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汉东几十年来,最大的蛀虫!-《名义:正义化身,开局先拷侯亮平》

  虽然她仍无法完全理解,为什么应得的奖励要被压制,

  但她确实感受到了祁同伟此刻的艰难。

  她低声回应了一句:“我懂了。”

  祁同伟也听出了她语气中的变化,笑了笑。

  “怎么了,大小姐,心疼我这个出身平凡的人了?我不是一直在赢嘛!

  而且,我一直都在赢!这就是我快乐的原因。

  这一回我也不会输,老沙虽然厉害,

  但我也不好惹,兔子急了也会咬人呢。

  更何况,我不是兔子。”

  他顿了顿,又笑着说:

  “你要是真想安慰我,我给你一个方法。”

  听到这话,钟小艾眼睛一亮,

  看着祁同伟,虽然没说话,

  但眼神里满是期待。

  不过这一切,

  祁同伟没有多说,只是从办公桌上跳下来,

  拉着钟小艾走到窗前,望向检察院大楼。

  以前这里是一家商铺,后来被正府收了回来。

  大楼的外立面是一整面落地窗,钟小艾一时摸不着头脑。

  祁同伟没解释,只是轻轻一托她的脚。

  钟小艾一脸惊讶,想要阻止,

  却怎么也抗拒不了。

  此刻,走进检察院大门的检察官们,并不知道,

  他们敬仰的领导,检察长钟小艾的脸正出现在高楼上。

  “检察长?叫爸爸!”

  这句话断断续续地飘进办公室,久久回荡。

  “育良省掌,这是我第一次来您的办公室啊。

  以前想和您聊聊天,走两步就到了。

  现在可不一样了。”

  这倒不是沙瑞金信口开河,自从他到汉东上任以来,

  两人还真是头一回单独见面。

  说来也怪,老高从不给面子,对沙瑞金始终不冷不热。

  早在没当上副省掌那会儿,就在会上针锋相对、寸步不让。

  两人的办公室同在一个大院,可老高从没主动去汇报过一次工作。

  按理说,新领导来了,最稳妥的示好方式就是勤跑办公室、多请示,可老高偏偏一次都没去过。

  等他坐上了省掌的位置,更是连装都不装了。

  见了面也不多言语,就算在会议上碰头,也只是敷衍两句。

  就连出席公开活动,两人也从不曾一同露面。

  有句话讲得透彻:表面风平浪静,背地各走各路。

  他们之间正是这般光景。

  在高育良眼里,沙瑞金是硬生生夺走了本该属于自己的位置——他高育良不破口大骂已是修养到位,还指望我去低声下气、曲意逢迎?

  做梦。

  我认你是书籍,是班子的带头人,那是出于组织程序。

  要我打心底敬你服你?门都没有。

  而高育良之所以敢这么硬气,自有他的资本。

  全省上下多少干部出自他门下,多少人视他为靠山。

  只要他一句话,立刻就有人替他奔走效力。

  这份根基,才是他挺直腰杆的底气。

  所以在他看来,沙瑞金不过是个共事的同僚,谈不上半点敬畏。

  沙瑞金自然清楚这个对手不好惹。

  心里盘算的原是何时能将其扳倒,哪还想什么拉近关系?

  可眼下局势不同了。

  现在需要的是高育良的一个态度。

  既然对方不来,那就只能自己登门。

  听到沙瑞金来了,高育良也不能失礼。

  场面上的功夫必须做到位,这是规矩。

  谁坏了规矩,谁就得出局。

  这些事虽没人明说,却比红头文件还管用。

  高育良连忙起身相迎,嘴上带着几分责怪:“沙书籍,您来怎么也不提前知会一声?我也好安排去接您。

  这突然就到了,可是让我措手不及,工作节奏都乱了。”

  一边说着,一边亲自倒水。

  语气恭敬,话里的意思却耐人寻味——我高育良不是你的下属,还轮不到你来突击检查。

  你这一趟,可是越界了。

  但话说得极巧,只是轻轻一点,点到为止。

  沙瑞金脸上依旧带笑,心里却已泛起波澜。

  他堂堂一把手,哪怕管不了你高育良,你也该有个基本姿态吧?这话不能说出口,说了就是挑起对立。

  可高育良就擅长这种分寸拿捏——让你有苦说不出,想反驳又抓不住把柄。

  这就是本事。

  沙瑞金也只能按下情绪,坐在沙发上环顾这间办公室,片刻后才缓缓开口:

  “有些事,会上不方便谈。

  但今天咱们得私下通个气。

  我这次来,是关于赵瑞龙的事。

  这个人,你是知道的,算是汉东几十年来最大的蛀虫。

  不能再让他胡作非为了。

  我已经让祁同伟把他控制起来,但现在有个难题——接下来怎么走?这事得咱俩商量着来。

  整个汉东,真正能拍板的,也就咱俩。

  只有我们达成一致,我才能下决心推进。

  你说是不是?”

  听到这儿,高育良心里顿时明白了几分。

  沙瑞金这是要拉他入局。

  他对沙瑞金的使命心知肚明——拆局,打破汉东盘根错节的势力格局,尤其是汉大帮与秘书帮之间的默契联盟。

  当初沙瑞金刚来时就想动手,结果因他高育良顺势上位,局面一时难以撼动。

  沙瑞金无奈调整策略,转而扶持祁同伟,先拿赵瑞龙开刀,成效不错。

  可如今风向又变了。

  沙瑞金不想一个人扛所有压力,开始想找人分担。

  拉上高育良,名正言顺:咱们是一个班子的,上面压下来的担子,总得一起扛。

  压力不只是你的,也不能全让你一个人扛着。

  结果明摆着,一点弯路都没有。

  这招阳谋一出,高育良立刻就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这个时候他根本没得选,只能顺势接话。

  脸上神色如常,语气平稳地开口:

  “这事您拿主意就行。

  我这边主要管正府事务,眼下摊子铺得大,实在腾不出手,您也清楚。

  老刘在的时候,什么事儿都不沾手,现在我精力确实有限。

  不过这件事,确实需要咱俩想法一致才行。

  这样吧,沙书籍——

  您有打算就直接推进,要是需要和上面沟通,提前跟我说一声。

  咱们联名报上去,对外是一个口径,步调也统一。

  你看这样行不行?沙书籍。”

  这话听着是让步,实则暗藏机锋。

  高育良嘴上说共进退,其实是给沙瑞金布了个局。

  联名上报听起来像是同舟共济,可实际上呢?

  具体的事全由沙瑞金去办,功劳却要两人平分。

  这只是其一。

  再者,一旦赵立春那边反扑,高育良因为没真正插手,自然安然无事。

  但署名一出,消息也就传到了赵立春耳朵里——他知道高育良知情,就不会轻易动他。

  这道理很简单,赵立春是从地方一步步上来的,最懂这种政治信号的分量。

  第三层,面对汉东一众官员时,高育良也能进退自如。

  毕竟文件不会公开,没人知道他是否参与决策。

  他不动手,就不担责,因果也落不到他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