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借力打力,一石二鸟!-《名义:正义化身,开局先拷侯亮平》

  祁同伟在一旁看着李达康,嘴角微扬,语气平静却不无深意地开口:“达康书籍,那份报告前天就递到沙书籍手里了。

  今天一早,国资的人就下来了。

  还不止这些——据可靠消息,发改委也有人要来,具体哪天还没定。”

  李达康何等精明,一眼就看穿这是赵立春的反扑。

  他脑海里迅速回溯,上次赵立春来汉东,表面说是探望他们两个老部下,实则绝非那么简单。

  既不是为救赵瑞龙,也不是叙旧情,而是一次不动声色的警告。

  现在局势骤变,他必须立刻想清楚,自己该怎么站稳脚跟。

  高育良虽会护他,但怎么护、能护到什么程度,谁都说不准。

  调去人大看似平调,实则是架空;提拔为省韦副书籍,看似升职,却可能让他陷入更复杂的漩涡。

  以他的性子,从来只愿独当一面,绝不甘心做陪衬。

  他心里明白,可眼下却没有退路。

  压下心头翻腾的情绪,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却带着几分迫切:“老高,这儿没外人,你也别绕弯子。

  你到底是什么打算?咱们共事几十年,风里雨里都走过来了,和沙瑞金那是两码事。

  如今赵立春和沙瑞金在背后角力,你能保同伟,未必顾得上我。

  这个时候,我得给自己留条后路。

  不然,下次开会,你可能就见不到我了。”

  一向傲气的李达康,终于也低头说了软话。

  他不是不想硬气,而是真的一点底牌都没有。

  他在汉东是块招牌,可往上走的门路,早已被堵死。

  高育良也难,可毕竟已是省掌,能接触的层面远比他宽得多。

  更重要的是,高育良把心思全放在政局博弈上,不像他,一头扎进经济事务里。

  正因如此,面对这场风波,高育良看得更清,也更容易找到破局之机。

  听罢李达康的话,高育良依旧面带笑意,语气温和:“你看你,又急了。

  这脾气得改改,年纪也不小了,还是这么沉不住气。

  我要是不看重你,能第一时间把你叫来?你现在对汉东多重要,我心里有数。

  这么多年搭档,我不会看着你陷进去。”

  李达康脸上掠过一丝不自然。

  这话听着像关心,细品却有种居高临下的味道,仿佛他是被提携的后辈。

  可他又有什么资格反驳?人家位高权重,自己又有求于人,只能装作没听出弦外之音,默默听着。

  高育良似乎并不在意他的神情,继续说道:“眼下这一切,根子还在赵立春当年在汉东动的那些盘子。

  你在地方干久了,应该最清楚——许多资源,早就成了某些人的‘家业’,粮食、酒类、能源,哪一个不是代代相传的利益链?赵立春当年下手太狠,几乎全盘推倒重来,这才让汉东活了过来,经济有了起色。

  这一点,你心里有数。

  至于他说的什么二代三代的问题,确实存在,但也只是冰山一角。

  同伟不了解这些,你是他曾经的大秘,有些事我不必说得太透。”

  他顿了顿,目光沉静:“沙瑞金来,本就是为了清算赵立春。

  他原本想拿你我开刀,可你态度放得快,主动让步;我呢,碰巧上了省掌的位置,他一时没了抓手,只能转而依靠同伟去查。

  同伟聪明,知道不能真卷进去。

  你看这份材料,虽然是冲着赵立春去的,也算得上证据,但它动摇不了根本。

  光靠这个,沙瑞金不会满意。

  可想动赵立春的,不止他一个。

  最高检、公安部都有动作,同伟把副本交了上去,才算在沙书籍那儿过了关。”

  听到这番话,李达康忍不住朝祁同伟瞥了一眼。

  他立刻察觉到,祁同伟这一连串动作,

  全都是自己拿的主意,从沙瑞金的步步紧逼中脱身而出。

  这一手操作,堪称教科书级别。

  借力打力,一石二鸟,巧妙地卡住时间点,

  不仅成功抽身,还在这之前稳稳拿到了长委的位置。

  若不是高育良亲口所说,打死他也不会相信,

  祁同伟能有如此手段和城府,

  竟已与高育良不相上下。

  此刻的他,满心震撼。

  “而就在第二天,也就是今天,国资委的人来了。

  赵立春也借他们之口传了话,发改委也要介入。

  老赵趁着这个机会放风,达康,你应该清楚他什么意思,

  毕竟你跟他打交道多年。”

  高育良说完,目光落在李达康身上。

  李达康自然明白这话背后的分量——

  明摆着,是要他们出手反戈,暗中对付沙瑞金,就这么直白。

  虽然早就知道不少人对赵立春心存忌惮,可眼下这个选择实在难做。

  如今赵立春展现出来的能量,

  比起沙瑞金来毫不逊色,甚至更胜一筹。

  国资委和发改委,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都是能通天的部门。

  这种势力压下来,一般人根本扛不住。

  可另一边,沙瑞金代表的是上头的态度。

  这就成了两难,李达康一时沉默,不知如何回应。

  他的静默让高育良嘴角微微扬起,随即语气一转,

  带着几分劝慰意味开口:

  “达康,你的本事我清楚。

  汉东能不能往前走,离不开你。

  这是公认的,我想沙书籍心里也这么想。

  但这个时候,不能迟疑。

  你是京州一把手,也是汉东的长委。

  发改委一旦动手,第一个盯上的就是你。

  他们的目标只会是你,方向也必然冲着你来。

  至于你怎么走,全看你自己。

  我能做的,顶多提前告诉你局势已变。

  别的事,我不插手,你也绝不会让我替你拿主意。

  这时候,路得你自己走,达康。”

  李达康听完,眼神一下子亮了。

  他重重地点了点头。

  这一步,确实非同小可,

  是他人生的关键抉择。

  面对这样的局面,他不可能坐等风暴临头。

  他也不会指望高育良为他铺路,他有自己的底线和坚持。

  “老高,今天真是谢谢你了。

  要不是你提醒,等发改委找上门我才反应过来,那就晚了。

  你也知道,这些年来我一直只想干点实事。

  可形势逼人,不得不卷进这些纷争里。

  现在我懂了,眼前是什么局面。

  放心吧,我不会有事。

  我李达康,经得起风浪。”

  话音刚落,他便起身离开。

  祁同伟刚想开口送两句客套话,却被李达康一个眼神挡了回去。

  望着走廊尽头那道渐行渐远的背影,祁同伟轻轻扯了下嘴角。

  回到高育良办公室,他终于忍不住开口:

  “老师,您这是真打算把李达康推下水啊。”

  原本还神色从容的高育良,猛地瞪了他一眼。

  祁同伟心里有数,这次发改委来的真正目的,

  是大风厂的事。

  正府垫付的三千五百万,

  这笔账,李达康躲不过去。

  那笔钱早就没了。

  名义上是山水集团给的遣散费,结果刚到账就被银行直接划走抵债。

  这事已经烂到底了。

  说是代垫,可进了银行口袋的钱,哪还有吐出来的道理?

  至少李达康没这个本事要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