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看全国,那个年代里,有几个省能像汉东一样做出这样的成绩?
所以他这次来,就是在打那些人的脸,让他们看看——
赵立春在这里干了什么,这些可都是要写进历史里的。
这叫阳谋,他们明知道赵立春的意图,却不得不接着。
将来一定会给他安上一堆罪名,真假掺半。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些罪名足够让他彻底倒下。
可赵立春也认了,他说过一句话——‘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到最后,再狠狠地恶心他们一下,仅此而已。”
高育良一番话,让祁同伟听得愣住了。
在他看来,这种做法太软。
“恶心他们?有用吗?”
要真到了这地步,还不如放手一搏。
趁现在还有机会,拼一把。
刀都架脖子上了,还讲什么体面?
可这话,他不能说出口。
那是土匪的路子,不是正经人干的事。
更何况,赵立春也说了,就算倒了,下半辈子待遇也不会差。
毕竟这是领导人的待遇,名声是差了点。
但在其他方面,跟以前也没什么两样。
只不过身份变了,从功臣变成了罪人罢了。
祁同伟感慨地说:
“老书籍的格局比我高,我做不到那么坦然。
要是我,明知要输,我也要冲进去拼一把。
命算什么?和我的理想比起来,一文不值!
哪怕只能胜天半子,我也要赌这一把!”
高育良听了,笑了笑。
他对祁同伟的性格再清楚不过。
这个人一向如此,表面看起来忠厚老实。
骨子里却有一股子狠劲儿。
也就是靠着这股子劲头,他才能从底层一步步爬上来,成为汉东政坛冉冉升起的新星。
此刻,高育良看着祁同伟,缓缓说道:
“可如果我告诉你,赵立春并没有你说的那么无私。
也没有你说的那么坦然,你怎么看?”
祁同伟听后,脸上写满了惊讶。
怎么可能?
赵立春说的话,和现实对得上啊。
难道这里面还有什么隐情?
还是说,还有什么是他不知道的?
祁同伟眼中的求知欲瞬间被点燃。
他迫切地想知道,高育良会给出什么样的答案。
高育良叹了口气,缓缓开口:
“其实差不太多,只是过程有些细节他没说。
比如说,他现在表现出来的洒脱,其实是装的。
他刚上位的时候就发现问题了,但他没声张。
第一时间就联系了几个大背景的家族。
甚至不惜放弃汉东的一切,只为换一个安稳退休。
可惜,计划失败了。
但有一点他做得漂亮,就是干净。
这才有了后来沙瑞金的调任。
至于当年他为什么能这么决绝地离开省里,
传说当时他有望进五人小组,所以才那么义无反顾。
放弃了所有。
可事实证明,这条路走得并不顺。”
这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圈套,目标直指汉东。
他不是没有想过借机为自己谋利,只是力有不逮。
今天这场会面,表面上看李达康似乎毫无企图心。
但其实,这位老同志心思深得很。
他向来精明,从不吃亏。
就连赵立春也难以轻易撬动他,更别提我了。
我一开始就主动说了几句,因为我太了解他了。
他在汉东说话一向有分量,所以我一直留了个心眼。
当他意识到自己无法掌控局势时,才改变了策略。
这才有了今天这局面,起初我也没能立刻反应过来。
但谈到他推动的改革时,我明白了。
他不是有意切断那些人的利益链,而是巧妙地把他们引向了尚未改革的垄断行业。
他撒谎了吗?没有。
但他说的每一句话,都留了半句没讲。
我和李达康心里都清楚,只是不便明说。
“说到这儿,祁同伟也怔了一下,望向高育良的眼神里带着几分恍然。
随后他苦笑着接话道:
“感觉自己像个傻子,被耍了半天。
还以为自己挺机灵,结果还是太嫩了。”
高育良强忍笑意点了点头。
其实这件事不能全怪祁同伟,赵立春实在太高明。
他一步步引导祁同伟的情绪,一开始就掌控了节奏,
顺势带动李达康和高育良,差点就陷入他设下的圈套。
只是赵立春说得太投入,有些话没控制住。
高育良知道些内情,李达康也有数,
这才没让他得逞,否则的话,
这老家伙真有可能搅动汉东局面,为自己争取更多筹码。
两人在事后复盘时,通过彼此掌握的信息,
才真正看清了赵立春的真实意图,原来他在故弄玄虚。
李达康倒也没有因此看轻祁同伟的意思,毕竟在祁同伟所处的位置,
有些事看不清也是人之常情。
看着祁同伟,高育良继续说道:
“正如赵立春所说,在那种层次的较量中,
胜负其实在一开始就注定了。
后面的努力,多半是白费力气。
这点在他自己身上,已经体现得很清楚了。
所以你也不用太纠结,在这个节骨眼上,
把该做的事做好就行,比如抓赵瑞龙。
至于赵立春,你不必操心,
也轮不到你来操心,明白吗?
