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最后的巢穴!-《名义:正义化身,开局先拷侯亮平》

  在缅北的密林深处,一队穿着佤邦军装的士兵正狼狈奔逃,身后几辆皮卡轰鸣着紧追不舍,上面全是手持武器的亡命之徒。

  这样的场面,在这片土地上早已司空见惯。

  正府军被地方武装打得节节败退,溃不成军。

  原因很简单——正府穷得叮当响,而这些军阀靠着贩毒、电诈捞金无数,装备精良。

  手中的枪不是AK就是美制m16,而正府军还在用老式拉栓步枪,差距一眼可见。

  这种悬殊的武力对比下,还能打赢才真是见鬼了。

  就在那支“正府军”钻进丛林、眼看就要被围歼时,林子里突然冲出一群剃着寸头的年轻人,同样穿着佤邦军服,但手中握着清一色的制式qN冲锋枪。

  一轮扫射过后,追击的武装分子当场覆灭,无人生还。

  类似的一幕,在整个缅北接连上演。

  望着这一切,丁晓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豪气。

  毕竟,他也曾是那个不顾生死、单枪匹马闯入毒窟的愣头青。

  此刻望着这支气势汹汹、如猛虎下山般的部队,谁还能安心坐在指挥所里袖手旁观?

  祁同伟看了一眼丁晓,略带试探地开口:

  “丁将军,咱们老这么窝在后方指挥所,终究不是个事儿。

  不如亲自去前线走一趟?靠前指挥,总比在这儿干等战报强得多。

  你说呢?”

  丁晓一听就明白了祁同伟话里的意思,这再正常不过了。

  不只是祁同伟坐不住,他自己也早就按捺不住了。

  若不是碍于身份得陪着他,早冲到前面去了。

  咱们的军人啊,哪个不是心心念念想上战场拼杀一番?

  要是战事吃紧,还能沉住气调度部署;可眼下这场仗,压根就是一边倒的碾压。

  敌人连像样的抵抗都组织不起来,这种时候不上前线痛快一把,心里就跟猫抓似的痒得慌。

  更何况现在指挥也没那么复杂,不需要层层电台联络,一块平板就能掌握全局。

  缅北那边电力系统基本瘫痪,通讯全断,打得就像是拎着棒子揍小孩,毫无悬念。

  正因如此,两人心里都开始蠢蠢欲动。

  巧的是,丁晓也是同样的心思。

  “祁思令,我正想提这事。

  眼下的局势,确实该往前线看看了。”

  话音未落,两人相视一点头,当即拍板决定。

  随即带着两个警卫排,迅速撤离思令部,驱车直奔前线而去。

  虽然这次行动设立了正式指挥部,但武警部队日常训练以小规模作战为主,编制灵活。

  即便常规建制最小单位是中队,到了实战中一律打散重组,以排为单位分头突进。

  祁同伟虽非一线出身,却也干脆利落地下达了作战指令,自己则留在后方盯着信息反馈。

  各作战小组不断传来捷报:击溃零星武装、清除隐蔽据点、未遇实质性抵抗……

  祁同伟起初还以为敌军战斗力薄弱,反抗微弱。

  直到亲眼看到佤邦zheng府军忙着收尸,才真正意识到——这些兵崽子们到底有多狠、多疯。

  原计划是凡有缴获车辆,一律派专人送回思令部统一调配。

  可这些战士根本等不及,抢了辆破皮卡就吼叫着往前冲。

  自家军车带定位系统,行动不便,索性扔一边,开缴获的更自在。

  回来送车的几乎全是伤员,挂了彩还嘴硬得很:

  “我这不是怕国家财产受损嘛,能用的当然要物归原主。”

  说得冠冕堂皇,实情却是——一路上遇见叛军,二话不说直接扫射。

  这种战斗本能,早已刻进基层官兵的骨子里。

  哪怕对面人多势众也不怵,边打边退,战术配合默契。

  因为用不了多久,敌后就会冒出另一支友军,前后夹击,形成包围。

  哪怕兵力相差五六倍,照样一口吞下。

  这就是正规军和地方军阀的本质区别。

  更何况,这是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

  就这样,祁同伟一行人在前往果敢老街的路上,一路畅通无阻。

  沿途不见激战痕迹,只见到处都是佤邦zheng府军在清理尸体。

  此时这支队伍名义上的番号,是佤邦特别第一师,由佤邦主席鲍有池亲自授命组建,特派员还专程送来委任文书与大印。

  当时差点把丁晓笑岔气——这支本该用于对外作战的部队,如今竟成了帮人清剿电诈窝点的“临时工”。

  可别看任务变了,纪律一点没松。

  从不扰民,从未违令,唯一一条铁规就是:不留俘虏。

  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异国他乡,也算是一种自我保护。

  这项命令虽显冷酷,却无可指责。

  也正是这份狠劲,才让部队推进如入无人之境。

  路上,祁同伟不止一次看见士兵开着破旧皮卡疯了一样往前飙,

  但每次都被丁晓一声厉喝拦下,乖乖回到主力队伍后面吃灰。

  他也听到了不少战士私下抱怨,和丁晓对望一眼,只是笑笑,根本不当回事。

  直到抵达果敢老城,部队的攻势才真正受阻。

  这里已是电诈集团最后的巢穴。

  盘踞此地的军阀个个自私自利,可对自己老窝看得极重,布防严密、死守不出。

  武警战士固然能强攻进去,但巷战一旦打响,伤亡难以预料。

  两位带队的支队长站在前线犹豫不决,互相观望,正打算向上级汇报请示,抬头一看,却发现祁同伟和丁晓已经到了现场。

  两人顿时尴尬万分,一时不知如何开口。

  还是丁晓大步上前,一人踹了一脚,骂道:

  “你们这两个王八蛋,谁也不通个消息!

  别人不知道,我还知道你们就在果敢老街!”

  原以为你们俩已经折在里头了,

  一句话没有,到底打算怎么干?

  配给你们的装备是摆设吗?有什么用处,说来听听。”

  两位支队长互相看了一眼,一时迟疑未答。

  其中一个反应快些,赶紧开口:

  “总队长,我们正想找您商量呢。

  这突破口一直打不开,您就来了。

  您看,这是城防部署图。

  城里守军有一万,咱们手上才八千人,

  兵力差着一截,怕是硬攻不下啊,总队长。”

  丁晓一听,火气蹭地就上来了,

  一脚踹过去,骂道:

  “胡扯!哪有不够的道理?

  你心里就没点数?这是什么队伍?!”

  两个支队长对视一眼,眼神里藏着几分笑意。

  祁同伟站在边上,始终没吭声。

  打仗的事,轮不到他插嘴。

  计划得由懂行的人定,自己要是贸然开口,

  一旦出岔子,死的可都是人命。

  他还没狂妄到拿兄弟们的命去换脸面。

  所以这时候,他只管沉默。

  与此同时,果敢卧虎山庄内,几位当地头面人物齐聚一堂,气氛凝重。

  主位上坐着的,并非四大家族的代表,而是明家家主。

  这个曾经依附于四大家族的小角色。

  不知从何时起,悄然崛起,装备精良,势力暴涨。

  如今他的私兵战力冠绝一方,在座之人,无人敢与之争锋。

  此刻的他,才是真正掌局的人,谁也不敢轻举妄动。

  这时,坐在角落的一个粗壮汉子开了口:

  “明爷,这批正府军不对劲。

  用qbZ的不是没见过,您自家部队不也用这个?可眼前这些不一样。