,但这并不奇怪。

  那些先天神只或出身不凡的修行者,要么闭关不出,

  要么早已投靠各大势力,更有许多早已身陨道消。

  再加上帝俊与太一建立妖族后,强行统合万族,将无数生灵归入妖籍。

  不肯顺从者,大多已在战火中化为尘埃。

  这才是天下显得单调的真正缘由。

  道理虽明,他却不便直言。

  毕竟女娲日后的证道之路在于造人,若此刻点破真相,

  让她心生犹豫,乃至放弃此念,那可就弄巧成拙了。

  于是他笑了笑,反问:“你也觉得太过冷清了?”

  “嗯。”女娲望着远处翻涌的海浪,若有所思,“若能多些不同的生灵,这天地该有多热闹。”

  话音刚落,她整个人蓦然僵住。

  嘴唇微动,又重复了一遍刚才的话,眼神由迷茫逐渐转为清明,

  最终亮起一道灼灼光彩。

  眉心那道鸿蒙紫气剧烈震荡,似要破体而出!

  通天静静站在一旁,望着她神情变化,已然明白——

  她,悟了。

  他屏息凝神,默默为她护法,唯恐一丝外扰惊扰了这场天机降临。

  女娲几乎是本能地抓起一团泥土,指尖轻揉,开始塑造生灵。

  可接连捏出上百个形态各异的生命,她总觉得差了些什么,始终无法满意。

  就在她凝眉沉思之际,脑中忽然灵光一闪。

  心念一动,她脸上微亮,立刻依照通天与自己的样貌重新塑形。

  片刻之后,一个泥人已然成形。

  然而那泥偶静立不动,毫无生机,不过是块死土罢了。

  “这些拿去试试。”

  正当她蹙眉思索时,通天的声音传来。

  他手中托着九天息壤与三光神水。

  女娲眸光一亮,顾不得多言,伸手便接过宝物。

  这一次她并未急于动手,而是咬破指尖,滴落数滴精血,将三者细细调和,才再度开始塑形。

  十指翻飞间,三个泥胎渐渐成型,轮廓分明,宛若真人。

  望着眼前栩栩如生的模样,她屏息以待。

  刹那,一道玄奥光芒自天而降,泥人周身泛起微光,气息流转,原本紧闭的眼睑缓缓开启——活了!

  成了!

  见此情景,女娲心中大喜,立即继续施法。

  可随着人数增多,她的动作逐渐迟缓,元气也开始不支,神魂恍惚,仿佛随时会倒下。

  “用这个。”

  通天见状懊悔不已,一拍额头,取出先天葫芦藤递上前去。

  女娲一见,眼中顿时生辉,急忙接过。

  只见她执藤轻点,再一挥洒,无数泥偶应声落地,瞬间成形。

  转眼之间,东海之畔已站满了数十万生灵。

  此时,她眉心的鸿蒙紫气剧烈跳动,感应到某种冥冥中的召唤,她停下手中动作。

  一股难以言喻的感悟涌上心头。

  她仰望苍穹,朗声道:“天道在上,洪荒广袤,然众生寥落,天地寂寥。

  今我截教女娲,以九天息壤、三光神水,融己身精血,创一族于世间,名之为人,人族立矣!”

  “谢圣母赐名,吾等参见圣母娘娘!”

  轰隆——

  万千人族齐齐跪拜,天地为之震动。

  天道回应,雷音滚滚,浩荡之力自虚空中倾泻而下。

  女娲之声响彻八荒六合。

  无尽气运自九霄之上汇聚而来,在她头顶凝聚成海。

  她周身气势节节攀升,肉眼可见地蜕变。

  与此同时,方圆亿万里的虚空金光璀璨,功德凝聚,化作一片青云高悬天际。

  诸天大能纷纷惊觉,自闭关中睁眼,神念横扫而出。

  “嘶……这功德之盛,比当年帝俊太一立天庭还要强上万倍不止!女娲怕是要成道了!”

  “若有半分落到我身上,哪怕一丝也好啊!”

  “通天也在场……看来这一劫证道,与他脱不开干系。”

  “不至于吧?通天虽强,但指点女娲成圣?未免太过夸张。”

  “你们忘了紫霄宫中道祖所言?那位可是能与道祖平辈论交之人,岂是我等可以揣度的?”

  众人心绪翻腾之际,天穹上的功德已然凝实。

  那浩瀚功德随即分为三份。

  最大一份,占七成,直奔女娲而去。

  其次两成半,落入通天之手,印证了诸多猜测。

  最后半成,则归于那根先天葫芦藤。

  通天淡然一笑,并未收下,挥手便将自身那份尽数打入女娲体内。

  自家之事,何须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