告诉你这些,是想让你明白,
政治斗争中没有绝对的是非,也没有永远的赢家,只有结果。
现在赵立春输了,这就是最终的结局。
过程如何,已经不重要了。
这不是你该费神的事,懂吗?”
高育良这番话可谓语重心长,他自己也是刚刚才看透这些。
若换作以前,他绝不会多费唇舌去解释清楚,
但现在不一样了。
如今的祁同伟手握实权,
一个不小心,一旦被赵立春影响,
后果不堪设想。
别看他现在在汉东呼风唤雨,
一旦上面动了念头,一句话就能让他下台。
这样的位置,有的是人等着接手。
组织不会因为少了谁就转不动,赵立春就是最好的例子。
此时的祁同伟,再次被政局的复杂性冲击得有些恍惚。
他原以为自己虽算不上高手,
至少也能独当一面了。
但今天的赵立春,又给他好好上了一课。
什么叫政治,什么叫较量。
祁同伟站起身,走到饮水机前猛灌了一口水,
坐回座位时神情有些失落,低声对高育良说道:
“老师,我明白了。
赵立春当时夸我,我还以为自己真的有资格坐上牌桌。
现在才明白,您当初压我,是有道理的。
不只是上面的安排,还有更深的考量。
这次算是个教训,以后再遇到类似情况,
我会多听多想,不再轻易下结论。
今天要不是您及时提醒,我一时冲动之下,
可能会把来之不易的局面全都毁了。”
高育良听了,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对祁同伟最欣赏的一点就是:
不遮掩,不虚伪,有话直说。
出了问题不推诿,不狡辩,知错就改。
这样的学生,哪个老师不喜欢?
此刻的高育良,也露出了几分欣慰的笑容。
高育良轻拍了下祁同伟的肩膀,开口说道:
“赵立春这种人,不是随便能碰到的。
我要是换成你,恐怕连你都不如。
别觉得不好意思,这种情况很正常。
吃亏是福,以后你就明白怎么应对了。”
所以他这次来,就是在打那些人的脸,让他们看看——
赵立春在这里干了什么,这些可都是要写进历史里的。
这叫阳谋,他们明知道赵立春的意图,却不得不接着。
将来一定会给他安上一堆罪名,真假掺半。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些罪名足够让他彻底倒下。
可赵立春也认了,他说过一句话——‘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到最后,再狠狠地恶心他们一下,仅此而已。”
高育良一番话,让祁同伟听得愣住了。
在他看来,这种做法太软。
“恶心他们?有用吗?”
要真到了这地步,还不如放手一搏。
趁现在还有机会,拼一把。
刀都架脖子上了,还讲什么体面?
可这话,他不能说出口。
那是土匪的路子,不是正经人干的事。
更何况,赵立春也说了,就算倒了,下半辈子待遇也不会差。
毕竟这是领导人的待遇,名声是差了点。
但在其他方面,跟以前也没什么两样。
只不过身份变了,从功臣变成了罪人罢了。
祁同伟感慨地说:
“老书籍的格局比我高,我做不到那么坦然。
要是我,明知要输,我也要冲进去拼一把。
命算什么?和我的理想比起来,一文不值!
哪怕只能胜天半子,我也要赌这一把!”
高育良听了,笑了笑。
他对祁同伟的性格再清楚不过。
这个人一向如此,表面看起来忠厚老实。
骨子里却有一股子狠劲儿。
也就是靠着这股子劲头,他才能从底层一步步爬上来,成为汉东政坛冉冉升起的新星。
此刻,高育良看着祁同伟,缓缓说道:
“可如果我告诉你,赵立春并没有你说的那么无私。
也没有你说的那么坦然,你怎么看?”
祁同伟听后,脸上写满了惊讶。
怎么可能?
赵立春说的话,和现实对得上啊。
难道这里面还有什么隐情?
还是说,还有什么是他不知道的?
祁同伟眼中的求知欲瞬间被点燃。
他迫切地想知道,高育良会给出什么样的答案。
高育良叹了口气,缓缓开口:
“其实差不太多,只是过程有些细节他没说。
比如说,他现在表现出来的洒脱,其实是装的。
他刚上位的时候就发现问题了,但他没声张。
第一时间就联系了几个大背景的家族。
甚至不惜放弃汉东的一切,只为换一个安稳退休。
可惜,计划失败了。
但有一点他做得漂亮,就是干净。
这才有了后来沙瑞金的调任。
至于当年他为什么能这么决绝地离开省里,
传说当时他有望进五人小组,所以才那么义无反顾。
放弃了所有。
可事实证明,这条路走得并不顺。”
这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圈套,目标直指汉东。
他不是没有想过借机为自己谋利,只是力有不逮。
今天这场会面,表面上看李达康似乎毫无企图心。
但其实,这位老同志心思深得很。
他向来精明,从不吃亏。
就连赵立春也难以轻易撬动他,更别提我了。
我一开始就主动说了几句,因为我太了解他了。
他在汉东说话一向有分量,所以我一直留了个心眼。
当他意识到自己无法掌控局势时,才改变了策略。
这才有了今天这局面,起初我也没能立刻反应过来。
但谈到他推动的改革时,我明白了。
他不是有意切断那些人的利益链,而是巧妙地把他们引向了尚未改革的垄断行业。
他撒谎了吗?没有。
但他说的每一句话,都留了半句没讲。
我和李达康心里都清楚,只是不便明说。
“说到这儿,祁同伟也怔了一下,望向高育良的眼神里带着几分恍然。
随后他苦笑着接话道:
“感觉自己像个傻子,被耍了半天。
还以为自己挺机灵,结果还是太嫩了。”
高育良强忍笑意点了点头。
其实这件事不能全怪祁同伟,赵立春实在太高明。
他一步步引导祁同伟的情绪,一开始就掌控了节奏,
顺势带动李达康和高育良,差点就陷入他设下的圈套。
只是赵立春说得太投入,有些话没控制住。
高育良知道些内情,李达康也有数,
这才没让他得逞,否则的话,
这老家伙真有可能搅动汉东局面,为自己争取更多筹码。
两人在事后复盘时,通过彼此掌握的信息,
才真正看清了赵立春的真实意图,原来他在故弄玄虚。
李达康倒也没有因此看轻祁同伟的意思,毕竟在祁同伟所处的位置,
有些事看不清也是人之常情。
看着祁同伟,高育良继续说道:
“正如赵立春所说,在那种层次的较量中,
胜负其实在一开始就注定了。
后面的努力,多半是白费力气。
这点在他自己身上,已经体现得很清楚了。
所以你也不用太纠结,在这个节骨眼上,
把该做的事做好就行,比如抓赵瑞龙。
至于赵立春,你不必操心,
也轮不到你来操心,明白吗?
告诉你这些,是想让你明白,
政治斗争中没有绝对的是非,也没有永远的赢家,只有结果。
现在赵立春输了,这就是最终的结局。
过程如何,已经不重要了。
这不是你该费神的事,懂吗?”
高育良这番话可谓语重心长,他自己也是刚刚才看透这些。
若换作以前,他绝不会多费唇舌去解释清楚,
但现在不一样了。
如今的祁同伟手握实权,
一个不小心,一旦被赵立春影响,
后果不堪设想。
别看他现在在汉东呼风唤雨,
一旦上面动了念头,一句话就能让他下台。
这样的位置,有的是人等着接手。
组织不会因为少了谁就转不动,赵立春就是最好的例子。
此时的祁同伟,再次被政局的复杂性冲击得有些恍惚。
他原以为自己虽算不上高手,
至少也能独当一面了。
但今天的赵立春,又给他好好上了一课。
什么叫政治,什么叫较量。
祁同伟站起身,走到饮水机前猛灌了一口水,
坐回座位时神情有些失落,低声对高育良说道:
“老师,我明白了。
赵立春当时夸我,我还以为自己真的有资格坐上牌桌。
现在才明白,您当初压我,是有道理的。
不只是上面的安排,还有更深的考量。
这次算是个教训,以后再遇到类似情况,
我会多听多想,不再轻易下结论。
今天要不是您及时提醒,我一时冲动之下,
可能会把来之不易的局面全都毁了。”
高育良听了,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对祁同伟最欣赏的一点就是:
不遮掩,不虚伪,有话直说。
出了问题不推诿,不狡辩,知错就改。
这样的学生,哪个老师不喜欢?
此刻的高育良,也露出了几分欣慰的笑容。
高育良轻拍了下祁同伟的肩膀,开口说道:
“赵立春这种人,不是随便能碰到的。
我要是换成你,恐怕连你都不如。
别觉得不好意思,这种情况很正常。
吃亏是福,以后你就明白怎么应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